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十二经脉歌
《十二经脉歌》为歌赋名。清·栗山痴叟撰。成书于同治七年(1868年)。见于《医学便览》第五卷。《医学便览》为丛书。内容为《伤寒读本》、《金匮读本》、《医学三字经》、《十二经脉歌》、《指南摘要》、《医学实在易》、《本草求真》。
-
伤寒读本
《伤寒读本》为《医学便览》系列丛书之一。清·栗山痴叟辑。刊于1868年。内容为《伤寒读本》、《金匮读本》、《医学三字经》、《十二经脉歌》、《指南摘要》、《医学实在易》、《本草求真》。
-
脉理求真
《脉理求真》脉学著作。清·黄宫绣撰。介绍诊脉部位,各种脉的形象、主病等内容;卷三有汪昂所撰十二经脉歌、奇经八脉歌,末附新增脉要简易便知,作者综合各家论述,参以个人心得,联系临床实际叙述脉理,并对脉法中某些重要的问题作了扼要的阐析。本书原附刊于《本草求真》之后,后出单行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医学便览
《医学便览》①医学丛书名。清·栗山痴叟辑。刊于1868年。内容为《伤寒读本》、《金匮读本》、《医学三字经》、《十二经脉歌》、《指南摘要》、《医学实在易》、《本草求真》。现存同治七年作者自刻本。清·刘福庆撰。未竟而卒,其子刘莹续成。主要纂辑历代医著方论等。
-
栗山痴叟
栗山痴叟为清代针灸家。名姓不详。《医学便览》中的《十二经脉歌》为他的作品。
-
四诊韵语
《四诊韵语》为脉学著作。1卷(即《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一)。清·何梦瑶撰。首为十二经脉歌,次为四诊心法撮要、辨阳证阴证要诀。书中对诊脉,望色,察面及五官、唇、齿,辨舌,闻声及问症等分别予以论析,并介绍八脉要诀、脉象、主病、脉症宜忌、胎产脉、死脉、小儿诸诊歌及奇经八脉图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