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凝气滞
寒凝气滞指寒邪凝滞而使气机阻滞的病机。寒是阴邪,它的性质是凝滞而收缩,易伤阳气,人体的血气是喜温而畏寒,寒则气的流通受阻,血脉凝滞,而产生痉挛疼痛的症状。
-
寒邪
寒邪为六淫之一,是指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邪气。寒为冬令主气,过极则构成病因,属阴邪,易伤阳气。
-
寒滞经脉证
寒滞经脉证为证候名。指寒邪凝滞经脉,血行不畅,以恶寒,肢体冷痛、拘急或麻木,肤色紫暗或苍白,苔白,脉弦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寒凝冲任
寒凝冲任(coldcongealinginthoroughfareandconceptionchannels)是指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阴寒内生,凝滞于冲任二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妇女月经或胎产等的病理变化。
-
阳虚痰凝
阳虚痰凝为病机。指阳气虚弱,气化无权,导致痰湿凝滞的病机。
-
阳虚痰凝证
阳虚痰凝证为证候名。指阳气亏虚,痰浊凝滞,以畏寒肢冷,眩晕嗜睡,胸闷痰多,体胖身重,苔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逸者行之
逸者行之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由于过于安逸造成气脉凝滞、运动障碍之类的病证,可用行气活血通络的方法,使其通畅。
-
血寒者灸之
血寒者灸之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禁服》。是寒证用灸法的一种。指血脉中阴寒盛,而致血脉凝滞,变生的诸病,宜用灸法,以扶阳散寒,温通经脉。
-
寒凝胞宫证
寒凝胞宫证为证候名。指寒邪凝滞胞宫,以小腹冷痛,喜温,或痛经,或月经后期,经色紫暗,或带下清稀,苔白,脉沉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活血通络
活血通络为治法。又称“祛瘀通络”。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作用的方药治疗瘀血凝滞、经络受阻所致病证的治法。
-
祛瘀通络
活血通络为治法。又称“祛瘀通络”。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作用的方药治疗瘀血凝滞、经络受阻所致病证的治法。
-
肿
肿(swelling)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致体表高起的征象。
-
病涎
病涎为六涎之一。指寒邪热毒损伤脏腑,其气结涩凝滞而成。因涎与滞气相交,多发为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