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温
别名天温。天温穴主治病证:天泉穴主要用于心肺、胸胁疾患等:如心痛,心内膜炎,心悸,支气管炎,咳逆,胸胁支满,上臂内侧痛及臂神经痛,咳嗽,胸满,胁胀,臂痛,胸胁胀痛,胸痛,胸胁胀满,呃逆,足痛不可以行,胸背及上臂内侧痛,肘中挛急,心绞痛,心动过速,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上臂内侧痛,视力减退等。
-
天湿
概述:天湿为经穴别名,“湿”,“温”之误,即天温,是天泉穴别名。或于曲泽穴上7寸取穴。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臂筋膜,入肱二头肌,在肌皮神经的外侧深进喙肱肌,以上两肌由肌皮神经支配。天湿穴的功效与作用:天泉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脉的功效。《针方六集》:主咳逆,心胸烦满,胁下支满,臂内廉痛,肘中挛急。
-
天泉
别名天温。快速取穴:伸肘仰掌,腋前纹头直下3横指,在肱二头肌肌腹间隙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天泉穴。天泉配期门,有理气活络的作用,主治胸胁胀满。动物实验表明,先给动物注射肾上腺素,使心率过快,再针刺“天泉”、“曲泽”、“内关”等,可明显减弱肾上腺素所致的心率加快作用,并促使心率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
月郭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一月之中,月的圆缺变化对人体气血运行有一定的影响。认为月生之时,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时,气血充实,肌肉坚盛;月郭亏时,经络空虚,气血衰少。针刺治疗时应参合天时而调血气,“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勿泻,月满勿补,月郭亏气血衰则为难治。见《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
-
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为治则。例如夏季气候炎热,腠理疏开,对于患风寒感冒者不能过用辛温,以免汗多而耗伤阳气,损伤津液。秋冬季节与肥人宜刺深等。另外,《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提出了“因天时而调气血”的针刺理论,并说“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
疟疾不二饮
《惠直堂方》卷一:方名:疟疾不二饮组成:常山2钱(鸡油炒),槟榔1钱(尖者雄,平者雌),知母1钱5分,贝母1钱5分。用法用量:临发日五更天温服。制备方法:酒、水各半钟,煎7分,不可过熟,熟则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