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parasitism)。寄生物还释放毒素,破坏寄主的生理机能,如丝虫在进入人体后,其代谢产物能引起人体全身性过敏反应和局部性淋巴系统炎症反应,最后由于反复发作而导致慢性淋巴水肿(即橡皮腿肿),使人痛苦不堪。
-
三代虫病
三代虫病病原三代虫属中的一些种类寄生而引起的鱼病。由于三代虫具有胎生的特点,子代产出后,可在原寄生体表寄生,也可移离原寄生侵袭其他寄主。三代虫病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用含20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种15~(4)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每立方米水用药0.1~
-
潜蚤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潜蚤病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及热带非洲,由穿皮潜蚤寄生引起。症状体征:人赤脚行走时或皮肤上沾染潜蚤,虫体可钻入皮下寄生。开始时皮肤仍保留小孔,借以呼吸、排便或产卵,待雌蚤的身体完全钻入皮肤后,雄蚤与之交配,此时在潜入处的皮肤形成黄豆大小的脓疱,伴有剧烈的疼痛和瘙痒。
-
单寄生
单寄生指寄生者(捕食寄生者)仅以一个个体寄生在寄主内。如果寄主的营养条件足够养育两个以上的个体寄生时,则为多寄生,否则,在只够单寄生的情况下,如有两个以上的个体寄生时,一定造成过度寄生而出现种内竞争,只能有一个个体生存下来。单寄生性的寄生者称为单寄生者(solitaryparasite)。
-
钩介幼虫病
钩介幼虫病病原蚌类的钩介幼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每年的8月,蚌卵在母体的外鳃腔内受精后发育为钩介幼虫。到第2年春天或初夏,钩介幼虫脱离母蚌,感染鱼类。钩介幼虫的身体略呈三角形,有两片壳,壳的腹侧边缘生许多钩,壳内并生出一条细长而粘的足丝。如寄生在嘴角、口唇或口腔内,则使鱼夹失摄食能力,从而萎瘪致死。
-
大苞寄生
总花梗长7-11mm,花梗长约lmm;副萼杯状,长约1mm,具5浅齿;苞片披针形,长18-27mm,宽3-6mm,基部楔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大苞寄生生于海拔150-900(-1200)m的山地、山谷或溪畔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油茶、檵木、柿树、紫薇或杜鹃属、杜英属、冬青属等植物上。性味:苦;微温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除湿。
-
棘口吸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棘口吸虫病是由于棘口吸虫寄生在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全世界已报告600多种,其中寄生于人体有20余种,我国有10余种。但棘口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要求不很严格,尾蚴也可在子雷蚴体内结囊,或逸出后在原来的螺体内结囊或侵入其他螺蛳或双壳贝类体内结囊,有的还可在植物上结囊。
-
多分体DNA病毒科
无论病毒出芽增殖或细胞溶解,对寄生蜂没有产生有害的影响。寄生蜂的卵孵化,幼虫利用寄主营养物质生长发育,被寄生的宿主幼虫死亡,寄生成功。在化蛹后48小时左右,病毒开始复制,达成虫期,大量病毒粒子在卵巢的输卵管萼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积累,并从输卵管萼细胞中释放而出,进入输卵管腔内,重复寄生蜂的寄生作用。
-
菌类植物
植物体的营养细胞内无叶绿素及其它光合色素,一般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寄生就是从活的有机体中获得营养物质;菌类植物共分三门:细菌门、粘菌门和真菌门。(2)粘菌门:粘菌的营养体是裸露的原生质体,称为变形体。高级的种类菌丝体在有性繁殖时形成各种子实体,如常见的银耳、菌灵芝、蘑菇等都是子实体。药用植物较多。
-
木兰寄生
拼音名:MùLánJì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广东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木兰寄生的带时茎枝。嫩枝密被黄褐色星状毛,小枝灰褐色,无毛,具散生皮孔。侧脉4-5对。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7-3cm,稍弯,下半部膨胀,顶部椭圆状,裂片4枚,披针形,长约9mm,反折;性味:苦;微温归经:肝;风湿痹痛;胎漏下血;
-
卵叶寄生
叶片卵形、卵圆形或长卵形,长6-llcm,宽4-7cm,先端圆钝,有时钝尖头,基部圆形,有时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星状毛或无毛,侧脉4-5对,在上面明显。苞片卵形,花托陀螺状,长约3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1100m的低山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油茶、木油桐、木波萝、白饭树、普洱茶等植物上。主风湿痹痛;
-
棱枝槲寄生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L nɡZhīH J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青刚栎寄生(《海南植物志》),桑寄生(《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的枝叶。花冠裂片4,脱落;子房下位。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
锚头鳋病
锚头鳋病病原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鱼病。寄生在鱼体的为雌鳋,生殖季节其排卵孔上有一对卵囊。鱼体被锚头鳋钻入的部位,鳞片破裂,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组织坏死,水霉菌侵入丛生。锚头鳋病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可以杀灭水中的锚头鳋幼虫。1/5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5~
-
苦楝寄生
出处:《本草求原》拼音名:KǔLi nJ Shēnɡ别名:相思树寄生、酸柚寄生、黄皮寄生、槐花寄生、枇杷寄生、桑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松树桑寄生(《海南植物志》)。花冠长1.4~生境分布:分布我国南部。功能主治:①《本草求原》:治阴虚失血。②《广西药植名录》:止痛,化痰,止咳,补血,清热,祛风湿。
-
檀香科
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有时退化为鳞片;子房下位或半下位,1室,有胚珠1-3颗;果为核果或坚果。中国植物志24:52所有属Buckleya.......米面蓊属Dendrotrophe...寄生藤属Osyris.........沙针属Phacellaria....重寄生属Pyrularia......檀梨属Santalum.......檀香属Scleropyrum....硬核属Thesium........百蕊草属
-
埃及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分布于非洲、马尔加什和中东。图1曼氏血吸虫雌雄成虫合抱图2埃及血吸虫雌雄成虫合抱表1寄生人体的三种血吸虫主要区别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雄虫大小(mm)表皮睾丸数9~14×1.1有疣状结节,多在背侧,节结上有皮棘6~80卵圆形,一侧有小刺大便112~化验结果意义:阳性:血吸虫病(阳性率98%~
-
铁线虫病
疾病分类:肾脏内科疾病概述:铁线虫病是较为罕见的寄生虫病,成虫在自然界中营自由生活,偶可感染人体。本病逆女性多于男性。症状体征:寄生泌尿道的患者,以女性为多,均有明显的泌尿道刺激症,如下腹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放射性腰痛、会阴和阴道炎等,虫体排出后,症状缓解。
-
曼氏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分布于非洲、马尔加什和中东。图1曼氏血吸虫雌雄成虫合抱图2埃及血吸虫雌雄成虫合抱表1寄生人体的三种血吸虫主要区别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雄虫大小(mm)表皮睾丸数9~14×1.1有疣状结节,多在背侧,节结上有皮棘6~80卵圆形,一侧有小刺大便112~化验结果意义:阳性:血吸虫病(阳性率98%~
-
箭杆七
拼音名:JiànGǎnQī别名:草寄生、横杯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中国野菰的全草。叶疏生于茎的近基部;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8mm,宽3-4mm。雄蕊4枚,花丝纤细,着生于花冠筒的近基部,花药仅一室发育,下方一对雄蕊的药隔基部延长成距状物;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寄生于海拔800-920m的禾草类植物的根上。
-
单利共生
通过共生,共生者的一方在生活上得到某种利益,而另一方则既未得到利益,也未得到害处,称这种现象为单利共生。关于单利共生现象的内容和范围,有种种看法,例如有的强调认为它是个体间的体外的关系,并不伴有形态的显著适应的变化,不包括在对方体表生活的寄生;这些术语一般多用于包括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的概念。
-
自体感染
自体感染(autoinfection)系指原先已存在于宿主体内的寄生虫或其他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增殖,并依旧寄生在同一宿主的现象。(某宿主体内的寄生虫产卵于外界,并在外界达到一定发育阶段后,虫体再次被该宿主摄取并在其体内寄生,此为自体感染的一种,特称之为重复感染。
-
单利共生现象
通过共生,共生者的一方在生活上得到某种利益,而另一方则既未得到利益,也未得到害处,称这种现象为单利共生。关于单利共生现象的内容和范围,有种种看法,例如有的强调认为它是个体间的体外的关系,并不伴有形态的显著适应的变化,不包括在对方体表生活的寄生;这些术语一般多用于包括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的概念。
-
独脚金属
中文名独脚金属拼音名dujiaojinshu拉丁名Striga中国植物志67(2):358描述StrigaLour.独脚金属,玄参科,约2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独脚金S.asiatica(L.又为甘蔗和坡禾的有害寄生小草,因这些作物的根部受这种植物寄生后常致全株干枯,广东南部和海南岛常有这种现象发生,故农民称它为干草。
-
列当科
雄蕊4,2长2短,第5枚退化或缺;子房上位,1室,有侧膜胎座2-4;胚珠多数;中国植物志69:69所有属Aeginetia......野菰属Boschniakia....草苁蓉属Christisonia...假野菰属Cistanche......肉苁蓉属Gleadovia......藨寄生属Lathraea.......齿鳞草属Mannagettaea...豆列当属Orobanche......列当属Phacellanthus..黄筒花属
-
瑞列绦虫病
疾病别名瑞立绦虫病疾病代码ICD:B71.8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瑞列绦虫病(raillietiniasis)是西里伯瑞列绦虫(raillietinacelebensis)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疾病。疾病病因成虫长32cm,宽0.2cm,有185个节片。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脑踝蚁属(cardiocondylanula)蚂蚁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该属蚂蚁为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
口腔毛滴虫病
概述:口腔毛滴虫病是由口腔毛滴虫寄生在口腔、齿垢,及齿的龋洞内,可引起咳嗽、咳痰临床症状,故又称口腔毛滴虫病。马来西亚为32%;有口腔疾患者本虫感染率较高,而无口腔疾患者中,本虫感染则相当罕见。前鞭毛四根分为两组,每组两根鞭毛长度几乎相等。2.在黄色和血色痰中查找出体即可诊断。相关药品:甲硝唑
-
枫寄生
拼音名:FēnɡJ Shēnɡ别名:螃蟹夹、桐树寄生、桐子寄生[四川]、枫树寄生、枫香寄生、蟹爪寄生、虾脚寄生[广西]、栗寄生[陕西]来源: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扁枝槲寄生ViscumarticulatumBurm.f.,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络,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崩漏,鼻衄,白带,尿路感染。
-
单主寄生
整个生活史是在同一寄主上渡过其寄生过程的称为单主寄生。例如,向日葵锈菌(Pucciniahelia-nthi)和蚕豆锈菌(Uromycesfabae)等。
-
柿寄生
拼音名:ShìJìShēnɡ别名:万寿木寄生、樟本寄生、梨寄生、桑寄生、椰风、荷叶寄生、广丁香寄生、蚂蚱腿寄生、桐木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的带叶茎枝。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m以下的平原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柿树、樟树、梨树、油桐或壳斗科等多种植物上。性味:苦;胎动不安;
-
桑寄生科
中国植物志24:86所有属Arceuthobium...油杉寄生属Dendrophthoe...五蕊寄生属Elytranthe.....大苞鞘花属Helixanthera...离瓣寄生属Korthalsella...栗寄生属Loranthus......桑寄生属Macrosolen.....鞘花属Scurrula.......梨果寄生属Taxillus.......钝果寄生属Tolypanthus....大苞寄生属Viscum.........槲寄生属
-
桑寄生属
中文名桑寄生属拼音名sangjishengshu拉丁名Loranthus中国植物志24:101描述LoranthusJacq.桑寄生属,桑寄生科,约10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产6种,其中北桑寄生L.tanakaeFranch.etSav.产华北。半寄生灌木;穗状花序,花序轴在花着生处常凹陷;花两性或单性,5-6数,具苞片1枚;花药圆形或近圆形;
-
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anisakis)是一类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豹等的胃部,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的线虫。我国报道的主要是异尖线虫属和鲔蛔线虫属的虫种。晚期患者可见胃肠壁上有肿瘤样物,病理特点是以粘膜下层为中心,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脓肿或瘤样肿物,肿物内可见虫体断片、角皮或肠管等。
-
棘口吸虫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报道的有600多种。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毛蚴侵入螺体后经胞蚴和2代雷蚴阶段后发育成尾蚴。实验室诊断常用粪便检查方法,如直接涂片法、沉淀法等,但由于多种棘口吸虫的卵在形态上都很相似,因此不易区分,若能获得成虫,则有助于定种。治疗可用吡喹酮或硫双二氯酚。
-
重寄生
重寄生指一个寄主有同种的寄生者(捕食寄生者)寄生时,由于寄生者个体数太多,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不能完成完全的发育而言。
-
指环虫病
指环虫病病原由指环虫属中许多种类引起的种寄生虫性鳃病。虫体后端有固着盘,由1对大锚钩和7对边缘小钩组成,借此固着在鱼的鳃上。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4)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每立方米池水用合剂0.1~
-
椆树桑寄生
拼音名:ZhòuShùSānɡJìShēnɡ别名:桑树寄生、桑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椆树桑寄生的带叶茎枝。穗状花序,1-3个,腋生,长1-4m,具花8-16朵;雌雄异株;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3000m的山谷、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常寄生于壳斗科植物上,稀寄生于云南油杉、梨树等上。性味:苦;主风湿痹证;
-
致病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和放线菌等。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菌三大类。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致病微生物,其结构似细菌,比细菌小,光镜下可见,具严格的寄生性,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
-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和放线菌等。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菌三大类。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致病微生物,其结构似细菌,比细菌小,光镜下可见,具严格的寄生性,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
-
文王一支笔
文王一支笔此药为蛇茄科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involucrata)或蛇菰(BalanophoraJWjaponica)的干燥全株。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简鞘蛇茹的雄花有柄,花茎中部有叶状的简鞘包被;生长在海拔1000”2500米的山坡林下,寄生在木本植物的根上。民间常用于治疗胃病、鼻出血、妇女月经出血不止、痢疾及外伤出血等。
-
水泡带绦虫
水泡带绦虫(Taenia.hydatigera)成虫寄生于犬、猫、狼、狐狸等食肉动物,其中绦期幼虫称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tenuicollis),寄生于猪、黄牛、山羊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但在组织中寄生时,由于其囊泡外通常有一层由宿主组织反应形成的厚膜包裹,故在外观上常容易与棘球蚴相混淆。
-
巨颈带绦虫
巨颈带绦虫(Taenia.taeniaformis)又名带状带绦虫,带状泡尾绦虫等。中绦期幼虫称带状囊尾蚴或叶状囊尾蚴(Cysticercusfasciolaris)寄生在啮齿类动物的肝脏,特别在鼠类极为常见,幼虫偶可感染人类。鼠、兔等中间宿主吞食了虫卵后,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钻入小肠壁,然后随血流到肝脏,经过2~3个月发育成链尾蚴。
-
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寄生而引起的。成虫期虫体球形,尾毛消失,全身纤毛均匀,胞口变为圆形,大核香肠状或马蹄形,小核紧靠大核,不易看到,小瓜虫生活周期可分为营养期和胞囊期。营养期自幼虫钻进皮肤或鳃上后,在皮肤组织间不停地来回钻动,吸收养料生长发育,同时刺激寄主组织增生,形成一个白色脓泡。
-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共生强调的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惠互利,若彼此分开一方或双方都不能独立生活。但在池塘内,大小草履虫是共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原因是在池塘中还存在着草履虫的天敌,通过天敌制约着小革履虫种群的发展,所以还有大草履虫的生存空间。捕食强调了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
虫瘿
虫瘿是瘿瘤的一种。指在植物体上由于昆虫产卵寄生引起的异常发育部分。有时线虫在根部也能形成。据认为这是由于寄生昆虫所产生的物质和侵入引起的伤害促进了细胞的分裂,招致增生和分化异常的结果。虫瘿组织含有单宁,作为五倍子、没食子而加以利用。但另一方面,瘿蜂(Cynips)等的侵入也能妨碍座花而造成严重危害。
-
中华鳋病
大中华鳋的雌虫寄生在草鱼鳃上,鲢中华鳋寄生在鲢鱼鳃上。中华鳋病病症中华鳋寄生在鱼的鳃上,除了它的大钩钩破鳃组织,夺取鱼的营养以外,它还可能分泌一种酶的物质,刺激鳃组织,使组织增生,病鱼的鳃丝末端肿胀发白、变形,严重时,整个鳃丝肿大发白,甚至溃烂,使鱼死亡。30分钟,杀灭鱼体上的中华鳋幼虫。
-
植物细菌病
病原细菌都为杆菌,主要有5个属: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欧氏杆菌属(Erwinia)、野杆菌属(Arobacterium)和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在木质部寄生的细菌使植株表现黄化、萎缩,如葡萄皮尔氏病、杏叶焦病、苜蓿矮化病、甘蔗矮化病和桃幼果病等。
-
蚕病
主要包括由真菌引起的硬化病(muscardine)如黄僵病、白僵病;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软化病(flacherie)如空头病(gattine)、卒倒病(swoon);仅由病毒引起的多角体病(polyhe-draldisease)如脓病、中肠性多角体病;由原虫引起的微粒子病(pebrine);广义的蚕病也包括虱、蜱螨类对蚕体的寄生以及毛虫毒和药物中毒等。
-
鳃碘泡虫病
虫体壳片内前端有两个瓶状极囊,内有螺旋形极丝,细胞质内有两个胚核和一个明显的嗜碘泡。鳃碘泡虫病病症鱼鳃被野鲤碘泡虫大量侵袭,形成许多灰白色瘤状胞囊,在鲤鱼种的鳃弓上,寄生大量的野鲤碘泡虫胞囊,使鱼致死。鳃碘泡虫病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孢子的大量繁殖,减少此病发生。
-
梨形鞭毛虫病毒属
病毒在感染G.lamblia的细胞核中发现,病毒复制不抑制G.lamblia营养体的生长,病毒也被排进培养基质,排出的病毒可感染原生动物宿主的许多无病毒分离株,但一些原生动物寄生体的分离株对GLV的感染有抗性。在GLV感染时间过程中观察到的ssRNA浓度与其作为病毒复制中间体或作为mRNA的作用相一致。SsRNA没有出现多聚腺苷化。
-
异养型
异养型是指以有机物而不是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或唯一碳源,以无机或有机氮化物作为氮源进行生长的生物。有机碳化物对这些生物来说,既是碳源,也是能源,它们不仅利用有机物合成机体内的含碳化合物,并且通过氧化有机物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在异养型微生物中,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摄取无生命的有机物,称为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