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疱
若疱内混浊,有脓液者,则称脓疱。疱疹包括水疱,大疱、脓疱及血疱:水疱为局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损,内容澄清,直径小于0.5cm。见明·蔡维藩《痘疹方论》。病机为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扰于卫分而发。风热夹湿者,宜疏风清热,兼以渗湿,用银翘散加滑石;热毒炽盛者,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
手、足、口病
疾病别名水疱疹病及口炎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指(趾)的背面或侧缘,但亦有发生于掌跖及指的掌侧,且与指(趾)皮纹的走向一致。末梢血淋巴细胞增加。特别提示手、足、口病为病毒性疾病,特征为口内出现溃疡。
-
大疱
定义:大疱(bulla)为症状名,是指直径大于0.5cm的水疱。关于水疱:水疱(vesicleblister)为症状名,是指皮肤内有腔隙、含有清晰疱液的表现。属疱疹的一种,为原发性皮损。若疱内混浊,有脓液者,则称脓疱。水疱为水湿为患,若水疱周围有红晕或呈大疱则为湿热相搏;脓疱为热毒炽盛;深在性水疱多系脾虚湿盛或寒湿所致。
-
手烧伤
疾病分类:烧伤科疾病概述:手烧伤是指手部处被烧伤。由于疤痕表皮结构和功能不完善,表皮较易受到损害,一些不恰当的治疗可能加重损伤。在应用抗疤痕药物时,不宜过度用力按摩,也不宜过长时间按摩,这样会造成表皮与纤维板层分离形成水疱或血疱,关节部位过度活动,同样会导致表皮松动分离,起水疱。
-
疱疹性咽峡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40℃)、头痛、咽痛、吞咽困难、厌食,有时颈部强直,持续4~诊断检查:根据急性发热起病,口腔有丘疹水疱性损害及培养出柯萨奇或埃可病毒,即可诊断。
-
大疱性类疱疮
概述:本病又名类天疱疮(Pemphigoid,副天疱疮(Parapemphigus)。病因病理病机:目前认为本病可能是自身免疫疾病,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患者血清中有抗表皮基底膜抗体,主要是IgG。水疱内黄色透明之疱液,有时呈血疱。5.病理:表皮下压力性大疱、疱顶表皮细胞扁平,无棘融解。2.免疫抑制剂:参照天疱疮。
-
血疱
定义:血疱(bloodblister)为症状名,是指皮肤内有腔隙、含有血样液体的表现。属疱疹的一种,为原发性皮损。疱疹包括水疱,大疱、脓疱及血疱:水疱为局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损,内容澄清,直径小于0.5cm。若疱内混浊,有脓液者,则称脓疱。脓疱为热毒炽盛;深在性水疱多系脾虚湿盛或寒湿所致;多为血热所引起。
-
脓疱
定义:脓疱(pustule)为症状名,是指皮肤限局性隆起,内有腔隙、含脓液的表现。属疱疹的一种,为原发性皮损。疱疹包括水疱,大疱、脓疱及血疱:水疱为局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损,内容澄清,直径小于0.5cm。脓疱为热毒炽盛;深在性水疱多系脾虚湿盛或寒湿所致;疱内含有血样液体者称血疱。多为血热所引起。
-
单纯性淋巴管瘤
疾病别名单纯性淋巴管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毛细淋巴管瘤又名单纯性淋巴管瘤,皮肤多发,口腔粘膜发病也多见。疾病病因病因不明,多因素引起,如基因易感性、地理环境因素及内分泌等影响本病发生。病理生理腔隙位于真皮上部,表皮可萎缩或增生,有些腔隙可在表皮内,类似血管角化瘤,角化过度可有可无。
-
胫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该病可伴发其它型大疱表皮松解症,起病于3~有时肘部、外耳道及口腔亦可发生水疱。疾病描述:症状体征:主要在两胫前反复发生黄豆至指甲大小水疱及大疱,久之局部形成萎缩伴肥大性红色瘢痕,可伴粟丘疹,色素沉着或减退,两胫前水疱尼氏征阳性。疾病病因:可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新生儿脓疱病
概述:新生儿脓疱病(ImpetigoNeonatorum)又称新生儿天疱疮(PemphigusNeonatorum)为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以大疱为主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发病急剧,传染性强。鉴别诊断:根据新生儿脓疱病以大脓疱随后出现全身症状的特点可以诊断,但要与下列疾病鉴别:1.金葡萄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可能是本病的严重类型。
-
白㾦
颈项初生水疱,渐及胸腹,亦可见于四肢,先少后密,状如水晶,显示湿热有外透之机。破之出淡黄色浆液,有腐臭味,常伴有身热,数天后身热渐低,水泡干燥脱屑而愈。因服氤氲汤,气阴两虚时可加入人参、沙参、石斛。《白喉阐微·附录》:“炼斋偶记”烂喉风项:“或曰白前,或曰白缠喉,又曰白 ,其名种种不一。”
-
复发性线性棘层松解性皮肤病
躯干部皮损融合成斑块状。复发性线性棘层松解性皮肤病与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在某些方面相似,均为复发性水疱性损害及棘刺松解现象,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相似,但本病为单侧线状排列,早年发病,掌跖受累,因此认为是一新病种。检查:组织病理:基底层上棘刺松解形成裂隙和水疱,其中含有散在或成片的棘刺松解细胞。
-
手癣、足癣、脚气
概述:鹅掌风是指发生于指、趾间及掌蹠部位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又称为手癣、足癣、脚气。病因病理病机:1、掌蹠皮肤角质层厚,易摩擦损伤,利于癣菌侵袭并生长繁殖。(2)水疱型:常为针头大小水疱,有时可融合成大疱。3、病理检查。4、细菌培养。鳞屑直接镜检可见菌丝,真菌培养阳性。2、药物治疗(达克宁霜,新脚气膏)。
-
手癣
疾病科属皮肤科疾病概述手癣是发生于手部的癣。⑴水疱型:皮疹为深在性小水疱,散在或群集分布,破溃或吸收后有少量鳞屑。自觉瘙痒明显,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针挑水疱而继发感染。若水疱型或糜烂型继发感染者,则多属湿热,此时宜结合辨证治疗,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利湿。辨证论治参照足癣论治施药。外治法参照足癣外治法。
-
小夹板固定术
操作名称小夹板固定术适应症适用于四肢长管骨闭合性骨折,在复位后能用小夹板固定、维持对位者。用品及准备1.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好适当的夹板、纸压垫、绷带、棉垫和束带等。3.清洁患肢,皮肤有擦伤、水疱者,应先换药或抽空水疱。2.按医嘱适时组织、指导和帮助患者,有步骤地进行功能锻炼。
-
柯萨奇湿疹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疱疹样湿疹于1845年由Kaposi提出,又称Kaposi水痘样疹,种痘性湿疹及柯萨奇湿疹等名称。其诊断根据有单纯疱疹接触史和临床特点,在原有湿疹皮肤上出现多个脐窝状水疱和脓疱、伴全身症状即可诊断。疾病病因:本症系在异位性皮炎的基础上,感染了柯萨奇病毒A16所致。
-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睑皮炎。症状体征:病变可发生于上、下睑,以下睑多见,与三叉神经眶下支分布范围相符。约1周后充血减退,肿胀减轻,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轻度色素沉着。治疗方案:(1)眼部保持清洁,防止继发感染。(3)皮损处涂敷3%无环鸟苷眼膏或0.5%疱疹净眼膏。
-
增殖型天疱疮
破溃后在糜烂面上渐渐出现乳头状的肉芽增殖,边缘常有新生水疱,使损害面积逐渐扩大。患者身体逐渐衰弱,常死于继发感染。疾病病因:天疱疮的病因不明,目前对自身免疫病因的研究较多,认为与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如青霉胺等)的刺激,使棘细胞层间的粘合物质成为自身抗原而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
阴癣
见《外治寿世方》卷三。是指好发于臀股部,以丘疹、水疱、结痂、瘙痒、边界清楚为主要表现的癣病。阴癣的病因病机:阴癣由风热湿邪侵于肌肤,蕴郁日久所致。阴癣的治疗:治疗阴癣可外用癣药水或雄黄12g以陈醋100毫升浸后外搽。阴癣的治疗以外治法为佳,可选用癣药水。多系霉菌感染之股癣。2.对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
坏疽性臁疮
绿脓杆菌易产生抗药性,因此较难控制,比较有效的药物为多粘菌素E和B,其它可能敏感的药物有羧苄西林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庆大霉素。局部可涂布10%甲磺灭脓或0.1%多粘菌素溶液或霜剂。在绿脓杆菌败血症时,除坏疽性臁疮外,在躯干部还可见有境界清楚的蜂窝织炎、斑丘疹、斑块及结节等皮损。
-
强碱烧伤
疾病分类:烧伤科疾病概述:常见者为苛性碱,氨,石灰等。碱可使组织细胞脱水与皂化脂肪,碱离子与蛋白结合形成碱性蛋白,可穿透到深部组织。强硷烧伤后急救时用清水冲洗的时间要求长一些,一般不用中和剂。5%醋酸、5%氯化胺或10%枸橼酸)中和,再用消毒水(清水)冲洗。碱性化学烧伤也可用食醋来清洗,以中和皮肤的碱液。
-
柯萨奇B组病毒疹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柯萨奇B组病毒疹包括柯萨奇B1,柯萨奇B2,柯萨奇B3,柯萨奇B5几种病毒。症状体征:1.柯萨奇B1有发热、头痛、无菌性脑膜炎等的前驱症状。可发生风疹样、幼儿急疹样斑疹、斑丘疹,偶可出现手、足、口病样症状及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儿童。疾病病因: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
-
小RNA病毒
小RNA病毒是RNA病毒中最小的类群。重要的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又称小儿麻痹病毒,大多引起隐性感染,只有约1%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猪水疱病病毒(SVDV),引起猪口腔粘膜、鼻头、乳房、蹄部发生水疱;猪脑脊髓炎病毒(PEV),主要病变为中枢神经灰质坏死,病死率90%~
-
蚊虫叮咬伤·热毒蕴结证
定义:蚊虫叮咬伤·热毒蕴结证(insectstingwithheat-toxinamassmentpattern)是指热毒蕴结,以皮疹较多,成片红肿,水疱较大,瘀斑明显,皮疹附近臖核肿大,伴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胸闷,舌质红,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蚊虫叮咬伤证候。临床特点是皮肤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头大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
-
松毛虫伤
定义:松毛虫伤(pinecaterpillarsting)是指接触松毛虫体上的毒毛,以皮肤剧烈瘙痒、红肿,或起水疱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是指蚊子、臭虫、跳蚤等叮咬,虫毒侵袭肌肤,以患处见红色疹块、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临床特点是皮肤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头大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详见蚊虫叮咬伤条。
-
射工伤
定义:射工伤(caterpillarsting)是指接触蝲虫、刺毛虫虫体上的毒毛,以皮肤剧烈瘙痒、红肿,或起水疱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是指蚊子、臭虫、跳蚤等叮咬,虫毒侵袭肌肤,以患处见红色疹块、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临床特点是皮肤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头大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详见蚊虫叮咬伤条。
-
绿脓杆菌毛囊炎
疾病别名又称浴池毛囊炎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绿脓杆菌毛囊炎又称浴池毛囊炎,常有绿脓杆菌污染的温水浴池沐浴后发生,皮肤上出现毛囊性丘疹、水疱和脓疱为其特征。诊断检查在流行情况下,诊断比较容易。治疗方案本病可自愈,即使有全身症状,亦非意味着感染的系统性播散,可能与外毒素作用有关。
-
表皮内嗜中性IgA皮肤病
概述:表皮内嗜中性IgA皮肤病(intraepidermalneutrophilicIgAdermatosis)是1985年由Huff等报道一种成年男性的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为细胞间IgA沉积,基底细胞层亦有轻度染色,无循环的自身抗体。诊断:根据其特征性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免疫病理学细胞间IgA沉积可基本确定诊断。
-
热疮·风热外袭证
定义:热疮·风热外袭证(heatsorewithpatternofexternalassaultbywind-heat)是指风热外袭,以水疱多发生于口唇面颊,自觉灼热刺痒,轻度周身不适,舌质淡红,舌苔薄为常见症的热疮证候。又名热气疮,俗名燎疱。是指发热或高热过程中,以皮肤黏膜交界处发生成簇水疱、糜烂、结痂、痒痛相兼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
漆疮·湿热毒蕴证
定义:漆疮·湿热毒蕴证(lacquersore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toxinamassment)是指湿热毒蕴于肌肤,以起病急骤,皮损面积较广泛,其色鲜红肿胀,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伴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滑数为常见症的漆疮证候。又名漆咬,即漆性皮炎。
-
发疱性甲虫皮炎
概述:发疱性甲虫皮炎多见于接触以下三种甲虫后引起:地胆科(Meloidae)及Oedemeridae族甲虫通过释放一种起疱剂,即斑蝥素而引起皮损,这种斑蝥素在甲虫体内含量丰富;抗感染可用达里波液,依沙吖啶(0.05%)冷湿敷,虫爬过的皮肤及早用肥皂水或酒精擦洗,或涂10%~20%稀氨溶液(氨水)。
-
蚰蜒皮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蚰蜒俗称“蓑衣虫”、“草鞋虫”、“多足虫”,属多足纲,蚰蜒科。症状体征:蚰蜒刺伤后数小时内使皮肤发生条索状红斑、水疱,初为半透明的水疱,以后变为浑浊的脓液或血液,周围有明显的红晕,疱壁常被抓破或擦破形成糜烂面,若有继发感染很类似坏疽性带状疱疹,有瘙痒和疼痛感。
-
牛痘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牛痘是一种牛的传染病,亦可传染给人,多发生于挤奶、屠宰场工人。诊断检查:根据有接触病牛的病史及接种处发生水疱和脐凹性脓疱的临床表现,可以诊断。确诊可进行病毒的培养。此外尚需与原发性皮肤结核、异物肉芽肿及孢子丝菌病相鉴别。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防治继发感染。
-
脓窝疮
脓窝疮病名。指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出《外科正宗》卷四。该病可因湿热二气交感,直接蕴蒸皮肤而成;发病初起即见红斑或小水疱,旋即变成黄豆大小水疱,渐成脓疮。甚者可伴见身热、口渴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可内服黄连解毒汤或升麻消毒饮。外有蛇床子散或红油膏。该病相当于深脓疱疮。
-
脚湿气·湿热下注证
定义:脚湿气·湿热下注证(tineapedi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diffusingdownward)是指湿热下注于足部,以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淫成片,瘙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脚湿气证候。是指发生于足跖趾丫,以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足跖水疱,角化过度,脱屑,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癣病。属真菌皮肤病。
-
土风疮·风热犯表证
定义:土风疮·风热犯表证(urticariapapulosawithpatternofwind-heatassailingexterior)是指风热犯表,侵犯肌肤,以风团样红斑块,中心有小丘疹或水疱,舌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为常见症的土风疮证候。是指因水土不服,感染湿热虫邪所致的以皮肤现丘疹、风团、水疱,乍发乍瘥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
脓丘疱疹
定义:脓丘疱疹(papulopustule)为症状名,是指含有脓液的丘疱疹。斑疹、丘疹同时并见称斑丘疹。疹色可与皮肤颜色相同,亦可发红。丘疹可发生于表皮内(如扁平疣),亦可发生在真皮上部;形状、大小、硬度、颜色均呈多样。丘疹急性者色红,多属风热或血热;慢性者呈正常皮色或深暗色,为气滞或血瘀。
-
鹅掌风·风湿蕴肤证
定义:鹅掌风·风湿蕴肤证(goose-webwindwithpatternofwind-dampnessamassinginskin)是指风湿蕴于手掌,以手掌或指间水疱如晶,涸干脱屑,境界明显,渐次扩大,或指间潮红,湿烂,舌质红,舌苔白或腻,脉滑为常见症的鹅掌风证候。是指以手掌部皮肤粗糙、肥厚、干裂为特征的癣病。亦包括手部皲裂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
-
鹅掌风·血虚风燥证
定义:鹅掌风·血虚风燥证(goose-webwindwithpatternofwind-drynessduetoblooddeficiency)是指血虚风燥,以手掌皮肤肥厚粗糙、干燥、龟裂,或水疱不显,干涸落屑,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鹅掌风证候。tineamanuum)为病名。鹅掌风相当于西医的手癣。亦包括手部皲裂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
-
脚湿气·血虚风燥证
定义:脚湿气·血虚风燥证(tineapediswithpatternofwind-drynessduetoblooddeficiency)是指血虚风燥,以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脱屑,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脚湿气证候。又称“田螺疱”。是指发生于足跖趾丫,以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足跖水疱,角化过度,脱屑,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癣病。属真菌皮肤病。
-
土风疮·胃肠湿热证
定义:土风疮·胃肠湿热证(urticariapapulosa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instomachandintestine)是指胃肠湿热,蕴于肌肤,以风团红斑,糜烂结痂,伴脘腹痞胀,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白腻,脉弦滑为常见症的土风疮证候。是指因水土不服,感染湿热虫邪所致的以皮肤现丘疹、风团、水疱,乍发乍瘥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
日晒疮·风燥血瘀证
定义:日晒疮·风燥血瘀证(solardermatitiswithpatternofwind-drynessandbloodstasis)是指风燥血瘀,以皮肤局部反复起疹,皮肤暗红,色素加深,增厚,脱屑,粗糙,苔藓样变,剧痒,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为常见症的日晒疮证候。是指以日晒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皮、灼痛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
水禁
系禁疮之一。出《痘疹经验良方》。痘疮将出,毒气方炽,误食生冷,以致痘毒停滞皮肉之间,隐隐有红点,或于头面、两胁、手足之际,发有水疱。如冷气在内,则腹痛肚胀;冷气在外,则发热恶寒,称为水禁。治以温经散寒为主,如肉桂、丁香、升麻、茯苓、大腹皮之类。冷食伤及脾胃者,需防泄泻,再加山楂。
-
疥虫检查法
操作名称疥虫检查法用品及准备钝刀片、缝衣针、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显微镜。方法及内容在患者指间、腕关节屈侧、腋下、下腹部寻找初发的小水疱、脓疱、丘疹或隧道,用针尖或刀尖挑破并向两侧轻拨。在刀刃或病损上滴少许液状石蜡或植物油再取材,可提高疥虫检出率。
-
去火毒
去火毒为中药炮制法之一。指除去膏药的火毒。膏药熬成后,如果立即涂贴皮肤上,能刺激皮肤,轻的发痒,重的起水疱,甚至引起溃烂。去火毒的方法有二:1.把刚制成的膏药,放置阴凉地方若干时日。2.浸泡在井水或凉水内几天后待用。
-
尼科尔斯基征检查法
操作名称尼科尔斯基(Nikolsky)征检查法方法及内容1.选外观正常的皮肤,以手指搓擦之,如表皮浅层被剥离成片状糜烂面,则为阳性。2.以手指推挤水疱或大疱,如疱能随推挤而向前移动,亦为阳性。临床意义尼可斯基征系表皮受损伤的一种特征,常见于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婴儿剥脱性皮炎等病。
-
皮肤紫外线最小红斑量测定法
名称:皮肤紫外线最小红斑量测定法概述:最小红斑量(minimalerythemaldose,MED)测定指能产生肉眼所见最弱红斑所需要的紫外线照射时间或剂量,它有助于了解皮肤对所接受的紫外线的敏感程度。适应证:皮肤紫外线最小红斑量测定法适用于:1.对紫外线敏感的皮肤病患者,如光敏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等。
-
丘疱疹
定义:丘疱疹(papulovesicle)为症状名,是指丘疹顶部有较小水疱的表现。斑疹、丘疹同时并见称斑丘疹。疹色可与皮肤颜色相同,亦可发红。丘疹可发生于表皮内(如扁平疣),亦可发生在真皮上部;形状、大小、硬度、颜色均呈多样。丘疹急性者色红,多属风热或血热;慢性者呈正常皮色或深暗色,为气滞或血瘀。
-
水蛇头疔
水蛇头疔为病名。即水蛇头。指疔之一。出《疡科心得集》卷五。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服仙方活命饮,蟾酥丸,银花解毒汤等。2.雄黄2g,白芷1g,共为细末,猪胆汁一个,倾去胆汁一半,入前药调匀,套指扎牢以消之;4.用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1g,蒸半熟套指,或取乌梅仁,嚼烂涂指敷之。即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肌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