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核
纤毛虫类的细胞核多数有大核和小核之分。在融合、接合、内融合等情况下,因只与小核有关,所以从功能上来说,小核可称为生殖核,其染色质称为生殖染色质。(2)有时把卵细胞中的核仁称为小核。特别是在精子变态时,由于线粒体组成比核大的大形团块,因而产生了这一术语。
-
草履虫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纤毛纲(Ciliata)全毛目(Holotricha)的一属。常用作生理学、遗传学、细胞学的研究材料和教学实验材料。具有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进行有性生殖时,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旧的大核退化消失。
-
主核
原生动物的真纤毛虫类是异形多核的,大的一个为大核,小的为小核。在功能上大核是营养核,其中含有的染色质为营养染色质;在草履虫类中,通常在分裂时,大核与小核一样先都进行无丝分裂各成为二个,然后各自进入一个子细胞,但是当大核在结合或者自合时,原来的大核首先解体消失,并与以后发生的过程不发生关系。
-
大核
原生动物的真纤毛虫类是异形多核的,大的一个为大核,小的为小核。在功能上大核是营养核,其中含有的染色质为营养染色质;在草履虫类中,通常在分裂时,大核与小核一样先都进行无丝分裂各成为二个,然后各自进入一个子细胞,但是当大核在结合或者自合时,原来的大核首先解体消失,并与以后发生的过程不发生关系。
-
纤毛虫
纤毛虫棣属纤毛门(Phylum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所有阶段都有纤毛,而有些虫科在生活史的某阶段纤毛可缺如。接合生殖时,遗传特征由小核传递,但也有证据表明大核可能含有决定虫体表型特征的因子。在虫体的近前端有一明显的胞口,下接胞咽,后端有一个较小的胞肛。与医学有关的仅结肠小袋纤毛虫一种。
-
半融合
半融合是在一种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aurelia)中所观察到的一种自体受精的类型(W.F.Diller,J.Morph,1936)。大核先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块,然后裂解、消失。在小核的数目加倍后,虫体分为两个。小核的这种变化与内融合是不同的。根据大核的裂解过程,半融合可分为4个类型。
-
纤毛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聚缩虫、独缩虫、钟形虫等,附生在罗氏沼虾体表、附肢、眼和鳃上所引起的。疾病描述:结肠小带纤毛虫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后面的个体另长出胞口,小核首先分裂,大核延长并在中部收缩形成两个核,然后虫横溢处分开。在一定的条件下滋养体还可侵犯肠壁。
-
抗Sm抗体
别名:抗-SM,抗狼疮细胞抗体抗Sm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Sm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Sm抗体的测定原理:检测抗Sm抗体过去常规采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ouchterlony)法。洗膜后再将膜条置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G(或SPA)中反应,再次洗膜后置酶底物/色原溶液中温育。
-
结肠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形态与生活史结肠小袋纤毛虫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发育阶段。滋养体在结肠内定居,以淀粉、细菌及肠壁脱落的细胞为食,迅速生长,以横二分裂进行繁殖,在分裂早期虫体变长,中部形成横缢并收缩,后面的个体另长出胞口,小核首先分裂,大核延长并在中部收缩形成两个核,然后从横缢处分开。
-
抗-SM
别名:抗-SM,抗狼疮细胞抗体抗Sm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Sm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Sm抗体的测定原理:检测抗Sm抗体过去常规采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ouchterlony)法。洗膜后再将膜条置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G(或SPA)中反应,再次洗膜后置酶底物/色原溶液中温育。
-
抗狼疮细胞抗体
别名:抗-SM,抗狼疮细胞抗体抗Sm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Sm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Sm抗体的测定原理:检测抗Sm抗体过去常规采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ouchterlony)法。洗膜后再将膜条置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G(或SPA)中反应,再次洗膜后置酶底物/色原溶液中温育。
-
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寄生而引起的。成虫期虫体球形,尾毛消失,全身纤毛均匀,胞口变为圆形,大核香肠状或马蹄形,小核紧靠大核,不易看到,小瓜虫生活周期可分为营养期和胞囊期。营养期自幼虫钻进皮肤或鳃上后,在皮肤组织间不停地来回钻动,吸收养料生长发育,同时刺激寄主组织增生,形成一个白色脓泡。
-
橘叶巴戟
拼音名:JúYèBāJǐ别名:橘叶鸡眼藤、水冬瓜、椿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海巴戟的根。花冠白色,漏斗形,花冠筒长7-12mm,喉部被毛,先端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5-8mm;小核卵形,扁平,边缘有翅。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岸地。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珠珀膏
《良方合璧》卷下:方名:珠珀膏组成:真西珀(研)1两,上桂心5钱(研),辰砂(水飞,净)5钱,香白芷1两(生,研),防风(生,晒脆,研,取净末)1两,当归(生,晒脆,研净末)1两,广木香(生,晒)5钱,丁香5钱(2味同研,丁香之油掺入木香则易研易细,俱生用),木通1两(生,晒脆,研净末。
-
大染色体
原生动物的原纤毛类蛙片虫(Opalina)、双核蛙片虫(Zelleriella)等的细胞中存在许多同形的核,在核分裂时每个核中都会出现一定数目的大小不同的二种染色体,各具有独立的变化形式。一般认为大染色体具有和大核即营养核一样的功能,而小染色体则具有和小核即生殖核一样的功能。
-
纤毛虫纲
纤毛虫纲Ciliates(1)纤毛[虫]纲是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的一个纲。分真纤毛亚纲(Euciliata)和原纤毛亚纲(Protociliata蛙片属虫Opalina)2亚纲,但根据原纤毛亚纲具多数的胞状核(同形多核)、生殖方法不同等,也有人认为应该隶属于鞭毛虫类,所以它的分类位置尚未确定。纤毛是运动用的细胞器,终生存在。
-
斜管虫病
大核近圆形,小核球形,身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伸缩泡,一前一后。斜管虫病病症寄生在鱼的鳃、体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使寄主皮肤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功能。(2)鱼种入池前每立方米水用8克硫酸铜或2%食盐浸洗病鱼20分钟。15分钟,或每立方米水用20克高锰酸钾,在水温10~
-
接骨木属
中文名接骨木属拼音名jiegumushu拉丁名Sambucus中国植物志72:4描述SambucusL.接骨木属,忍冬科,约20种,分布于两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5种,南北均产之。果为小核果,有小核3-5个。属下物种接骨草、接骨木、接骨木(原变种)、毛接骨木、西伯利亚接骨木、西洋接骨木、血满草
-
假马鞭属
中文名假马鞭属拼音名jiamabianshu拉丁名Stachytarpheta中国植物志65(1):20描述StachytarphetaVahl假马鞭属,马鞭草科,约100种,分布于热带美洲,其中假马鞭S.jamaicensis(L.花冠蓝色,管纤细,圆柱形,顶端5齿裂,裂片近相等,向外开展;雄蕊着生于冠管上部,内藏,位于下方的2枚发育,位于上方的2枚为退化雄蕊;
-
阴火疬
概述:阴火疬为病名。因阴火寒痰所引起之瘰疬。出《疬科全书》。病因病机:多因先天亏损,寒痰凝结而成。症状:颈部生核,大如卵形,质硬,或带小核数粒,生颈项一侧或两侧。或颈部单侧发者,亦有见于双侧者。治疗:宜固脾兼补肝肾,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宜软坚温阳,固脾补益肝肾之剂,可选用六味地黄丸之类。
-
翻译
翻译,在繁体中文中通常译作转译,是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中的一部分,基因表达还包括转录)过程中的第一步。其基本原理是竞争性抑制作用或是共价结合而占据了核糖体的活性位点。tRNA可以识别mRNA上以三个核苷酸为代码的密码子,与它们相配的tRNA上的三个核苷酸被称为反密码子。
-
骨槽风
骨槽风病名。又名穿腮发、穿腮毒、牙槽风、牙叉、牙叉发等。即今之下颌骨骨髓炎。多因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邪毒上灼而成。临床分风火证和阴寒证两型,风火型多为初起阶段,治宜散风清热,方选清阳散火汤、荆防败毒散加减。治宜祛寒凝,补气血,托内毒。方选阳和汤加减。溃破后有死骨者宜取出死骨,方能愈合。
-
出山虎
拼音名:ChūShānHǔ别名:边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的全草。)0.Kuntze[G.reniformisD.Den]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叶柄长1-5cm,被广展的短柔毛;花白色,花冠管狭,长约8mm,顶部4裂,裂片披针形,长约3mm,外展;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林中潮湿地。性味:苦;散瘀止痛。
-
灰栒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灰栒子:拼音名:HuīX nZǐ来源:蔷薇科灰栒子CotoneasteracutifoliusTurcz.,以枝、叶及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治鼻衄,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症。单叶互生;苞片线状披针形;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
华西小石积
拼音名:HuáXīXiǎoShíJī别名: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树、马屎果、蒿叶叶、地石榴、小黑果、老鸦果、小石积木、沙糖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华西小石积的叶或根。完整小叶片呈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短圆形,长5-10mm,宽2-4mm,全缘,先端急尖或突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面均被疏柔毛。
-
吉利子树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JíLìZǐShù英文名:RootofBilobedGrewia别名:急糜子科、铜箍散、扁担木、孩子儿拳头、荀妃麻、棉筋条、二裂解宝叶、月亮皮、葛马麻、哨儿菜、圪柏麻葛荆麻、版筒柴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小花扁担杆的枝叶。花瓣基部有圆形鳞片状腺体,腺体边缘被长柔毛;主小儿疳积;
-
橹罟子
《*辞典》:橹罟子:出处:《纲目》拼音名:LǔGǔZǐ别名:露兜子(《岭外代答》),竻波罗(《岭南采药录》),假菠萝(《生草药手册》),山波罗(《岭南草药志》),野菠萝(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将小核呆分开,晒干。叶聚集于枝顶,革质,线状披针形,长可达1.5米,宽3~雌雄异株;
-
虾须草属
中文名虾须草属拼音名xiaxucaoshu拉丁名Sheareria中国植物志75:322描述SheareriaS.Moore虾须草属,菊科,只有虾须草S.nanaS.Moore1种,产我国中南部和东部。头状花序小,异性,放射状,单生于小核之顶或腋生的花序柄上;缘花舌状,2-4朵,雌性而结实,舌瓣白色或稍淡红色,盘花1-3朵,两性,不结实,花冠管状,5裂;
-
嘉榄属
中文名嘉榄属拼音名jialanshu拉丁名Garuga中国植物志43(3):20描述GarugaRoxb.嘉榄属,橄榄科,4-5种,分布于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大洋洲东北部,我国有嘉榄G.pinnataRoxb.,G.forrestiiW.W.Sm.和G.yunnanensisHu等4种,产西南部和南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聚生于枝顶;
-
马蹄果属
中文名马蹄果属拼音名matiguoshu拉丁名Protium中国植物志43(3):18描述ProtiumBurm.f.马蹄果属,橄榄科,约90种,其中81种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4种产马达加斯加,4种产亚洲南部及东南部,1种产大洋洲,我国产2种,分布于云南。雄蕊8-10枚,花丝锥状至刚毛状,分离,着生于花盘外,花药基着;属下物种滇马蹄果、马蹄果
-
莲桂属
中文名莲桂属拼音名lianguishu拉丁名Dehaasia中国植物志31:120描述DehaasiaBI.莲桂属,樟科,约35种,自缅甸、泰国、经中南半岛及马来西亚至伊里安岛,种数最多在马来西亚西部,我国有莲桂D.hainanensisKosterm.,广东莲桂D.kwangtungensisKosterm.及腰果楠D.incrassata(Jaek)Kosterm.3种,产广东及台湾。
-
栒子属
中文名栒子属拼音名zishu拉丁名Cotoneaster中国植物志36:107描述CotoneasterMedik.栒子属,蔷薇科,90种,分布于东半球北温带,我国约50余种,分布甚广,但主产地为西南部,大多数可作观赏植物。叶互生,单叶,全缘;子房下位,2-5室;果小,有小核2-5颗。
-
山楂属
中文名山楂属拼音名shanzhashu拉丁名Crataegus中国植物志36:186描述CrataegusL.山楂属,蔷薇科,约1000种,分布于北温带,北美最盛,我国约有17种,各省均产之,其中山渣C.pinnatifidaBunge北部常见栽培,果供鲜食或作蜜饯。叶互生,单叶,通常分裂,稀不裂,有托叶;子房下位,1-5室,有中轴胎座,每室有发育的胚珠1颗;
-
辣莸属
中文名辣莸属拼音名layoushu拉丁名Garrettia中国植物志65(1):192描述GarrettiaFletcher辣莸属,马鞭草科,只有辣莸G.siamensisFletcher1种,产印度尼西亚(爪哇)、泰国和我国云南南部。叶对生,单叶或3小叶;聚伞花序2-3歧分枝,腋生或聚集为顶生、具叶的圆锥花序;花冠管约和裂片等长,裂片2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
-
过江藤属
中文名过江藤属拼音名guojiangtengshu拉丁名Phyla中国植物志65(1):18描述LippiaL.过江藤属,马鞭草科,约200种,分布于热带美洲和非洲,其中过江藤L.nodiflora(L.匍匐草本,有时基部木质化或为矮灌木;花冠管纤细,檐二唇形,上唇1-2裂,下唇3裂;子房2室,每室具1颗胚珠;果小,干燥,分裂为2个具1种子的小核。
-
微核
微核(micronucleus)是指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有规律地进入子细胞形成细胞核时,仍然滞留在细胞质中的染色单体或染色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因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条染色体。它在末期以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被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内而形成,因比主核小,故称为微核。
-
加减六味地黄丸
《疬科全书》方之加减六味地黄丸:处方:熟地黄四两,茯苓、枸杞子(盐水炒)、山茱萸各一两半,泽泻、半夏、牡丹皮各八钱,炙甘草、青皮(盐水炒)各五钱,煅龙骨、煅牡蛎、炒杜仲、白芥子各一两。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各家论述:此方系六味地黄丸去泽泻,加龙骨、芡实、莲须、鱼鳔胶组成。
-
穿腮毒
穿腮毒病名。又名骨槽风,牙槽风。指耳前腮项间,肿硬如小核隐于皮肉,渐大如胡桃,最后牙车腐坏的疾病。多由忧愁惊恐悲伤思虑,复感风寒之邪,化生火热所致。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散结,方选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日久迁延,反复缠绵者宜补气血、化余毒,方选十全大补汤合阳和汤加减。
-
无着丝粒染色体
无着丝粒染色体是指具有局限型着丝粒的染色体由于断裂而产生的不含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一般是指较长的断片。无着丝粒染色体在分裂后期,通常因缺乏向两极移动的能力,所以成为迟延染色体,它在末期形成小核,不久即行消失。可是端粒和次生缢痕有时也行使次级的着丝粒的功能。
-
五福花属
中文名五福花属拼音名wufuhuashu拉丁名Adoxa中国植物志73(1):2描述AdoxaL.五福花属,五福花科,只有五福花A.moschatellinaL.1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产东北、河北、山西、西北等地。草本,有平伸的根茎;子房半下位,3—5室,每室有胚珠1颗;核果有小核1—5颗;种子倒卵形,胚乳骨质。本科以前被置于忍冬科或虎耳草科内。
-
石核木属
中文名石核木属拼音名shihemushu拉丁名Litosanthes中国植物志71(2):106描述LitosanthesBl.石核木属,茜草科,只有石核木L.bifloraBI.1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部和台湾亦产。托叶极小;花冠壶状,4裂,裂片扩展,里面被毛,镊合状排列;子房下位,4室,每室有胚珠1颗;种子黑色,种皮膜质,有丰富的胚乳。
-
原质噬菌体属
中文名称:原质噬菌体属英文名称:Plasma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原质噬菌体科原质噬菌体属原质噬菌体属基本特性:原质噬菌体属病毒形态为多形到准圆形的颗粒,具囊膜,直径约80nm(范围在50-120nm)。病毒粒子含有单分子环状双链DNA,超螺旋。从DNA编码链转录的至少有11个重叠mRNA,至少从8个启动子转录。
-
瘤病
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圣济总录·瘿瘤门》:“论曰,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方剂所治,与治瘿法同,但瘿有可针割,而瘤慎不可破尔。”
-
朱珀膏
《良方合壁》卷下:组成:真西珀(研)1两,上桂心5钱或加用8钱(研),辰砂(水飞净)5钱,香白芷1两(生,研),防风(生,晒脆,研,取净末)1两,当归(生,晒脆,研,净末)1两,广木香(生,晒)5钱,丁香5钱(2味同研,丁香之油渗入木香,则易研易细,俱生用),木通1两(生,晒脆,研净末;主治:颈项瘰疬;
-
弯管花
拼音名:WānGuǎnHuā英文名:rootofCurvedflowerChasalis别名:柴桫树、水松罗、银锦、假蓝枕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弯管花的根或全株。苞片小,披针形;雄蕊5,花丝长2-5mm,花药长约2.5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500m的山坡阔叶林中湿地上。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胜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