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脏
孤脏人体器官名。《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张志聪注:“四时之脉,止合四脏,而脾脏之脉各王四季月十八日,不得独主于时,故为孤脏。”肾主水,为阴脏,心、肝二脏为阳脏,一阴二阳,故称之。《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水,故不能冻栗。”
-
耳针法
)、病理(与病理相关的文献记载:《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证治准绳》:“肺所虚则少气,…耳薄不坚者肾脆。”耳与经络的关系:《内经》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显示:手足六阳六阴经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故《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可见耳与经络的关系在《内经》时期已奠定了基础。
-
太阴阳明论篇
《太阴阳明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本篇从生理、病理方面,对太阴、阳明两经的表里关系进行了讨论,故名。文中反复论述脾胃相互为用的关系,说明它是孤脏而灌溉四旁的道理。脾胃虽属表里关系,但因脾胃在阴阳、虚实、逆从、内外等各种条件上的不同,故发病时虽属同一诱因而其病变则不一样。
-
四傍
四傍指心、肝、肺、肾四脏。与五脏中的脾为中土相对而言,位居四方,配合四时,故称。《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
一水
一水人体器官名。①独一的水脏,指肾。《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②指目睛。《素问·解精微论》:“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肓。”
-
产后厥逆
产后厥逆为病证名。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凡产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注于四旁,故足冷而厥气上行。经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是也。宜用加参生化汤,连进二剂,则血旺,而神复厥自止矣。”
-
产后厥
产后厥为病证名。又名产后厥逆。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凡产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注于四旁,故足冷而厥气上行。经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是也。宜用加参生化汤,连进二剂,则血旺,而神复厥自止矣。”
-
脾主中土
脾主中土生理学术语。即脾属中央土,有化生万物的功能。因其运化水谷精微,滋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故称。《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张景岳注:“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本,故运行水谷,化津液以灌溉于肝心肺肾之四脏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