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伤
出《五十二病方》,为所论“诸伤”之一种。《周礼·天官》名金疡。若重者则伤口深而筋断、骨折,疼痛剧烈,出血不止,或因出血过多而面目苍白、头晕眼黑,脉芤微细,引致虚脱者。伤重者:应立即急救止血,或施清创缝合,若失血过多而休克者,宜速抢救,或输血补液,内服益气养血之剂。
-
正体类要
概述:《正体类要》为骨伤科专著。明·薛己撰。刊于1529年。主要内容:上卷首载正体主治大法凡19条,次载作者扑伤、坠跌、金伤及汤火伤等类共64种病证的医案。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现存版本:解放后有排印本。
-
金疡
《周礼·天官》分疡医为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者。见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肺经燥热证:金疳·肺经燥热证(metalganwithpatternofdryness-heatinlungchannel)是指肺经燥热,以自觉涩痛畏光,泪热眵结,白睛上泡样颗粒隆起,其周赤脉粗大,全身伴有口渴鼻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金疳证候。
-
白药
处方:黄柏1钱半,黄芩1钱半,当归1钱半,赤芍药1钱半,黄耆1钱半,牡丹皮1钱半,生地黄1钱半,木鳖子仁1钱半,黄连1钱半,地骨皮1钱半,桑白皮1钱半,甘草1钱半,白芷1钱,马蓼稍叶(生者)1钱(火煅过)。用法用量:凡刀斧一应金伤,量伤孔大小取1块填于伤孔中,以白纸护之,随手不疼,1日1换,5日生肉;
-
鼠璞散
《医林纂要》卷十:方名:鼠璞散组成:鼠璞(小鼠初生,未出毛者)、古圹石灰(研细,大黄炒,去黄用)。主治:金伤出血,受伤非殊绝者。制备方法:上合捣如泥,阴干,更研细。各家论述:方中鼠璞生长气血筋骨肌肉,石灰能止血去瘀。药贱而功大。
-
刃伤
刃伤为病名,出自《五十二病方》,即金创。指金属器刃损伤肢体所致的创伤。又名刃伤、金疮、金伤、金刃伤、金疡。重者伤筋、血流不止、疼痛难忍,并可因出血过多,引起面色苍白、头晕、眼黑、脉芤或细微等虚脱证名。伤重者,急救止血包扎,清创缝合,如系失血过多,应内服益气养血之剂,必要时应输血补液;
-
外科准绳
《疡医证治准绳》为书名。一名《疡科证治准绳》、《外科证治准绳》,简称《外科准绳》或《疡医准绳》。明·王肯堂撰。卷1总论痈疽病源、诊治大法、肿疡等;卷2为溃疡、久漏及痈疽所兼诸证;卷5为外科及皮肤科杂病证治,如诸肿、时毒、流注、杨梅疮、丹毒、乌白癞、疥、癣、瘿瘤等;卷6损伤门,为正骨、金伤等病证治。
-
外科证治准绳
《外科证治准绳》即《疡医证治准绳》。一名《疡科证治准绳》、《外科证治准绳》,简称《外科准绳》或《疡医准绳》。明·王肯堂撰。卷1总论痈疽病源、诊治大法、肿疡等;卷5为外科及皮肤科杂病证治,如诸肿、时毒、流注、杨梅疮、丹毒、乌白癞、疥、癣、瘿瘤等;卷6损伤门,为正骨、金伤等病证治。
-
疡医证治准绳
《疡医证治准绳》外科著作。一名《疡科证治准绳》、《外科证治准绳》、《证治准绳·外科》,简称《外科准绳》或《疡医准绳》。明·王肯堂撰。卷二为溃疡、久漏及痈疽所兼诸证;卷五为外科及皮肤科杂病证治、如诸肿、时毒、流注、杨梅疮、丹毒、包白癞、疥、癣、瘿瘤等;卷六损伤门,为正骨、金伤等病证治。
-
声碎
声碎病证名。系指声音嘶哑的病证。肺主气,声由气而发,若肾阴虚亏而虚火灼肺金,则肺脏气阴亏损而声碎。《红炉点雪》卷二:“若夫水亏火炎,金伤声碎者。治宜清金润肺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参见喑、金破不鸣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