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泪
冷泪的病因病机:冷泪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招引外风所致。如椒疮及鼻部疾病引起泪道不畅等,亦可造成。证候分析: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泪窍虚损,感受风邪,故迎风泪出。四物汤乃养血主方,防风、白芷、羌活能祛风止泪。症状:患眼不红不痛,流泪频频,泪水清冷稀薄,兼面色少华,神疲体倦,健忘怔忡,舌淡苔薄。
-
原发性泪液分泌过多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概述:泪液分泌过多是泪腺功能亢进的结果,但它所造成的流泪和泪溢的含义是不同的。少数患者可并发结膜炎、睑缘炎以及下睑湿疹。(6)症状性流泪: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脊髓痨时结膜充血流泪(可能是面神经核上病变或三叉神经受刺激之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早期流泪也属于这类性质。
-
紫外线眼损伤
疾病别名电光性眼炎,雪盲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紫外线眼炎也叫作“电光性眼炎”或“雪盲”。必须注意眼睛的保护,可掩盖包扎双眼,以免感觉不敏进入异物后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眼部损伤。紫外线对组织有化学作用,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角膜上皮坏死脱落。疾病病因近紫外(UV-β)辐射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有明显关系。
-
泪
泪(tear)为五液之一,即眼泪。泪是泪泉分泌的透明水样液体。具有清洁和润泽眼珠作用。属人体正常的生理性液体。若无有悲伤而见流泪者,多属病态,常与肝经有关。如迎风流泪等。《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肝为泪”,肝开窍于目,凡病态之泪出,多与肝有关。治宜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
畏光
常见于白睛、黑睛及某些胞睑、瞳神疾患。畏光的病因病机:畏光多因风热上攻或阴虚血亏所致。畏光的症状:患眼畏视光明,遇光则涩痛难睁。畏光的辨证分型:畏光(羞明)而伴赤肿痒痛流泪者,常由风热或肝火引起;如《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由亡血过多,及久痛伤血,或年老血少,必羞明酸痛,不能视物也。”
-
泪腺脱垂
泪腺脱垂较罕见,常为双侧,多发病25岁以前的女性,常与睑皮肤松驰症并存,但睑皮肤松驰出现泪腺脱垂日久之后。病因不明,偶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不痛,神经性流泪。3.上睑外侧可扪及杏仁大硬结,活动可重定于泪腺窝内,但常又突出如故;用药原则术后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辅助检查1.以“A”项为主;
-
目浸
目浸为症状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热病》。参见流泪证:流泪证指非因情志因素而时时流泪的证候。可分冷泪和热泪。冷泪包括风冷刺激所致之迎风流泪和泪液排泄受阻所致之无时泪溢。热泪常见于热证眼病及异物入目等。
-
湿翳
湿翳的辨证分型:热重于湿证:湿翳·热重于湿证(wetnebulawithpatternofheatpredominatingoverdampness)是指热重于湿,以患眼碜涩不适,疼痛畏光,流泪黏稠,白睛混赤,黑睛生翳,表面隆起,状如豆腐渣,外观干而粗糙,或见黄液上冲,常伴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常见症的湿翳证候。
-
无上光明丹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组成:鹰爪黄连1两5钱(毛多者为上,连毛洗去泥土净,先用铁杵杵碎,借铁气令细毛入水不浮上,磨,并粗渣俱为细末,取净末)1两,玄明粉(上白净者)1两6钱(若倒毛流泪烂皮,火赤风眼,外加5钱),苏薄荷(金钱者佳)春分至秋分用4分,秋分至春分用6分。用药禁忌:洗药时,最忌酒与豆腐;
-
冲风泣下
概述:冲风泣下为病证名。即迎风流泪。病因病机:多由肝肾不足或肝经郁热所致。症状:症见遇风则冷泪频流。治疗:治宜补益肝肾,可选用左归丸或菊睛丸酌加川芎、白芷、蕤仁、五味子等。迎风热泪: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不论何时何风,见之则流热泪频频,原由肝胆肾水津液不足,窍虚不密,而风邪引出其泪也。”
-
泪小管断裂
泪器损伤常与眼睑外伤有关。泪小管损伤通常是眼部钝挫伤所致,但也可由锐器切割伤所引起。2.泪小管断裂常伴有颜面部及眼睑损伤;4.伴有内眦韧带断裂时泪点有移位现象;5.泪道检查:泪小管离断。3.预防感染。3.严重眼部挫伤病例,应注意有无眼球破裂,检查包括“A”、“B”或“C”。疗效评价1.治愈:伤口愈合,无溢泪。
-
滋阴平肝汤
《眼科临症笔记》:方名:滋阴平肝汤组成:大熟地8钱,生地4钱,寸冬3钱,知母3钱,木贼3钱,蒺藜3钱(炒),石决明5钱,栀子3钱,黄芩3钱,云芩3钱,胆草3钱,羚羊角5分,甘草1钱,车前子3钱(炒,外包)。乃肾水不足,肝木失养,虚火时常上冲,以致头疼流泪风 生翳,初起白膜如米,久则渐大,黑珠尚露。
-
大全宝光散
概述:大全宝光散为方剂名,出自《瑞竹堂经验方》卷三。黄连250克(去须)当归60克蕤仁48克(去皮、油)生白矾66克甘草61克杏仁72克(去皮、尖)龙胆草122克干姜61克赤芍药100克制法:上药为粗末。上药切成秫米大。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煎数沸去渣,乘热洗眼。功能主治:主治远年近日风弦烂眼,目赤生翳,流泪作痛。
-
调脾清毒饮
处方:天花粉、连翘、荆芥穗、甘草、黍粘子、桔梗、白茯苓、白术、苏薄荷、防风、广陈皮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两目睑浮肿如球,微有湿热,重则流泪,赤肿。用法用量:白水2钟,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
煅硼砂
处方:煅硼砂(月石)适量制法:研为极细粉末,装瓶备用。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治疗1次后,半小时内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者46例,好转及无效者各2例。用药后,可有流泪,稍有刺痛感,但对眼睛无影响和损害,用药后1~点后,闭眼,双手叉腰,两足分开站立,作前后左右腰部运动。
-
枫膏
处方:枫叶。功能主治:烂弦赤肿流泪。用法用量:取以点眼。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东医宝鉴 外形篇》卷一:方名:枫膏组成:枫叶。制备方法:多取浓煎汁,去滓,熬成膏。
-
化针散
《眼科临症笔记》:化针散:处方:青盐3钱,硼砂2钱,铜绿2钱,白矾2钱,乌梅3个,川椒7个,杏仁7个,花针7个。功能主治:垂帘障症。从风轮上边生出白膜一块,下侵瞳神,大小眦略赤,不酸疼流泪,只觉昏涩羞明。用法用量:共为1处,水半碗,泡7日即洗,1日1次。临床应用:垂帘障:南乐县李某某,女,五十岁。素日常见头晕,视物昏花,起初自为年老昏花,不为病。日后越来越盛,视物如隔罗,才知是病。一九五八年来院就诊。按其脉,厥阴沉细,惟太阴洪大。知是肝血不足,而肺气有余之所致。先将上星、强间、攒竹轮流刺之;内服活血除风汤,二月余始轻。以后目有赤丝不退,再用化针散常常洗之,年余始愈。摘录:《眼科临症笔记》《华氏
-
活血止疼汤
处方:当归4钱,赤芍3钱,生地3钱,寸冬3钱,知母3钱,黄柏3钱,软蒺藜3钱,香附3钱,红花2钱,夏枯草3钱,黄连2钱,甘草1钱,田三七5分。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两眼大小眦发生赤丝,侵至风 ,睑内生红泡如米,常觉隐涩羞明,见光流泪。先略刺攒竹,瞳子髎,再服活血止疼汤,外点黄连青,月余而始愈。
-
解毒清肝汤
处方:银花15g,柴胡6g,归尾6g,酒黄芩9g,秦皮3g,赤芍9g,车前子9g,防风1.5g。主凝脂翳初起,风热偏盛,胞睑微浮,白睛赤脉纵横,羞明流泪,结眵粘稠,风 出现肥厚星点,或凝脂成片。
-
苍术黄连汤
处方:苍术(童便炒)、黄连(酒炒)、防风、升麻各等分,甘草(生)减半。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后两目不开,两胞高肿而不流泪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蜜水调下。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
梦花根
《*辞典》:梦花根: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M nɡHuāGēn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结香的根。功能主治:治梦遗,早泄,白浊,虚淋,血崩,白带。①《分类草药性》:治梦遗,红白崩带,杨梅疮,白浊,虚淋。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遗精,早泄,阳萎,风湿麻木,补肾亏。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肾虚眼雾,见风流泪。
-
止泪散
《准绳 类方》卷七:组成:炉甘石1钱,海螵蛸3分,片脑5厘。主治:风眼流泪不止。用法用量:点眼大眦头。泪自收。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止泪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组成:菊花9g,酒黄芩9g,决明子6g,细辛1.5g,车前子9g,薏苡仁9g。主治:肝胆火盛,流泪粘浊,泪有热感者。加减:若兼风邪,可加桑叶9g,疏散风热。各家论述:方中菊花、酒黄芩、决明子清泻肝胆而明目,决明子且有止泪之功;细辛通泪窍,使泪道畅通;车前子、薏苡仁清热利湿,导湿热下行。
-
生枸杞子酒
《外台》卷十六引《延年秘录》:别名:枸杞酒、枸杞子酒组成:枸杞子2升。功效:补虚,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主治:肝虚当风流泪。用法用量:以上清酒2升搦碎,更添酒浸7日,漉去滓,任情饮之。附注:枸杞酒(《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大清经》)、枸杞子酒(《附广肘后方》卷四)。
-
清肺养肝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清肺养肝汤组成:银花9g,酒黄芩9g,赤芍9g,当归9g,酒生地12g,车前子9g,茺蔚子3g。功效:清肺,养肝,起陷。主治:花翳低陷。肺盛肝虚,肺火克肝,白睛红赤,羞明流泪,结眵青睛,边缘有低陷者。
-
清热化毒汤
《眼科临症笔记》:方名:清热化毒汤组成:大生地6钱,连翘3钱,栀子3钱,寸冬3钱,大贝3钱,石膏1两,银花8钱,知母4钱,胆草3钱,石决明8钱,公英8钱,甘草1钱。主治:黄膜上冲症(前房积脓)。 ^^下边生黄膜1块,大如麦粒,形如月牙儿,酸涩疼痛,怕日流泪。用法用量:水煎服。
-
清热退翳汤
《金鉴》五十二:方名:清热退翳汤组成:栀子(微炒)、胡黄连、木贼草、赤芍、生地、羚羊角、龙胆草、银柴胡、蝉蜕、甘草(生)、菊花、蒺藜。主治:眼疳。疳热上攻于眼,痒涩赤烂,眼胞肿疼,白睛生翳,流泪羞明,目不能睁。用法用量:引用灯心,水煎服。
-
缩泉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缩泉汤组成:熟地12g,枸杞子12g,山萸肉9g,酒白芍9g,五味子3g,巴戟天9g,细辛1.5g,车前子9g。功效:补肝肾,固泪泉,助肾阳,温寒水。肾阳不足,流泪清冷。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兼风邪,加防风3g。巴戟天、枸杞子温补肾阳,以化寒水;细辛通泪窍,以疏泪液环流之道;
-
多噻烷
概述:多噻烷为油状物质,其草酸盐为白色带异味粉末状结晶。微溶于水、氯仿等有机溶剂,属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多噻烷中毒:多噻烷吸收快,体内分布以肾脏最高,依次为空肠、肝、脾、心、脑等组织。排泄快,可引起眼睑和球结膜水肿、流泪、畏光等症状。有强烈胃毒、触杀、内吸传导作用。属中等毒性农药。
-
目碜涩
目碜涩为症状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本症指目有沙涩感。参见目沙涩:目沙涩为症状名。见《银海精微》。又名碜涩。多由风热、肝火、阴虚火旺或异物入目所致。症见眼内沙涩外,多伴有羞明流泪,红赤痒痛等。常见于外障眼病。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施治,分别选用祛风清热、平肝泻火、养阴清热等法。
-
目瘾涩
目瘾涩为症状名。见《原机启微》。瘾,瘾疹。目瘾涩指目中似有瘾疹颗粒样碜涩不适。即目沙涩。见《银海精微》。多由风热、肝火、阴虚火旺或异物入目所致。症见眼内沙涩外,多伴有羞明流泪,红赤痒痛等。常见于外障眼病。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施治,分别选用祛风清热、平肝泻火、养阴清热等法。
-
暴露赤眼生翳·肝经风热证
定义:暴露赤眼生翳·肝经风热证(nebuladuetoexposedcorneawithpatternofwind-heatinliverchannel)是指肝经风热,以患眼碜涩疼痛,畏光流泪,白睛混赤,黑睛生翳溃陷,可兼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暴露赤眼生翳证候。《银海精微》:“(黑睛)暴露者痛而生翳。”暴露赤眼生翳相当于西医的暴露性角膜炎。
-
风轮赤豆·肝经实热证
定义:风 赤豆·肝经实热证(wind-wheelredbeanwithpatternofexcessiveheatinliverchannel)是指肝经实热,以猝起赤脉缠布,抱 红赤,畏光,流泪,沙涩疼痛,兼见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风 赤豆证候。是指以黑睛生翳呈颗粒样突起,赤脉自白睛深入黑睛,色红如赤豆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
惊震内障·毒邪侵袭证
定义:惊震内障·毒邪侵袭证(traumaticcataractwithtoxininvasionpattern)是指毒邪侵袭,以目珠疼痛难忍,羞明流泪,视力骤降,眼睑红赤肿胀,白睛混赤,黑睛生翳如凝脂,或黄液上冲,晶状体混浊或破碎,全身可兼见口苦口干,小便黄,大便结,舌红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惊震内障证候。
-
真睛破损·风邪外袭证
定义:真睛破损·风邪外袭证(rupturedwoundofeyeballwithpatternofexternalassaultbywind)是指风邪乘袭,以伤眼疼痛,眼睑难睁,畏光流泪,视力骤降,白睛、黑睛破损,或眼珠内容物脱出,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弦数为常见症的物损真睛证候。详见真睛破损条。
-
儿童退热片
药品说明书:成分: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120毫克,扑尔敏0.5毫克。适应症:本品属儿童应用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头痛、周身痛、咽喉痛以及流鼻涕、流泪等症状,亦用于牙痛、关节痛等轻中度疼痛。注意事项:不得连续使用5日以上。
-
眼胞菌毒
眼胞菌毒病名。系指睑缘长出小泡如菌状,不痛不痒,眼翻流泪,视物不清的一种疾病。治宜清脾泻热,方用凉膈清脾饮,也可用清凉圆煎水外洗。经久不愈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
淋球菌性结膜炎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淋球菌性结膜炎:成人主要是通过生殖器-眼接触传播而感染,新生儿主要是出生时由患有淋球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感染。分泌物由病初的浆液性很快转变为脓性,脓液量多,不断从睑裂流出,因此又称“脓漏眼”。②成人:潜伏期为10h至2-3d不等,症状与新生儿相似,但相对较轻。
-
鼻通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itongWan标准编号:WS3-B-0163-89处方:苍耳子(炒)187.5g辛荑62.5g白芷125g鹅不食草62.5g薄荷187.5g黄芩187.5甘草62.5g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功能与主治:清风热,通鼻窍。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鼻塞流涕头痛流泪,慢性鼻炎。
-
八宝退云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处方白甘石12两,黄甘石6两,梅片4两,硼砂5钱,熊胆2钱,青黛8分,麝香5分,黄连面6钱,石蟹5钱。用法用量将药蘸水点入大眼角。注意忌刺激性食物。《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处方苏珍珠5粒,西牛黄1分,麝香1分,硇砂1分,真熊胆1分,朱砂2分,广辛红8分,梅花片4钱,炉甘石1两。
-
葆膈散
处方:连翘1钱2分,黄芩1钱2分,山栀1钱2分,薄荷1钱2分,大黄3钱,甘草5分,芒消2钱。功能主治:一切郁火。如咽喉痛,加桔梗、荆芥;酒毒,加黄连、干葛、淡竹叶;咳而呕,加半夏;小便淋沥,加滑石、茯苓;风眩,加防风、川芎、石膏;咳嗽,加桑皮、杏仁、桔梗、款冬花;目生翳障,流泪,加菊花、木贼、生地。
-
风中泣下
风中泣下病证名。《儒门事亲》卷四:“风冲泣下者,俗呼风冷泪是也。”指眼遇风流泪,且泪下无热感。本病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所致。治宜补益肝肾,方用菊睛丸加减。参见迎风冷泪条。
-
风冷泪
风冷泪为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卷四。为风冲泣下之俗称。《儒门事亲》卷四:“风冲泣下者,俗呼风冷泪是也。”指眼遇风流泪,且泪下无热感。
-
飞丝入目证
飞丝入目证为病证名,出自《证治准绳·杂病》。指尘沙、谷壳、麦芒、飞虫、游丝或金属、玻璃、竹木之细碎屑等异物飞溅、碰撞入眼。按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引起证名有轻重之别,常有沙涩刺痛,羞明流泪,白睛红赤,黑睛损伤,甚者异物可弹射入眼珠内。深陷牢固者,应及时无菌手术取出,术后酌情配合药物治疗。
-
Fuchs内皮营养不良
主要由于内皮功能自发性代偿失调,或角膜外伤、不适当的角膜放射状切开,白内障、青光眼等内眼手术后所造成的角膜内皮损伤、功能失调所致。开始表现为角膜滴状变性,最后导致角膜基质层及上皮层水肿、混浊。组织学检查,可发现后弹力层变肥厚,内皮细胞变薄,并伴有色素沉着。晚期需行角膜移植术。
-
熊
熊释名气味脂(熊白):甘、微寒、无毒。用熊脂、蔓荆子末,等分和匀,调醋泖搽。胆:1、赤目障翳。用熊胆少许化开,加冰片一、二片,点眼,有奇效。如发痒或流泪,可加极少量的生姜粉。2、多年痔疮。3、蛔虫病(引起心痛)。用熊胆如大豆大一块,和水服下,极效。4、小儿惊抽筋。用熊胆如两豆大一块,加竹沥化匀服下。
-
乌贼鱼
乌贼鱼释名墨鱼、缆鱼,干者名鲞。骨名海螵蛸。骨:1、赤白目翳(伤寒之后热毒攻眼所致)。用乌贼骨一两,去皮,研为末,加龙脑少许点眼。每次取一饼,夹入切开的二现金猪肝中,扎定,加淘米水半确定煮熟吃下3、疳眼流泪。4、耳底出脓。6、疔疮恶肿。用乌贼骨、生地黄赤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我,柏叶、四前汤送下。
-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剂
药品说明书:别名:卡替洛尔美开朗外文名:Carteolol,Mikelan药理作用及用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无膜稳定作用,有内在拟交感活性。对眼的不良反应有一过性眼烧灼感、刺激感、流泪、结膜充血、水肿、视力模糊、畏光、睑结膜炎等。注意事项:对支气管哮喘、心搏徐缓、Ⅱ°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等患者禁用。
-
碘三甲糠胺
药品说明书:别名:青光安药理作用:类似毛果芸香碱的拟胆碱药,使瞳孔缩小,眼压降低。对各类型青光眼均有效,作用快。适应症: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患者。注意事项:长期应用,偶见双眼结膜炎样充血水肿、流泪、泪道阻塞,也可出现远视力下降。规格:滴眼剂:2.5%;
-
碘化三甲基糠胺
药品说明书:别名:青光安药理作用:类似毛果芸香碱的拟胆碱药,使瞳孔缩小,眼压降低。对各类型青光眼均有效,作用快。适应症: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患者。注意事项:长期应用,偶见双眼结膜炎样充血水肿、流泪、泪道阻塞,也可出现远视力下降。规格:滴眼剂: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