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汁不通
乳汁不通病证名。见《肖山竹林寺妇科》。即乳汁不行。详该条。
-
乳难
概述:乳难:1.难产;见《针灸甲乙经》。乳难出《神农本草经》滑石、贝母、泽泻等条。据《脉经》乳作产解,则乳难当为产难、难产之意。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乳难:乳难指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
-
乳膨
乳膨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十一。因失儿或断奶,无子饮乳汁,致乳汁蓄积,蒸乳而发寒热作痛者,俗名乳膨。可用炒麦芽一两,水煎频饮。乳退后,胀热自除。
-
鲫鱼汤
别名:鲫鱼酒处方:鲫鱼7寸,猪肪半斤,漏芦8两,石钟乳8两。功能主治:下乳汁。主妇人产后乳汁不行。用法用量:鲫鱼酒(《圣惠》卷八十一)。摘录:《千金》卷二
-
狗乳汁
《*辞典》:狗乳汁: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GǒuRǔZhī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乳汁。化学成份:含水分69.50%,蛋白质15.54%,脂肪10.45%,糖3.19%,盐类0.73%。功能主治:《本苹拾遗》:主青盲,取白犬生子目未开时乳汁,注目中。
-
灭痕散
《痘疹全书》卷下:组成:密陀僧、乳汁。主治:痘疮瘢痕,肉凸凹紫黑。用法用量:以乳汁调涂疮上。其瘢平白,黑色自退。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蠹鱼膏
处方:壁鱼儿(干者)10个(湿者)5个。功能主治:小儿天钓,目睛上视,手足唇口搐掣。用法用量:用乳汁相和研烂,再入乳汁少许灌之。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
缺乳·气血两虚证
缺乳·气血两虚证(oligogalactiawithsyndromeofdeficiencyofbothqiandblood)是指气血虚弱,无以化乳,以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神疲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常见症的缺乳证候。
-
莴苣子粥
处方:莴苣子10~15克生甘草3~5糯米或粳米100克制法:先将莴苣子捣碎,与甘草同煎取汁,去渣,入米煮成稀粥。功能主治:补脾胃,通乳汁。适用于妇女产后体虚乳少或乳汁不通。用法用量:每天食3次,3~5天为一疗程。摘录:《本草纲目》
-
盆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盆架树:别名:岭刀柄、山苦常来源:夹竹桃科盆架树WinchiacalophyllaA.DC.,以叶、树皮、乳汁入药。生境分布:广东、云南。功能主治:叶、树皮:止咳平喘。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乳汁:外用止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乳汁茶
概述:乳汁茶以云南绿茶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消食、止泻的功效,用于婴幼儿腹泻者。原料:云南绿茶1克。用法:绿茶研细末,分3次乳汁调服,连服3~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过渡乳
过渡乳(transitionalmilk)是指分娩后7d~14d所分泌的乳汁。分娩后7d内乳腺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colostrum)。分娩15d之后转化为常乳(ordinarymilk)。
-
常乳
常乳(ordinarymilk)又称成熟乳,是指妇女分娩15d后乳腺分泌的乳汁。常乳之前的乳汁称过渡乳(transitionalmilk),指分娩后7d~14d所分泌的乳汁。
-
促乳维生素
药品说明书:别名:促乳维生素;邻氨基苯甲酸,维生素L适应症:用于乳母乳汁不足的治疗。用量用法:口服:每次10~30mg,每日3次,饭前服。规格:片剂:10mg。
-
故扇散
处方:故扇(烧灰)1分,麻黄(取根节)3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盗汗。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乳汁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
六物灭瘢膏
处方:衣中白色、鸡屎白、鹰粪白、芍药、白蔹、白蜂等分。制法:上为末,以乳汁和。功能主治:瘢痕。用法用量:涂瘢上,1日3次。摘录:《鬼遗》卷五
-
鲜橙汁冲米酒
处方:鲜橙汁半碗米酒1~2汤匙制法:将米酒冲入鲜橙汁内即可。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适用于妇女急性乳腺炎早期,妇女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乳房红肿、硬结疼痛等。用法用量:每日2次饮服。摘录:《滇南本草》
-
帘子藤
拼音名:Li nZiT nɡ别名:花拐藤、腰骨藤、长角胶藤来源:夹竹桃科帘子藤Pottsialaxiflora(Blume)O.Ktunze,以根、茎、乳汁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功能主治:主治腰骨酸痛,贫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麝香乳
《卫生总微》卷十五:方名:麝香乳别名:麝香饮组成:麝香少许。主治:小儿客忤,项强欲死。用法用量:用乳汁调抹小儿口中,如大豆许。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麝香饮(《普济方》卷四○一)。
-
产后病诊法
产后病诊法(diagnosticsforpostpartumdisease)是指通过四诊,了解产妇产后恶露量、色、质、气味的变化,腹痛及乳汁分泌情况,结合全身症状,审察产后病证的诊断方法。
-
问乳汁
问乳汁(inquiringaboutbreastmilk)是指询问及观察产妇排出乳汁的量、色、质的变化,以及伴随的乳房症状,以诊断产后病的诊断方法。
-
溢乳
溢乳病证名。婴儿饮乳过多而乳汁溢出。《育婴秘诀》:“溢乳者,乳多而溢出,非真吐乳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矣。百日内小儿多有之。”
-
催奶片
药品说明书:别名:妈妈多片,催奶片适应症:用于乳母乳汁不足的治疗。用量用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饭前服。规格:片剂。
-
邻氨基苯甲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促乳维生素;邻氨基苯甲酸,维生素L适应症:用于乳母乳汁不足的治疗。用量用法:口服:每次10~30mg,每日3次,饭前服。规格:片剂:10mg。
-
乳煎葱白饮子
《圣惠》卷九十二:方名:乳煎葱白饮子组成:葱白1茎(切),乳汁3合。主治:小儿百日内小便不通,心神烦闷,脐下痞满。用法用量:同煎至1合半,去滓,分温为3服,相去如人行10里再服。以利为度。
-
益气收乳汤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方名:益气收乳汤组成:党参、黄耆、当归、白芍、麦冬、山茱萸、甘草。功效:补气养血,佐以固摄。主治:气虚,乳汁自漏。
-
驼乳
出处:《饮膳正要》拼音名:Tu Rǔ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乳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性味:①《饮膳正要》:性温,味甘。②《纲目》:甘,冷,无毒。功能主治:《饮膳正要》:补中益气,壮筋骨。用法用量:内服:炖热饮。摘录:《*辞典》
-
乳溢汤
《古今名方》义《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方名:乳溢汤组成:黄耆15g,党参12g,当归12g,龙骨12g,牡蛎粉12g,白术10g,柴胡10g,陈皮6g,五味子6g,甘草6g。功效:补中益气,收敛消炎。主治:妇人产后乳汁自溢。
-
蘧蒢散
别名:蘧蒢散处方:故蘧蒢篾半两,盐1字,牛黄1黑豆大(细研),乳汁1分(合)。功能主治:小儿初生吐不止。用法用量:蘧蒢散(《普济方》卷三九四)。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
胵黄散
处方:鸡胵黄皮(烧灰)。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燕口疮及鹅口。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乳汁调下,日3次。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五
-
假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木通:别名:假土木通、两广千金子藤来源:萝藦科假木通StephanotischuniiTsiang,以叶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功能主治:补血,通经活络。治产后血虚,乳汁不足,月经不调,痛经。
-
牛鼻
《*辞典》:牛鼻: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Ni B 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鼻。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治妇人无乳汁,作羹,空心食之。②《本草拾遗》:和石燕煮汁服,主消渴。摘录:《*辞典》
-
一物猪蹄散
《千金》卷五:方名:一物猪蹄散组成:猪后脚悬蹄(烧存性)。主治:小儿寒热及毒气中人。用法用量:以乳汁饮1撮。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本方方名,《外台》卷三十六引作 猪蹄散。
-
夜安一粒金
《鲁府禁方》卷三:方名:夜安一粒金组成:牛黄(生者)3分。主治:小儿夜啼。用法用量:用乳汁调灌咽下。仍将小儿脐下写一田字,效验。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通乳瓢畜饮
《产科发蒙》卷四:方名:通乳瓢畜饮组成:瓢畜1钱,桔梗8分,天花粉7分,紫苏5分,甘草5厘。主治:产后乳汁少。用法用量:上以水1盏半,煮取1盏,温服。
-
哺乳期
哺乳期(lactation)是指妇女产后以自身乳汁哺育婴儿的时期。哺乳期(lactationperiod)是指分娩后母亲以自身乳汁哺育婴儿的一段时间。
-
蟹足散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方名:蟹足散组成:生蟹足骨(焙干)半两,白蔹半两。主治:小儿解颅不合。用法用量:乳汁和,涂囟上,以愈为度。制备方法:上为散。
-
丁香颗
处方:白丁香不拘多少。功能主治:目中胬肉,瞳神障蔽,面生雀斑、酒刺。用法用量:以乳汁点之。点少许。不可多。摘录:《仙拈集》卷二
-
洞见碧霄
处方:鹰眼睛。功能主治:明目。主用法用量:和乳汁研之,注眼中,1日3次。3日见碧霄中物。摘录:方出《医统》卷九十五,名见《审视瑶函》卷五
-
解凡散
处方:生蟹足半两,白蔹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头骨连囟开作缝者。用法用量:以乳汁和,敷囟上。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三
-
刻效散
处方:黄瓜蒌1枚(连皮子煅过),白矾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发背。用法用量:醋调敷,乳汁尤妙。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九
-
乳蒸
乳蒸病名。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指乳汁壅遏不通而乳房胀痛发热者。即蒸乳。详该条。
-
妈妈多片
药品说明书:别名:妈妈多片,催奶片适应症:用于乳母乳汁不足的治疗。用量用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饭前服。规格:片剂。
-
白鱼灰散
处方:书中白鱼7枚(烧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百日内儿涎壅吐乳。用法用量:乳汁调1字与服;或敷在乳上吮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
龟肉臛
处方:龟肉(洗,切)3两,羊肉(洗,切)3两,麞肉(洗,切)3两。功能主治:产后乳汁不下。用法用量:上药以水不拘多少,加五味,煮作臛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
回乳汤
处方:麦芽(炒)2两,归尾2钱,赤芍2钱,红花2钱,牛膝2钱。功能主治:无儿吃乳,致乳汁胀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外以脚布束紧两乳,以手按揉之。摘录:《外科大成》
-
金针猪蹄汤
处方:鲜金针菜根15克(或用干金针菜24克)猪蹄1只制法:将鲜金针菜根与猪蹄加水同煮。功能主治:清热消肿,通经下乳。适用于乳腺炎、乳汁不下。用法用量: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吃3~4次。摘录:《民间方》
-
鹿角粉
处方:鹿角粉、大豆末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干呕烦热。用法用量:乳汁涂上,令儿吮服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
催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催乳藤:别名:奶汁藤来源:萝藦科催乳藤HeterostemmaoblongifoliumCos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催乳。主治乳汁不下。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狗蹄
《*辞典》:狗蹄: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GǒuT 别名:狗四足(《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足蹄。性味:①《别录》:平。②《滇南本草》:气味酸,平。功能主治:①《别录》:煮饮之,下乳汁。②《滇南本草》:治癫狂病。用法用量:内服: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