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片
饮片(prepareddruginpieces)又称咀片。指初步加工或经过炮制后达到质量标准,直接用于配方的中药。即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片、丝、块、段等形状,便于煎汤饮服。
-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医坐堂医诊所的管理,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三)中药饮片质量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品种齐全,数量不少于400种。(五)医疗事故防范与报告制度;
-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仅供试点工作使用)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医坐堂医诊所的管理,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二)有独立的中药饮片营业区,饮片区面积不得少于50平方米。
-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许可准入暂行规定
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及《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药品经营许可证换发变更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省药品经营许可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在人员、经营设施设备等方面做适当调整,特制定本规定。(二)专营疫苗、生物制品批发企业;
-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二)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设置中药制剂室。(三)中成药调剂设备(器具)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符合炮制规范的单味中药饮片,经现代制药工艺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封装而成的一种具有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可供直接配方的颗粒性中药。
-
切片
切片(slicing)为中药炮制方法。将净药材切成0.5mm以下的极薄片,或1~药物切成饮片后,易于提取有效成分,容易粉碎加工;饮片纯净干燥后易于储藏,体积小易于调剂称量;质地疏松和含有粉性者,宜切厚片,如山药、白术、泽泻、天花粉等;形体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者,宜切直片,如附子、大黄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典收载功效确切、副作用较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和制剂,并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和检验力法等,作为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药品生产、医疗和科技水平。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品种共计2271种,其中新增330种、修订1500种;
-
走味
走味是指干燥后的饮片失去了药材原有的气味,系药材软化的时间太长,或切制后的饮片干燥不及时,或干燥方法选用不当或贮藏不当等所致。
-
黑花蛇
注解:黑花蛇为中药乌梢蛇的别名,出《本草纲目》。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酒气。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
-
乌峰蛇
注解:乌峰蛇为中药乌梢蛇的别名,见陈义《动物学》。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酒气。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
-
黑风蛇
注解:黑风蛇为乌梢蛇的别名,见《中医大辞典》。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酒气。乌梢蛇饮片具有祛风止痒的功能。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
-
黑梢蛇
注解:黑梢蛇为中药乌梢蛇的别名,出《开宝本草》。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酒气。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
-
剑乌梢
注解:剑乌梢为中药乌梢蛇的别名,出《本草衍义》。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酒气。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
-
乌蛇
注解:乌蛇为中药名,出自《药性论》,为《本草纲目》记载的乌梢蛇之简称。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酒气。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
-
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
《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10月19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8号印发,并将其作为卫生部1994年印发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1994〕第30号)的第五部分。二、人员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经注册连续在医疗机构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
-
癞蛤蚂浆
注解:癞蛤蚂浆为中药蟾酥的别名,见《新疆药材》。关于蟾酥:蟾酥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衍义》。乳蟾酥,呈灰棕色粉末,气味及刺激性比蟾酥粉弱。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酒蟾酥便于制粉,降低了毒性,临床多用于发背,疔疮,痈毒,咽喉肿痛。
-
《药材学》
《药材学》药材专著。南京药学院药材学教研组编。本书系统地整理了有关药材的产地、产季、产况、产作等药材学的总论及700余种药材的生产、鉴定和应用知识。并附有药用动植物、药材外形、饮片及组织粉末等图共1300余幅。是一部较大型的药材参考书。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色泽
颜色与光泽·色泽:色泽(colorandluster、sheenycomplexion)是指皮肤、黏膜、爪甲、毛发的颜色与光泽,尤其是面部的颜色与光泽。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药材鉴定项目·色泽:色泽(colorandluster)是指药物的颜色和光泽。色泽是鉴别药材真伪及其质量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色泽者,当病溢饮。”
-
申枣
概述:申枣为中药名,出自《药材资料汇编》,为《饮片新参》记载的猴枣之别名。来源及产地:猴科动物猕猴MacacamulattaZimmermann等胆囊的结石。性味归经:苦、咸,寒。入心、肺、肝、胆经。功能主治:消痰镇惊,清热解毒。主治痰热喘咳,小儿惊痫痰厥,瘰疬,痰核,痈疽,横痃。用法用量:研末冲服:0.3~
-
白豆蔻壳
《中医大辞典》·白豆蔻壳:白豆蔻壳为中药名,出自《药性切用》。功能主治:功在化湿,行气,温胃,消滞。《*辞典》·白豆蔻壳:出处:《药性切用》拼音名:BáiDòuKòuKé别名:豆蔻壳(《饮片新参》),白蔻衣(江苏)。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壳。"②《饮片新参》:"理气,宽胸,止呕。
-
吐脂
吐脂又称起霜。指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所含β-按油醇成分析出的结晶,因呈毛状,色白如脂霜,而称吐脂或起霜。
-
药品注册商标
药品注册商标是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的正当利益,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商标法》的规定,除中药材、中药饮片外,药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药品商标是药品生产单位对该药品主要事项的技术性、标准性介绍,是宣传合理用药、普及用药知识的重要依据。
-
醋蒸
醋蒸(steamingwithvinegar)为中药炮制法。指将净药材或切制品加醋拌匀,置适宜容器内蒸制的醋制方法。即将净药材或饮片用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药材吸透,放笼屉或适宜容器内,用火加热制的方法。如醋蒸元胡。
-
中药炮制学
概述:中药炮制学:1.学科名;2.同类同名科教书籍。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等的中药学科。其任务是遵循中医中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医疗效果。
-
地栗梗
概述:地栗梗为中药名,出自《苏州本产药材》,为《饮片新参》记载的通天草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莎草科植物荸荠Eleocharistuberosa(Roxb.)Roem.etSchult.的地上茎。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淋病。用法用量:煎服:9~
-
蟾蜍眉酥
注解:蟾蜍眉酥为中药蟾酥的别名,见《日华子本草》。关于蟾酥:蟾酥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衍义》。乳蟾酥,呈灰棕色粉末,气味及刺激性比蟾酥粉弱。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酒蟾酥便于制粉,降低了毒性,临床多用于发背,疔疮,痈毒,咽喉肿痛。
-
八棱麻
概述:八棱麻为中药名,又名八楞木。见《药材学》。八楞木又名八棱麻、青竹标。见《饮片新参》。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风毛菊Saussureajaponica(Thunb.)DC.的全草。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华南地区。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或浸酒饮。
-
川朴花
概述:川朴花为中药名,出自《中药材手册》。为《饮片新参》记载的厚朴花之处方名。别名:川朴花、调羹花来源及产地: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叶厚朴M.officinalisRe-hd.etWils.var.biloba(Rehd.etWils.)Cheng的花蕾。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芳香化浊。治胸脘痞闷,胃痛,食欲不振。
-
蟾蜍眉脂
注解:蟾蜍眉脂为中药蟾酥的别名,见《药性论》。关于蟾酥:蟾酥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衍义》。乳蟾酥,呈灰棕色粉末,气味及刺激性比蟾酥粉弱。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酒蟾酥便于制粉,降低了毒性,临床多用于发背,疔疮,痈毒,咽喉肿痛。
-
蛤蟆酥
注解:蛤蟆酥为中药蟾酥的别名,见《山东中药》。关于蟾酥:蟾酥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衍义》。乳蟾酥,呈灰棕色粉末,气味及刺激性比蟾酥粉弱。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酒蟾酥便于制粉,降低了毒性,临床多用于发背,疔疮,痈毒,咽喉肿痛。
-
蛤蟆浆
注解:蛤蟆浆为中药蟾酥的别名,见《中药材手册》。关于蟾酥:蟾酥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衍义》。乳蟾酥,呈灰棕色粉末,气味及刺激性比蟾酥粉弱。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酒蟾酥便于制粉,降低了毒性,临床多用于发背,疔疮,痈毒,咽喉肿痛。
-
形态
形态是中药的一般外部形状。中药饮片的形态,取决于产地、加工方法及传统要求等;中药炮制品的形态由药物的特征和炮制要求而定。例如片形要求符合《药典》、《炮制规范》等。
-
破碎度标准
破碎度标准是指明显残缺不完整饮片之百分含量。一般认为,机制品不得超过5%,手工品不得超过3%。
-
架火法
概述:架火法(firethrowingmethodalcoholfire-separatedcupping)是将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直径要小于罐口),置于施术部位,然后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于瓶盖或酒盅内,用火将酒精点燃后,将罐迅速扣下的火罐法。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
-
马结石
概述:马结石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即《饮片新参》记载的马宝的别名。别名:马结石来源及产地:马科动物马Equuscaballus(L.性味归经:甘、咸,凉。入心、肝经。功能主治:镇惊,化痰,止血,解毒。治高热动风,手足抽搐,惊痫癫狂,痰热咳喘,吐血,衄血,恶疮肿毒。
-
水煎
概述:水煎(decoctwithwater)为中药汤剂的常用制作方法。是指将药物放水中煎煮的方法。即中药饮片加水,放于炉火上煎熬成为汤剂的制作过程。煎药火候按药物性味不同而有火力小而缓的文火和火力大而猛的武火之分。味厚滋补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物气味能比较充分煎出,又不致因火力太猛而过度挥发丧失。
-
玉苏子
概述:玉苏子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饮片新参》记载的白苏子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白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果实。产江苏、河北、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性味:辛,温。功能主治:下气,消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化学成分:本品含脂肪油,主要为亚麻油酸脂。
-
代代花
概述:代代花为中药名,出自《饮片新参》。别名:玳玳花。主产江苏、浙江。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理气,宽胸,开胃。主治胸闷,恶心,胃脘胀痛,不思饮食。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内含柠檬烯、芳樟醇等。尚含新橙皮苷、柚皮苷。药理作用: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
泛油
泛油(extensivediffusionofoil)是指药材及饮片所含油质溢出表面呈油浸润状态,使质变软、色泽变深黯,味变哈喇的现象。含有脂肪酸、挥发油、黏液质、糖类等较多的中药材,在温度和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等都被称为“走油”。有些是油脂酸败造成的,则会影响中药材质量。
-
性状描述
性状描述(deion)是指以现代科学手段,从宏观角度对药材或饮片的外形特征用科学名词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
-
灰屑检查法
取供试品(饮片)50~100g,或取一个最小单位包装,称定重量,分次(除另有规定外)置3号筛内往返筛动2分钟,倾出不能通过3号筛的供试品,合并,称重,计算减失的重量占供试品总量的百分数,即得。每次测定,可取3份样品分别测定,取平均值。测定结果应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
-
阴桃子
概述:阴桃子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饮片新参》记载的碧桃干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桃Prunuspersica(L.)Franch.的未成熟果实。性味:苦,微温。功能主治:功在敛汗,止血,止痛。治自汗,盗汗,内伤吐血,妊娠下血,胃痛,疝痛。化学成分:果实含糖、有机酸、肌醇等,还含紫云英苷、柚皮素等。
-
养神酒
处方:当归身60克大热地90克甘杞子60克上白茯苓60克山药60克苡仁30克木香15克枣仁30克川断30克麦冬30克丁香6克建莲肉(去心)60克大茴15克桂圆肉240克功能主治:补血健脾,养心安神。治心脾两虚,惊悸,健忘,失眠。用法用量:将茯苓、山药、苡仁、建莲为细末,余药切为饮片;20毫升,每日1~摘录:《同寿录》卷一
-
春砂花
出处:《饮片新参》拼音名:ChūnShāHuā别名:砂仁花(《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的花朵及花序梗。性状:干燥的花朵及花序梗,全体呈淡紫色,花朵细软而小;切段者长2厘米。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平,无毒。②《饮片新参》:宽胸理气,化痰,治喘咳。
-
虫蛀
一般易在饮片重叠空隙处或裂痕处以及碎屑中发生。实验证明被虫蛀的药物,虽残留有未被蛀蚀部分,但因已受虫体及其排泄物的污染,且内部组织遭到破坏,重量减轻,另一方面由于害虫在生活过程中能分泌出水分和热量促使药物发热、发霉、变色、变味,致使药物失去部分或大部分有效成分,严重影响药品的质量。
-
亚黑管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亚黑管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亚黑管菌Bjerkanderafumosa(Pers.exFr.)Karst.,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树的倒木上。功能主治:治子宫颈癌。用法用量:切成饮片,饭后熬煎或开水冲浸服用(只服浸出液),每2个为1个疗程。
-
银花子
出处:《饮片新参》拼音名:Y nHuāZǐ别名:金银花子(《饮片新参》)。霜降至立冬间采收,晒干,置锅内微炒,手摸之觉热而有粘性时即可。性状:干燥果实,圆球形,紫黑色,或为黄色,径约2厘米。功能主治:①《饮片新参》:清血,化湿热。治肠风,赤痢。注意:《饮片新参》:形寒痢下腹痛者忌用。
-
直片
直片是厚2-3mm的中药饮片。适宜形状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的需现出其鉴别特征的药材。如大黄、天花粉、白术等。
-
挑选
挑选(sorting)为中药炮制法中净制方法之一。或分离不同药用部分;如莱菔子、蛇床子等含有木屑、砂石等杂质;枸杞子、百合等亦常有霉变品混入,这些均须挑选除去。又如天南星、半夏、白芍等药物,均须按大小、粗细分开,以便分别控制其湿润的程度或火候进行浸润或煮制,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使其充分发挥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