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根汤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茅根汤:处方:茅根(洗剉)、山栀仁、茵陈蒿、地骨皮、甘草(炙),各半两。《普济方》卷二一五:方名:茅根汤组成:白茅根3两,黄芩1两半,秦艽3两,茵陈蒿3两,犀角(镑)3两,朴消(研)3两,赤芍药3两,麦门冬(去心,生用)1两半。用法用量:以水3盏,煎至1盏半,去滓,食后分2次温服。
-
鸡胵茅根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鸡胵茅根汤:处方:生鸡内金(去净瓦石糟粕,轧细)15克生于术(分量用时斟酌)鲜茅根60克(锉细)功能主治:治水臌,气臌。先用300毫升,加生姜5片,煎鸡内金末,至75毫升时,再添茅根汤150毫升,七八沸后,澄取清汤服之。又数日,胀见消,大便仍勤,可减鸡内金1钱,加于术1钱。
-
茅花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茅花汤:处方:茅花一大把功能主治:治伤寒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功能主治:鼻出血不止。附注:茅根汤(《伤寒大白》卷二)、茅花散(《不居集》上集卷十四)。《种痘新书》卷十一:方名:茅花汤组成:茅花、归尾、丹皮、生地、甘草、玄参、百草霜。主治:衄血。
-
枇杷叶饮子
别名:枇杷茅根汤、枇杷茅根煎处方:枇杷叶(拭去毛)半升,茅根半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啘。用法用量:枇杷茅根汤(《伤寒总病论》卷五)、枇杷茅根煎(《松峰说疫》卷二)。摘录:《外台》卷四引《古今录验》
-
白茅根汤
《圣惠》卷三十八:白茅根汤:处方:白茅根1握,麦门冬1两(去心),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半两,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生姜半两,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功能主治:乳石发动,虚热,痰饮呕逆,不可饮食。功能主治:热淋,小便赤涩不通。主治:产后小便数淋。加减:血淋,加淮牛膝。
-
茅根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茅根散:处方:白茅根90克(锉)赤芍药30克滑石60克木通60克(锉)子芩45克葵子60克乱发灰45克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制法:上锉散。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证因方论集要》卷二:方名:茅根散组成:人参、茯神、生地、茅根、车前子、发灰。
-
加味举轻古拜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茅根汤送下。黑荆芥疏风理血,生地壮水凉血,黄芩清热止血,白芍敛阴和血,当归养血益营,丹皮平相火凉血,枳壳泻滞气以降下,茜草化滞血以止衄,生草泻火以缓其中,茅根以凉之,俾风热外解,则经气清和,而营血自固,鼻衄无不止,身热无不解,何天癸不渐调哉。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
产后淋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淋的病因病机:多因产后阴血骤亏,虚热内生,或产后邪热客于胞中,致使热迫膀胱。产后淋的症状:症见小便频数,涩痛不已。产后淋的治疗: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茅根汤(白茅根、瞿麦、茯苓、冬葵子、桃胶、人参、滑石、甘草、紫贝、鱼首石),或用瞿麦、黄芩、冬葵子、通草、大枣。
-
卒淋
卒淋病名。卒然出现少腹急痛,小便淋涩疼痛的病证。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圣济总录·诸淋门》:“下焦有热,传入膀胱,其候卒然少腹急痛,小便淋数涩痛,故谓之卒淋。”治宜清热通淋,用木通散、茅根汤等。参见淋、热淋条。见于急性涩尿道感染及结石等疾患。
-
葛根丸
《千金翼》卷十九:葛根丸:处方:葛根3两,栝楼3两,铅丹2两,附子1两(去皮)。功能主治:消渴,日饮1石水者。摘录:《千金翼》卷十九《圣济总录》卷七十一:方名:葛根丸组成:葛根(锉)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薏苡根(锉)1分,芦根(锉)1分,糯米2合。主治:脾积痞气,烦渴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