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中国中医药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华中医药学会说中国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由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总会下设办公室、学术部、继续教育部、国际交流部、科技合作部、期刊编辑部、科技发展中心和机关服务中心等8个部门。
-
许芝银
许芝银,1939年生,安徽来安人,本科学历,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主编的《临床方剂丛书·外科实用方》获华东地区科技图书一等奖。
-
针刺研究
《针刺研究》为针灸学术期刊名。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
-
胡亚美
胡亚美,女,中国工程院院士,1923年3月出生,籍贯:北京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从事学科:儿内科学术成就:1.在儿童白血病的诊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小儿ALL五年无病生存率达74.4%,属国际先进水平。2.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国家新闻出版一等奖。并多次荣获科技成果奖。
-
前苏联科学技术协会
前苏联科学技术协会是苏联最大的科学技术团体,成立于1925年。协会帮助科技人员巩固和发展他们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水平,并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苏联科学技术协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全苏科学技术协会理事会,下设各工作委员会和部门机构。科学技术协会的出版物是《科学与技术》杂志。
-
陈园桃
陈园桃,1956年生,江苏泰州人,本科学历,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泰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单位:泰州市中医院(邮码:225300)最擅长治疗的疾病:脑病、癫痫。
-
金亚明
金亚明,1959年生,江苏泰州人,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现任泰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泰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泰州市中医药学会肺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并参与省级科研课题3项。
-
胡翔龙
胡翔龙为经络研究专家。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第一任首席科学家。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7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英模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要著作有《金针之魂——经络的研究》《中医经络现代研究》等。
-
纪力强
姓名:纪力强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国内外兼职中国科普网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专家小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因生物多样性数据管理的工作在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谢兆丰
谢兆丰,1924年生,江苏姜堰人,大专学历,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医学会理事长、市科协副主席,江苏省劳动模范,扬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第六届人大代表,扬州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
王学东
王学东,1957年生,江苏省昆山市人,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副院长,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中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昆山市中医院(邮码:215300)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肺系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王学东出版多部著作,发表医学论文40篇。
-
世界针灸杂志
《世界针灸杂志》为针灸学术期刊名。该杂志创刊于1991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共同主办,是世界针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英文版,目前已发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该杂志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被收录入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针灸取穴纲要
《针灸取穴纲要》为书名。耿恩广编。2007年1月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精练的文字和近百幅彩色照片阐释了全身腧穴的取穴方法,同时书中还附有各经穴位骨度分寸歌、74个常用穴位的主治病症及作者本人的临床用穴体会。
-
云南医药卫生简史
《云南医药卫生简史》为书名,田敬国编,全书共分6章。着重论述云南从远古、古代、近代至现代医药卫生发展的历史、西医的传人和发展、预防医学简史和云南地方病流行的历史。并对云南多民族积累的丰富医疗经验、医学人物进行分析和历史的评价。为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医学史提供了较丰富的史料。1987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
丛桂草堂医案
《丛桂草堂医案》为医案著作。袁焯撰于1914年。袁氏辑录治疗验案62条。其中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案中对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等作了较详细的记录分析。有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排印本。现存初刻本、珍本医书集成本。
-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医学论文汇编。本书刊论文十一篇。介绍丁甘仁、王仲奇、朱南山、陈筱宝、张骧云、范文虎、费绳甫、恽铁樵、徐小圃及奚咏裳、夏应堂等各医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其中以审病论证、立方用药等方面的各家所长为重点。对读者颇有启发。1962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金妙文
金妙文,1937年生,浙江省黄岩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邮码:210029)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如心脑血管病、肝胆脾胃病、内分泌等疾病。研制科研用药21种,主编参编教材、著作14本,发表论文100余篇。
-
上海针灸杂志
《上海针灸杂志》为针灸学术期刊名。创刊于1982年。由上海针灸学会和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主办,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承办。该刊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上海市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31-1317/R,国际刊号ISSN1005-0957。
-
中国针灸穴位辞典
《中国针灸穴位辞典》为书名。王守东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该书共收编针灸穴位名、别名、异名、曾用名、分类名、针灸方等词目共计4120条。每一穴位词条介绍了该穴位的取穴方法、针灸方法、功效,主治等内容。每一针灸方词条介绍了该针灸方的组成、功效、主治等内容。
-
中国秘方验方精选
《中国秘方验方精选》为书名。曾德环等编著。2006年1月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秘方、验方236首,所治的病种多是奇难杂病。
-
程士德
程士德教授(1919—)男,汉族,江苏省南通市人。著名中医学家,《内经》学专家。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师带徒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内经》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内经》“时脏阴阳”理论。主持与指导的科研项目曾获市级科技成果奖。出版专著、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王锦刚
王锦刚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丰富的管理经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2003年在京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为针灸学术期刊名。该杂志为综合性针灸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中国针灸》编辑部编辑出版。为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11-2024,国际刊号ISSN0255-2930。
-
简易针灸学
《简易针灸学》为书名。上海市华东医院编,1958年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针法灸法、腧穴经络与疾病治疗等。
-
未刻本叶氏医案
《未刻本叶氏医案》为医案著作。不分卷。清·叶桂撰,门人周仲升抄集。有1963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之程门雪校本。
-
中医诊断学讲义
《中医诊断学讲义》诊断著作。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书分五章。第二章四诊概要;第三章论八纲,并附医案举例;第四章证候分类;第五章诊法运用。末附有关诊断的原文选录和歌诀选录。内容比较丰富。196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诊断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本书着重指出四诊和“八纲”在临证中的重要性,二者的密切关系及其具体运用的灵活性。195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伤寒真方歌括
《伤寒真方歌括》为伤寒著作。清·陈念祖撰。陈氏将《伤寒论》方分经辨证,以诗歌的形式予以阐释;并对《伤寒论》原文作了一些归纳整理,末附魏念庭《伤寒论》跋语。本书与陈氏《伤寒医诀串解》合刊,195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传信方
《传信方》为医方著作。见《唐书·艺文志》。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集释》,主要是从古方书辑佚而得,共45方。
-
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
《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为书名。高维滨著。2007年4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介绍了神经解剖,神经病检查法、定位诊断方法及神经病常用针灸、中药治疗规律及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神经病常见症状及120余种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法。
-
难经经释
概述:《难经经释》为医经著作。清·徐大椿撰于1727年。主要内容:徐氏注释《难经》以《内经》理论为本,阐发《难经》义理及其学术渊源,颇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提出“《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的观点未免失之偏激。现存版本:现存多种清刻本、1985年浙江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
药材资料汇编
《药材资料汇编》药材专著。上、下二集。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合编。本书收集西怀类、川汉类、南广类、山浙类、草药类、附录等全国各类中药材。本书总结了上海老药工的经验,归纳有关文献及外地资料,系统整理了五十余次座谈讨论的成果。对于掌握地道药材等知识颇有参考价值。
-
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外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外科学教研组等编著。总论部分介绍病历的编写、诊断、治法及诊疗技术操作等。各论部分包括一般外科病、肛门病、皮肤病、眼耳鼻喉口腔病、常见外科急症等五章。主要根据实际临床体验结合现代医学的检验方法,或其他诊治法,对其中各种病证作简要的叙述,内容切于实用。
-
金匮教学参考资料
《金匮教学参考资料》金匮著作。全书分22篇,每篇按因、症、脉、治等,将《金匮要略》原文重新编排使其条理化。为了便于讲解原文,故用提示、讨论以及附列参考资料等形式进行分析、综合和对比。选用历代医家注释亦较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编写体裁除每篇篇首有概说,末附结语外,论述各病均有小结。
-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将《内经·素问》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是颇有影响的语译注释本。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
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
《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为书名。上海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编注。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首先结合针灸穴位,将人体表面解剖做了概括性的介绍。本书系参照有关针灸文献用解剖学方法对常用的针灸经穴部位及针法、主法等加以整理考订而成。并附插图。1960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大众沟通
大众沟通也称大众传播,指一群人经由一定的大众传播工具(报纸、电台、电视、电影等)向社会大众传送信息的过程。大众沟通的传送者通常是较大的组织体,沟通的工具大都是最先进的科技结晶体,而收受人则是不知名的及不定量的大众。
-
大众传播
大众沟通也称大众传播,指一群人经由一定的大众传播工具(报纸、电台、电视、电影等)向社会大众传送信息的过程。大众沟通的传送者通常是较大的组织体,沟通的工具大都是最先进的科技结晶体,而收受人则是不知名的及不定量的大众。
-
李兰舫
李兰舫,1933年生,江苏省江都市人,大专学历,主任中医师。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撰写“乳糜尿治疗八法”、“清降汤治疗胆囊炎”等论文80余篇,发表于全国及各省级医刊,多次获全国及省市级优秀论文奖和江都市科技进步奖。
-
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
《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书名。石学敏主编。1998年5月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基础、临床、研究三方面,系统阐述了石学敏院士始创“醒脑开窍”针刺法之学术思想体系。
-
中医芒针治疗学
《中医芒针治疗学》为书名。杨兆刚主编。2002年2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介绍了芒针的适用范围、治疗原则、基本手法、临床应用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中编主要介绍了芒针用穴、穴位定位、临床选穴等内容,其中详尽介绍了一直鲜为人知的芒针创用穴、重用穴的解剖特点、功能主治、作用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