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蒲灰散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小腹急胀,尿道疼痛。摘录:《金匮要略》卷中《金匮》卷中:方名:蒲灰散组成:蒲灰7分,滑石3分。蒲灰治瘀血为君,滑石利窍为佐,皮水,用蒲黄消经络之滞,利小便为君;附注:本方方名,《张氏医通》引作 蒲黄散。主治:血泄不止,及舌衄,鼻血,重舌,木舌,并下部诸血。
-
腰以下肿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张仲景用防己茯苓汤、蒲灰散等方。吴谦主张用五苓散、猪苓汤等方。(见《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沈金鳌则主张用防己、昆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猪苓等药。(见《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或有主张用加味五皮饮者。参见水肿条。
-
皮水
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肾虚则水妄行,流溢于皮肤,故令身体面目悉肿,按之没指而无汗也。皮水的治疗:皮水治宜通阳、健脾、利水,用防己茯苓汤、蒲灰散等方。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