-
中火
中火为病证名,类中风之一。《医学心悟·类中风》:“一曰火中…症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语不出,口眼 斜,瘫痪,面赤,烦渴,便秘等。心火盛实者,治宜清心泻火,宣窍宁神,方用牛黄清心丸、凉膈散等。若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宜滋水以敛火,选用六味地黄丸或灭火汤。痰多者,用贝母瓜蒌散加减。
-
桔饼(川式蜜饯)
桔饼(川式蜜饯)原料配方鲜桔80千克川白糖45千克食油、石灰水适量桔饼(川式蜜饯)工艺流程选料→制坯→灰漂→水漂→撩坯→再压汁→收货→起货→成品桔饼(川式蜜饯)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新鲜柑桔,剔除薄皮柑、麻柑及青柑。煮制中糖液因水分蒸发减少时应及时添加,煮至糖液浓度为75%左右时,即可起锅。
-
蜜佛手(川式蜜饯)
蜜佛手(川式蜜饯)原料配方鲜佛手50千克川白糖42.5千克石灰1千克蜜佛手(川式蜜饯)工艺流程选料→切片→灰漂→水漂→撩坯→收锅→起货→上糖衣→成品蜜佛手(川式蜜饯)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果形光整、大小一致、九成熟的佛手为原料。3次,以漂去石灰味。6.收锅:配成浓度为35%的糖液连同佛手片一同入锅加热煮制。
-
切制
切药根据药材特点,分把切与单切两种。由于各种药物的性质大不相同,又各有其特点,现将不同性质的药物及干燥方法,归纳分述如下:粘性类:粘性类的药物如天冬、玉竹等含有粘性液质,这类药物片子不易干燥、极易发粘,如用微火焙烘,原汁不断外渗,会降低质量,故宜用中火烘焙,促使外皮迅速硬结,内部所含原汁不向外渗。
-
砂炒鸡内金
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注意砂炒鸡内金宜用中火,选用中粗河砂进行炒制,否则成品会出现粘砂现象。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
萝卜糖(川式)
萝卜糖(川式)原料配方白萝卜85千克川白糖47.5千克石灰约7.5千克萝卜糖(川式)工艺流程选料→制坯→灰漂→水漂→撩坯→喂糖→吸锅→起货→成品萝卜糖(川式)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500克以上,个头光整、无空花黑心、圆润白嫩的沙土白萝卜为坯料。煮制时间约需1.5小时左右,先用大火,1小时以后用中火。
-
广饼川式蜜饯
广饼川式蜜饯原料配方广柑75千克川白糖45千克广饼川式蜜饯工艺流程选料→制坯→水漂→撩坯→吸货→起货→成品广饼川式蜜饯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外形齐整、大小均匀一致的广柑为原料。继续浸漂24小时,再挤压1次,然后用清水漂洗。先用大火煮约1小时后改用中火,煮至果坯体形饱满,皮已滋糯,色泽一致时,即可起锅静置。
-
清炒法
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牵牛子有小毒,炒后可以降低毒性,同时缓和峻泻作用。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某些药本身就有凉血止血作用,炒炭后作用增强,如地榆、槐花、茜草等。炒焦:炒焦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
寿星桔蜜饯(川式)
寿星桔蜜饯(川式)原料配方鲜寿星桔80千克川白糖45千克石灰1.5千克寿星桔蜜饯(川式)工艺流程选桔→划瓣→撩坯→去子→去汁→灰漂→水漂→再撩坯→喂糖→收锅→起货→粉糖→成品寿星桔蜜饯(川式)制作方法1.选桔:以大小均匀,两头光整,色泽黄亮油浸,九成熟的鲜寿星桔为好。3.撩坯:将桔还放入80℃热水锅中,经4~
-
菌油
概述:菌油是菌菇放入油脂中,再加入各种辛香味料炼制而成的。我国目前的食用菌产品主要有香菇、平菇、草菇、金针菇、姬菇、鸡腿菇、滑子菇等。原料:鲜蘑菇2500克,植物油2500克,鸡油200克,精盐25克,辣椒粉100克,花椒10克,八角4枚,桂皮15克,洋葱头150克,老姜100克,大蒜仁80克。
-
滋阴三宝散
《准绳 幼科》卷四:方名:滋阴三宝散别名:滋阴三宝饮组成:当归、黄耆、生地、白茯苓、芍药、川参、橘红、甘草、防风、元参、麦门冬(2味加倍)。功效:滋阴补血,解热疏风。主治:孩儿未痘之先,感冒风邪,身中火烙,头痛自汗,咳嗽不已,伤寒未愈而痘随出,伤寒之后,元气浇漓者。用法用量:姜、枣煎服。
-
火针刺法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古称“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临床常用于风湿寒痹、痈疽、瘰疬等疾病。钨合金火针物理性能好,有耐高温、不退火、变形少、不易折、高温下硬度强等特点。
-
牙(+舌䪞)
牙为病名,即牙𢶍。多由胃中火盛,血热气郁所致。发于牙龈,形如豆大,或在龈内,或在龈外。
-
葱头银耳汤
概述:葱头银耳汤以葱头(洋葱)、银耳等为主要原料,具有强心补脑,清热和血,补气提神,舒张血管及降低血压、血脂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患者。上物共入锅,中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煨至银耳软糯,加入冰糖,溶化即成。中医认为,洋葱具有清热化痰、解毒杀虫的功效。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天冬茯苓羹
4.将茯苓粉用清水搅匀,放入天冬片,置中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8分钟,加入冰糖溶液搅匀即成。天冬茯苓羹具有滋阴清热、润肺生津、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肺结核、咽喉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便秘、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习惯性腹泻、泌尿系统感染、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的辅助治疗。
-
麸炒芡实
麸炒芡实的炮制作用:芡实生品性平,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常用于遗精,带下,白浊,小便不禁,兼有湿浊者尤宜。如治脾气虚弱,泄泻急迫,不能稍停的甘缓汤(《罗氏会约医镜》);治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四肢无力等的锁阳固精丸(《中国药典》)。
-
炸蒜茸
炸蒜茸的味道:蒜香味炸蒜茸的制作:主料:大蒜,清油。炸蒜茸的做法:将大蒜搅成细茸,盛入布袋,封口,在清水中洗去鲜蒜黏液,挤净水分。锅中入清油,将挤净水分的蒜茸下锅,用中火浸炸,待油中已没有白色水气冒出,蒜茸炸至淡黄色,将蒜茸及油一起过萝,将油沥净。
-
龙眼枣仁饮
龙眼枣仁饮用料桂圆肉12克,炒枣仁12克,芡实15克,白糖适量。(2)先把芡实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用中火煮30min,取出炒枣仁袋,加入白糖调好口味,过滤取汁,即可饮用。特点:甜中带酸。龙眼枣仁饮功效及适应症补肾固精,养血安神,是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神倦乏力、肾虚遗精者的康复滋补品。
-
樱桃蜜饯(川式)
90千克川白糖45千克白矾1.5千克色素适量樱桃蜜饯(川式)工艺流程选料→去籽→矾漂→水漂→撩坯→回漂→套色→喂糖→收锅→起货→粉糖→成品樱桃蜜饯(川式)制作方法1.选料:选八九成熟的桃红色樱桃(深红色过熟不宜使用)为坯料。先将新鲜糖浆(35波美度)加热熬至114℃时,再下樱桃入锅煮制。
-
清炒
概述:清炒(simplestir-frying)为中药炮制法。指净药材或切制品置锅中,不加辅料,用文火炒至表面黄色;或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取出放凉的炒制法。将药材放在锅内加热,炒至一定要求。加辅料同炒的有:麸炒、土炒、米炒、酒炒、醋炒等。
-
柿饼茶
概述:柿饼茶以茶叶、柿饼、冰糖为主要原料,适用于咳嗽多痰者。用法:将柿饼去蒂洗净,放入沙锅内,加入冰糖,倒入250克清水,用中火煨烂,再放入茶叶,拌匀食用。,功效:柿饼茶适用于咳嗽多痰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炒水红花子
用于癥瘕痞块、瘿瘤。炒水红花子的炮制方法:取净水红花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迅速拌炒至爆花,取出晾凉。水红花子具有散瘀消癥、消积止痛、健脾利湿、化痰清热的功能。如治腹部痞块胀痛,可与八月札、玫瑰花、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合用,或者用本品煎膏摊贴痞块,并用酒调膏内服(《保寿堂经验方》)。
-
鸡冠花炭
鸡冠花炒炭清代已有,见《幼幼集成》、《串雅内编》等。常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反复不愈及带下、久痢不止。鸡冠花炭的炮制方法:取净鸡冠花段,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净火星,取出晾干。生鸡冠花性凉,收涩之中兼有清热作用,多用于湿热带下,湿热痢疾,湿热便血和痔血等证。
-
蒲黄炭
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归肝、心包经。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蒲黄的炮制研究: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
-
滑石粉炒象皮
滑石粉炒象皮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清代主要有制炭(《本草汇》)、煅(《外科大成》)、酥拌炙(《洞天奥旨》)、焙(《串雅外编》)等方法。象皮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象皮味甘、咸,性温。归心、脾经。《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
制象皮
滑石粉炒象皮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清代主要有制炭(《本草汇》)、煅(《外科大成》)、酥拌炙(《洞天奥旨》)、焙(《串雅外编》)等方法。象皮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象皮味甘、咸,性温。归心、脾经。《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
热邪
热邪为病因之一,又称“温邪”,是易导致阳热性病证的邪气的统称,与六淫中火邪没有本质区别,常火热并称。致病特点是出现热性、阳性的实证,多与火邪并称或混称。临床多见发热息粗、红肿、焮痛、便秘等。《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
-
肺火
肺火肺中火邪。有虚火实火之分。肺阴虚而生火为虚火,肺热盛极化火则为实火。参肺阴虚、肺实热条。
-
白灵药
《种福堂方》卷四:白灵药:处方:芦甘石1两,黄连1钱,黄柏2钱,黄芩2钱。用法用量:治口碎,点眼甚妙。加珍珠少许,治下疳,可生肌长肉。凡有热毒,配三白头升药,人乳调敷。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摘录:《串雅补》卷三《外科正宗》卷四:组成:水银2两(用铅1两化开,投入水银听用),火消2两,绿矾2两,明矾2两。
-
黑鲫膏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黑鲫膏:处方:鲫鱼1条制法:将鲫鱼破腹勿损,纳白盐于腹中,以针缝之,于铜器中,火上煎之令干,作末。功能主治:治附骨疽,肿热,未破、已破或脓出不愈者。用法用量:敷疽疮中。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补。小疼痛,无怪也,10日愈。制备方法:上为末。
-
去腐灵药
处方:水银30克火消60克食盐9克枯矾9克(三味炒燥)朱砂24克雄黄9克白砒9克硼砂9克功能主治:去腐生肌。治发背,疗疮,肿毒,烂疮,囊痈,鱼口,结毒,臁疮。发背未破,加花粉;已破加乳香、没药;疔疮初起,加蟾酥;烂疮,加黑附子;疳疮,加滑石;臁疮,加轻粉、黄丹;跌扑,加文蛤、百草霜;蛇咬,加南星、川椒;
-
郇膏汤
处方:熟地1两,白芍1两,山茱萸5钱,柴胡5分,荆芥(炒黑)3钱,北五味10粒,竹沥1合。功能主治:补心君之弱,制肾火之动。主君火衰,肾中火动,双目流血,甚至射出,妇人则经闭不行,男子则口干唇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火针法
患者来取合适的体位。如属较浅的点刺法,可以烧至通红,速入疾出,轻浅点刺。颜面部除了面部痣及扁平疣外一般不用火针,尤其靠近五官的穴位不宜火针针刺。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痹证、胃下垂、慢性泄泻、痢疾阳萎、痈疽、痔疮、瘰疬、腱鞘囊肿、象皮腿、月经不调、小儿疳积,以及某些皮肤病如疣、痣、癣、疮节等。
-
助心丹
《辨证录》卷三:组成:麦冬1两,远志2钱,茯神3钱,熟地1两,山茱萸5钱,玄参5钱,丹皮3钱,芡实3钱,莲子心1钱,当归3钱,柴胡3分。主治:双目流血,甚至直射而出,妇人则经闭不行,男子则口干唇燥。用法用量:水煎服。或疑肾中火动,不宜重补其肾,不知肾火之动,乃肾水之衰也。水衰故火动,水旺不火静乎?
-
胃胀汤
《千金翼》卷十五:方名:胃胀汤别名:胃服丸、补脏汤组成:人参1两,茯苓2两,橘皮2两,干姜2两,甘草(炙)2两。主治:胃气不足,心气少,上奔胸中愦闷,寒冷,腹中绞痛,吐痢宿汁。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水2升,于铜器中火上煮1沸,不能饮者,服1升,1日3次。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蛤粉炒
药物与蛤粉同炒的方法称为蛤粉炒(亦称蛤粉烫)。蛤粉为蛇蜊等贝壳经锻制粉碎后的灰白色粉末。主含氧化钙等物质,味威、寒。能清热、利温、化痰软坚,与药物共制可除去药物的腥味,增强疗效。主要用于烫制阿胶。目的是使药材质地酥脆,便于制剂和调剂,降低药物的滞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使药物增加清热化痰的功效。
-
栗子糕
栗子糕原料配方栗子1千克白糖300克糯米粉200克桂花酱250克冷水600毫升栗子糕制作方法1.将栗子用开水浸渍5~3.取白糖、糯米粉和冷水300毫升放入锅中,置于中火上煮沸,待呈粘稠状时即可离火,随后加入栗子泥和桂花酱搅拌均匀。栗子糕产品特点口感松软,甜度适中,栗味浓郁,营养丰富,是深受儿童欢迎的小食品。
-
蜜橙皮(川式)
蜜橙皮(川式)原料配方鲜橙皮35千克川白糖42.5千克蜜橙皮(川式)工艺流程选料→制坯→烫漂→压榨→烫漂→煮制→上糖衣→成品蜜橙皮(川式)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七八成熟的厚皮橙子为宜。5.再烫漂:将榨去苦汁的橙皮再置于沸水锅内煮30分钟左右,随即捞出,入清水中清漂进一步去除苦汁备用。
-
金钱桔蜜饯(川式)
金钱桔蜜饯(川式)原料配方鲜金钱桔85千克川白糖45千克食盐2千克石灰1.5~2.5千克金钱桔蜜饯(川式)工艺流程选桔→划瓣→挤子→盐渍→灰漂→水漂→撩坯→喂糖→收锅→起货→粉糖→成品金钱桔蜜饯(川式)制作方法1.选桔:选择大小均匀、色泽鲜红、九成熟的金钱桔为坯料。温度降至50~
-
成都蜜桂花生糖
成都蜜桂花生糖原料配方川白糖11公斤纯碱0.05公斤,大米麦芽饴糖17.5公斤精选瓣子花生仁27.5公斤成都蜜桂花生糖工艺流程配料→熬糖→搅拌→成型→包装→成品成都蜜桂花生糖制作方法1.配料:以每锅12.5公斤成品计算配料,每锅白糖2.75公斤、大米麦芽糖4.35公斤,精选花生6.85公斤,纯碱12.5克。
-
鸭舌
鸭舌的别名鸭条鸭舌的食用建议卤制鸭舌时要用中火,炒的时候要用旺火,且动作要迅速,使鸭舌受热均匀。
-
植脂味
其广泛用于冷、热菜式。植脂味常见酱汁调制:西式鞑靼少司西式马乃司少司沪式色拉酱麻酱味汁植脂味常见菜肴:芝麻酱焗鸡松炸海虾球夏威夷果炒鲜贝松子炒鸡米松仁鹌鹑松蟹肉沙拉英式生菜大虾鞑靼少司银鱼埃及式煮蚕豆朝鲜式炭烤牛肉日式素菜炸鱼圆炸土豆丝炸土豆片炸面包角
-
火耗气伤阴
火耗气伤阴是指感受火热病邪,内耗津液,且迫津外泄,既伤阴津,又耗阳气。热邪为病因之一,又称“温邪”,是易导致阳热性病证的邪气的统称,与六淫中火邪没有本质区别,常火热并称。致病特点是出现热性、阳性的实证,多与火邪并称或混称。临床多见发热息粗、红肿、焮痛、便秘等。
-
枸杞猪肝汤
概述:枸杞猪肝汤能补虚益精,清热祛风,益血明目。本方适宜气血虚弱、面色萎黄、缺铁性贫血者,也适合肝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模糊不清、夜盲、眼干燥症、小儿麻疹病后角膜软化症及内外翳障等眼病者食用,此外,常在电脑前工作、爱喝酒的人也可食用。另外,有病变或有结节的猪肝忌食。
-
滑石粉炒狗肾
滑石粉炒狗肾的炮制方法:宋代有炙黄(《太平圣惠方》)、酒煮焙干(《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方法。每100kg黄狗肾,用滑石粉40kg。狗肾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狗肾味咸,性温。《本草拾遗》:主妇人产后肾劳如疟者(体热用猪肾,体冷用犬肾)。主要用于肾虚阳衰所致的阳痿、阴冷,以及畏寒肢冷,腰酸尿频。
-
制狗肾
滑石粉炒狗肾的炮制方法:宋代有炙黄(《太平圣惠方》)、酒煮焙干(《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方法。每100kg黄狗肾,用滑石粉40kg。狗肾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狗肾味咸,性温。《本草拾遗》:主妇人产后肾劳如疟者(体热用猪肾,体冷用犬肾)。主要用于肾虚阳衰所致的阳痿、阴冷,以及畏寒肢冷,腰酸尿频。
-
迎风赤烂
迎风赤烂病名。《证治准绳·杂病》:“谓目不论何风,见之则赤烂,无风则否,与风弦赤烂入脾络之深者不同。夫风属木,木强土弱,弱则易侵,…赤者,木中火证;若痰、若湿盛者,烂胜赤;属今之睑缘炎。治宜疏风、清热、祛湿之剂。参见眼眩赤烂条。
-
肾喘
肾喘证名。《景岳全书·喘促》:“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实者泻肺逐水,虚者温肾利水,选用泻白散、直指神秘汤、真武汤、加减金匮肾气汤等方。《石室秘录》卷二:“气喘不得卧,吐痰如涌泉者,舌不燥而喘不甚,一卧则喘,如此非外感之风邪,乃肾中之寒气也。治以温肾化饮,用六味丸加附子、肉桂大剂饮之。
-
乳菌
乳菌病证名。指婴儿口中有肉肿起,高如菌状。多由胎中火旺或胃有热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选用凉膈散、清胃散。外用薄荷、甘草煎汤洗拭口腔。肿甚者,用消毒三棱针刺破菌头,如有出血,以消毒纱布拭净,再以冰硼散涂之。
-
火中
是指心火盛实或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语不出,口眼斜,瘫痪,面赤,烦渴,便秘等为常见症的类中风。病因病机:《医学心悟·类中风》:“一曰火中…治疗:心火盛实者,治宜清心泻火,宣窍宁神,方用牛黄清心丸、凉膈散等。若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宜滋水以敛火,选用六味地黄丸或灭火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