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便失禁
①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取左侧或右侧卧位,常规作同侧臀部及下肢消毒,铺巾,在同侧大腿及臀部外侧作L形切口,切开皮下及筋膜,暴露臀大肌肌腹,分离带蒂臀大肌肌束宽约4cm,连同股外侧肌肌束上半部,以便保持其肌束长度(在解剖过程须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及重要血管),并保留其带蒂肌束的神经支配及血供。
-
盆底综合征
疾病别名骨盆底综合征疾病代码ICD:K63.8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盆底综合征是指盆底结构包括直肠、肛提肌以及肛门内外括约肌等神经肌肉异常引起的几组综合征。②排便时,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均松弛,盆底下降,形成一个漏斗,肛门直肠角变大,增加的腹内压直接作用于粪便,将其排出,整个左半结肠收缩排空粪便。
-
老年肛门失禁
概述:大便失禁(fecalincontinence)或称肛门失禁(analincontinence)是指每天至少2次或2次以上不随意控制的排便和排气。(4)应用止泻剂:对全结肠切除术后或腹泻患者,可予复方樟脑酊(樟脑酊)、氰苯哌酯/阿托/阿托品(复方苯乙哌啶)、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等治疗。
-
老年大便失禁
概述:大便失禁(fecalincontinence)或称肛门失禁(analincontinence)是指每天至少2次或2次以上不随意控制的排便和排气。(4)应用止泻剂:对全结肠切除术后或腹泻患者,可予复方樟脑酊(樟脑酊)、氰苯哌酯/阿托/阿托品(复方苯乙哌啶)、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等治疗。
-
非器质性遗粪症诊疗规范(2020年版)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的因素包括:自幼排便习惯不良、母婴关系不良、遭遇精神创伤、父母过分严厉和(或)追求完美以及强制性训练,儿童排便时疼痛、对排便恐惧,婴儿早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肌肉力量不够或不协调、肠道动力不足等。患儿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六)疾病管理:本症预后较好。
-
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
概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耻骨直肠肌肥厚;后者多可见“搁架征”,肛管较长,肛直角小,在整个排便动态造影过程中钡剂常不排出或少量排出。12例治疗前需用缓泻剂平均4.6次/周,治疗后仅2例用缓泻剂1次/周。
-
耻骨直肠肌综合症
概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耻骨直肠肌肥厚;后者多可见“搁架征”,肛管较长,肛直角小,在整个排便动态造影过程中钡剂常不排出或少量排出。12例治疗前需用缓泻剂平均4.6次/周,治疗后仅2例用缓泻剂1次/周。
-
非器质性遗粪症
概述:非器质性遗粪症又称功能性遗粪症是指儿童在4岁以后仍经常出现原因不明的不自主排出正常粪便的异常状态,又称“功能性大便失禁”。临床评估:仔细了解有关患儿排便情况的病史,进行认真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治疗:治疗原则:以消除诱因、改变饮食习惯、训练排便习惯和行为治疗为主,适当的药物干预为辅。
-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概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耻骨直肠肌肥厚;后者多可见“搁架征”,肛管较长,肛直角小,在整个排便动态造影过程中钡剂常不排出或少量排出。12例治疗前需用缓泻剂平均4.6次/周,治疗后仅2例用缓泻剂1次/周。
-
耻骨直肠肌肥厚
概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耻骨直肠肌肥厚;后者多可见“搁架征”,肛管较长,肛直角小,在整个排便动态造影过程中钡剂常不排出或少量排出。12例治疗前需用缓泻剂平均4.6次/周,治疗后仅2例用缓泻剂1次/周。
-
简单肛瘘切除术
简单肛瘘切除术手术图解⑴探查内口⑵显示探针尖部⑶切开瘘管⑷切除瘘管⑸敞开创面图1简单肛瘘切除术适应证1.非手术治疗3个月不愈合的低位肛瘘。2.结核性肛瘘,无全身活动性结核病灶。4.切开肛门前侧位置较深的瘘管后,不宜作瘘管切除,因前侧肛门括约肌比较薄弱,又无耻骨直肠肌支持,切除后不易对合,容易造成大便失禁。
-
儿童遗粪症
病因病理病机: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教育方法不当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③不是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意识障碍、腹泻或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大便失禁。治疗:应寻找原因,针对有关因素给予治疗措施,家庭治疗和咨询,加强对患儿卫生习惯的训练和教育指导。必要时可辅以抗焦虑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
-
保留灌肠术
操作名称:保留灌肠术适应证:保留灌肠术适用于:1.将药物自肛门灌入,保留在肠道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或大便失禁者等。2.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合适卧位(慢性菌痢病人宜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人宜取右侧卧位),抬高臀部10厘米,有利于药物吸收。
-
直肠控制训练
直肠控制训练主要针对便秘和大便失禁两个方面。方法:1.便秘的康复措施:主要康复措施包括肛门牵张技术(缓解肛门肌肉痉挛)、良好的排便措施、饮食结构控制、药物(如缓泻剂、润滑剂等)、神经阻滞技术、运动疗法和手法治疗等。(5)药物:便秘时可使用肠道活动促进剂、缓泻剂、解痉剂和肛门润滑剂(液状石蜡类)等。
-
肛门圈缩小术
手术名称:肛门圈缩小术别名:提尔施手术;俯卧位或截石位。3.左示指插入直肠,右示指继续钝性分离至盆底(男性在前列腺下缘,女性在子宫颈下缘)时,右示指从肛管左右两侧向后分离,各做一隧道(图1.8.5.4-4)。7.按同法将另一端涤纶网带,从后位切口,经左侧隧道,从前切口平整地引出,会合于前切口(图1.8.5.4-8)。
-
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别名:Teflon悬吊;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部分脱垂应与环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部分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
Teflon悬吊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别名:Teflon悬吊;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部分脱垂应与环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部分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
直肠前方悬吊固定术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别名:Teflon悬吊;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部分脱垂应与环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部分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
Ripstein手术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别名:Teflon悬吊;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部分脱垂应与环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部分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
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别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ICD编码:48.7601概述: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6cm,然后用腰麻穿刺针先在右侧正中垂直刺入皮肤、皮下、坐骨直肠间隙及肛提肌,到达骨盆直肠间隙。
-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别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ICD编码:48.7601概述: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6cm,然后用腰麻穿刺针先在右侧正中垂直刺入皮肤、皮下、坐骨直肠间隙及肛提肌,到达骨盆直肠间隙。
-
百息
百息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足大趾背侧正中线,趾端直上1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大便失禁、难产。一般灸3壮。
-
骶尾部畸胎瘤·湿热下注证
定义:骶尾部畸胎瘤·湿热下注证(sacrococcygealteratoma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diffusingdownward)是指湿热下注,以肛门胀痛,局部红肿,按之可有波动感,伴有恶寒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为常见症的骶尾部畸胎瘤证候。新生儿畸胎瘤中90%为良性。尾骨上常常有肿瘤细胞,必须把尾骨一并切除。
-
骶尾部畸胎瘤·肾气虚证
定义:骶尾部畸胎瘤·肾气虚证(sacrococcygealteratomawithkidneyqi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肾气虚,以肛门坠胀,腰骶酸软,乏力,毛发不荣,肿物溃后流液清稀,溃口凹陷不愈,舌质淡,舌苔薄,脉细弱为常见症的骶尾部畸胎瘤证候。新生儿畸胎瘤中90%为良性。尾骨上常常有肿瘤细胞,必须把尾骨一并切除。
-
阴道后壁膨出
疾病别名直肠膨出,直肠脱出,douglascele,rectocele疾病代码ICD:N81.8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阴道后壁膨出又称直肠膨出,定义为阴道壁后部的疝,疝内伴有直肠前壁。Haase和Skibsted(1988)研究了55例行压力性尿失禁或生殖道脱垂的性生活活跃的妇女,24%在术后对性生活感到满意,67%认为没改变,9%性生活不满意。
-
遗失
遗失大便失禁。《素问·咳论》:“大肠咳状,咳而遗失。”(按“失”、“矢”通用。“矢”同“屎”。)
-
直肠前壁折叠术
手术名称:直肠前壁折叠术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直肠悬吊及固定术ICD编码:48.7501概述:直肠前壁折叠术适用于大多数直肠全层脱垂病例。术中注意要点:1.切开分离后腹膜结缔组织时,应注意保护双侧输尿管,可用纱布条浆输尿管拉开,以免损伤。3.术后卧床休息2周,排便时可采用卧位。
-
外阴后部癌灶切除术
俟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完成后,病人则改变体位为背向截石位以充分地展开外阴部会阴后部。手术步骤:1.切除范围:除会阴前部外,尚需要切除大阴唇后部(下部)和前庭大腺。如为彻底切除癌灶,可将前1/4象限肛门括约肌和会阴体楔形切除。在盆底筋膜和肛提肌功能良好时,术后极少发生大便失禁。切开时肛诊确定肛门外括约肌位置。
-
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2.逼尿肌无反射,常见的症状是排尿困难,有时可发生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尿意等感觉显著减退或完全丧失。2.查体:除一般检查外,应注意有无会阴部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增强,腹壁及提睾反射等情况。电刺激治疗等。膀胱颈和近侧尿道平滑肌功能障碍者,可选用麻黄素,丙咪秦,新福林、心得安。
-
结肠J形贮袋吻合术
手术名称:结肠J形贮袋吻合术别名: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吻合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癌手术/经腹腔行直肠切除吻合术ICD编码:48.6304概述:低位前切除术虽可减低结肠造口带来身体及心理上的问题,但也常致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从不留意及不能控制气体失禁到明显的粪便失禁;③发生吻合口漏后易导致狭窄;
-
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吻合
手术名称:结肠J形贮袋吻合术别名: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吻合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癌手术/经腹腔行直肠切除吻合术ICD编码:48.6304概述:低位前切除术虽可减低结肠造口带来身体及心理上的问题,但也常致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从不留意及不能控制气体失禁到明显的粪便失禁;③发生吻合口漏后易导致狭窄;
-
内括约肌切断术
手术名称:内括约肌切断术别名: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3)有出血时,可用电灼止血,或用棉球蘸1∶1000肾上腺素液后压迫止血。3.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1)Goligher法:摸到括约肌间沟后,用眼科白内障刀刺入到内、外括约肌之间,由外向内将内括约肌切断,避免穿透肛管皮肤(图1.8.2.3.3-4)。③术中注意无菌操作。
-
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
手术名称:内括约肌切断术别名: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3)有出血时,可用电灼止血,或用棉球蘸1∶1000肾上腺素液后压迫止血。3.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1)Goligher法:摸到括约肌间沟后,用眼科白内障刀刺入到内、外括约肌之间,由外向内将内括约肌切断,避免穿透肛管皮肤(图1.8.2.3.3-4)。③术中注意无菌操作。
-
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手术名称:内括约肌切断术别名: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3)有出血时,可用电灼止血,或用棉球蘸1∶1000肾上腺素液后压迫止血。3.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1)Goligher法:摸到括约肌间沟后,用眼科白内障刀刺入到内、外括约肌之间,由外向内将内括约肌切断,避免穿透肛管皮肤(图1.8.2.3.3-4)。③术中注意无菌操作。
-
大便滑脱
大便滑脱为病证名。又称大便失禁。指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大便不能自控,不由自主地排出,甚至便出而不能自知的表现。
-
肛门失禁·脾虚不固证
定义:肛门失禁·脾虚不固证(analincontinencewithpatternofunconsolidationduetospleendeficiency)是指脾虚不固,以大便不能完全控制,伴有神疲乏力,纳呆,或有泄泻、脱肛,肛门指检肛管松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弱为常见症的肛门失禁证候。是指以直肠内粪便或气体不能自主控制而自行溢出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回气
概述:回气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置:位于骶骨尖端。功能主治:主治五痔便血、大便失禁等。刺灸法:一般艾炷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
肛门失禁·肾虚不固证
定义:肛门失禁·肾虚不固证(analincontinencewithpatternofunconsolidationduetokidneyqideficiency)是指肾虚不固,以大便不能控制,病程较长,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耳鸣,肛门指检肛管松弛,舌质淡,脉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肛门失禁证候。是指以直肠内粪便或气体不能自主控制而自行溢出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大肠咳
或用回风养脏汤等方。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咳嗽从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时行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从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嗽、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
-
阴道前壁膨出修复术
图7暴露膀胱两侧面图8分离膀胱宫颈结缔组织5.分离膀胱宫颈结缔组织于膀胱附着于宫颈的最低处,剪断该处结缔组织(图8),将膀胱向上推开(图9)。图9上推膀胱图10膀胱筋膜褥式缝合6.膀胱筋膜折叠缝合依膀胱膨出程度不同,在膀胱膨出部行膀胱表层筋膜的间断褥式缝合(图10)或多个荷包缝合(图11)。
-
朝真丸
处方:硫黄1两(研,飞),晋矾(熬令汁枯,研)1两,青盐1钱(研)。制法:上研匀,水浸炊饼为丸,如绿豆大,或用丹砂为衣亦得。功能主治:虚损泄泻,大便失禁。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用温酒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
救阳丸
处方: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干姜(炮)、赤石脂、龙骨、蜀椒(去目并开口者,炒出汗)、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天雄(炮裂,去皮脐)、硫黄(飞,研)、阳起石(煅,醋淬,研)各等分。功能主治:大便失禁,手足厥冷,面色青白。渐加丸数,盐汤亦得。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
复杂肛瘘切除术
复杂肛瘘切除术手术图解⑴注美蓝探查内口部位⑵切开浅层肛门括约肌以下的瘘管⑶切除瘘管⑷敞开切口图1肛门后侧马蹄铁形复杂瘘管切除术图2切除浅组肛门括约肌以下的瘘管后,在深层瘘管内穿线留作记号适应证1.非手术治疗3个月不愈合的低位肛瘘。麻醉鞍麻、骶管麻醉、肛缘局麻。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同简单肛瘘切除术。
-
臀大肌移植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
手术名称:臀大肌移植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别名:臀大肌外括约肌成形术;肛门失禁也可见于直肠肛门外伤的病例,但最多见于直肠肛门畸形术后,特别是高位肛门闭锁时,直肠发育不全,盲端位于肛提肌上方,又缺乏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的发育也发生若干变化。4.术后待切口愈合后,教会病儿训练臀大肌收缩,帮助控制排便。
-
臀大肌外括约肌成形术
手术名称:臀大肌移植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别名:臀大肌外括约肌成形术;肛门失禁也可见于直肠肛门外伤的病例,但最多见于直肠肛门畸形术后,特别是高位肛门闭锁时,直肠发育不全,盲端位于肛提肌上方,又缺乏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的发育也发生若干变化。4.术后待切口愈合后,教会病儿训练臀大肌收缩,帮助控制排便。
-
臀大肌移植、肛提肌修补术
肛门失禁也可见于直肠肛门外伤的病例,但最多见于直肠肛门畸形术后,特别是高位肛门闭锁时,直肠发育不全,盲端位于肛提肌上方,又缺乏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的发育也发生若干变化。术后处理:臀大肌移植、肛提肌修补术术后做如下处理:1.术后禁食或进流质饮食,必要时服用阿片酊(或复方樟脑酊),保持3d以后再排便。
-
会阴Ⅱ度裂伤修补术
会阴体位于尿生殖膈后缘的中点,为两侧会阴浅、深横肌的连接点,并融入球海绵体肌后端、肛提肌的内侧部(耻骨直肠肌)及肛门内、外括约肌的部分纤维,形成一个坚实的会阴体中心腱,是盆底结构的重要支柱(图11.2.1.2-0-3~会阴Ⅲ度裂伤:裂伤延及肛门括约肌,甚至直肠。2.局部感染严重。麻醉和体位:1.膀胱截石位。
-
会阴Ⅰ度裂伤修补术
会阴体位于尿生殖膈后缘的中点,为两侧会阴浅、深横肌的连接点,并融入球海绵体肌后端、肛提肌的内侧部(耻骨直肠肌)及肛门内、外括约肌的部分纤维,形成一个坚实的会阴体中心腱,是盆底结构的重要支柱(图11.2.1.2-0-3~会阴Ⅲ度裂伤:裂伤延及肛门括约肌,甚至直肠。2.局部感染严重。麻醉和体位:1.膀胱截石位。
-
提尔施氏手术
手术名称:肛门圈缩小术别名:提尔施手术;俯卧位或截石位。3.左示指插入直肠,右示指继续钝性分离至盆底(男性在前列腺下缘,女性在子宫颈下缘)时,右示指从肛管左右两侧向后分离,各做一隧道(图1.8.5.4-4)。7.按同法将另一端涤纶网带,从后位切口,经左侧隧道,从前切口平整地引出,会合于前切口(图1.8.5.4-8)。
-
thiersch手术
手术名称:肛门圈缩小术别名:提尔施手术;俯卧位或截石位。3.左示指插入直肠,右示指继续钝性分离至盆底(男性在前列腺下缘,女性在子宫颈下缘)时,右示指从肛管左右两侧向后分离,各做一隧道(图1.8.5.4-4)。7.按同法将另一端涤纶网带,从后位切口,经左侧隧道,从前切口平整地引出,会合于前切口(图1.8.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