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
庚①天干的第七位。常用以纪年、纪日。②通“更”。见“庚苍”。
-
刚干
刚干为运气术语。十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阳干气刚,故名。刚干即十天干中的奇数部分,分别为甲、丙、戊、庚、壬。又名阳干。出《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
十干
十干是十天干的简称。商代便已用十天干记天日,其顺序,取义于种子的萌芽、生长、发育、繁殖以至衰老、死亡、新生的全过程。《汉书·律历志》解释:“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丙于丙,大盛于丁,丰懋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妊于壬,陈揆于癸。”在运气学说中,十干主要用以代表五行、五运。
-
五门得合
“五门得合”见《针灸大成》标幽赋注:“五门者,天干配合,分于五也。参见五门:五门为灵龟八法开穴的数字计算。即天干的变化,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丁壬化木、戊癸化火、丙辛化水的五种变化。或以井荥俞经合五输穴为五门。出《标幽赋》。
-
十天干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简称十干。商代便用以记天日,其顺序,取义于种子的萌芽、生长、发育、繁殖以至衰老、死亡、新生的全过程。在运气学说中,主要用以代表五行、五运。
-
七传
七传指古人以五行相克推演疾病的七种传变。根据十天干,隔七位相传,每一天干所属的五行,到第七个天干的五行必是相克的。仿此推算则乙木为辛金所克,丙火为壬水所克,丁火为癸水所克,戊土为甲木所克,己土为乙木所克等。《难经·五十三难》:“经言七传者死,间脏者生,何谓也?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
-
1-庚稀
1-庚稀(属同类物质的还有:2-庚稀;3-庚稀),中闪点液体,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心房混合物。熔点:-119℃沸点:93.6(101.3PKa)饱和蒸汽压:7.52kPa(25℃)相对密度:[水=1]:0.70[空气=1]:3.39外观性状:无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醇,乙醚,丙酮。
-
岁运太过
岁运太过为运气术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年干为甲、丙、戊、庚、壬等阳干之年,为五运阳年,若该年岁运未受司天之气所克制,则为太过之年。岁运太过,气候上表现为主运之气过旺、有余,而一般的致病规律是与该运相应的脏气太过,而其所制胜的脏气则受克,因而出现相关的病变。
-
国家肝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肝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负责人郑树森。
-
阳干
阳干是指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干。阳干至运气有余,为太过。
-
庚苍
庚苍变为苍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张景岳注:“庚,更也;苍,木化也。”
-
二干
二干为运气术语。见《素问遗篇·刺法论》。刚干与柔干的合称。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阳干气刚,阴干气柔,故名。
-
运气太过
运气太过即运气盛而有余。凡阳干之年,如甲、丙、戊、庚、壬年分,均属运气太过,太过为本运气胜,则本气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