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窍阴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足:足部;
-
足窍阴
伸足取穴。仰卧或垂足,在足第4趾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处取穴;足窍阴穴主治头、五官、胸胁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于、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肘不得举、痈疽等。治疗急性结膜炎: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足窍阴,消毒后用三棱针或圆利针在穴上速刺0.1~
-
头窍阴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
-
首窍阴
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首窍阴穴主治病证: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
枕骨
2.经穴别名。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
-
十二经标本
马莳注:“手太阴肺经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渊穴,标在腋内动脉,即中府穴。”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标在背俞,即心俞穴。该经本在肘骨中,当曲池等穴处;标在颜下合钳上,约当人迎等穴处。其标部在腋下3寸,约当天池穴部位。即该经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约当内关穴处;行间上五寸所,指中封穴,标在肝俞。
-
足少阳标本
足少阳标本为十二经标本之一。足少阳胆经的本部,在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之间;《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窗笼之前,约当听宫、听会之间。十二经标本对阐述经脉生理、病理及其分布特点有一定意义,掌握十二经的标部和本部及其穴位所在,就可作为辨别虚实进行补泻的依据。
-
根穴
根穴指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的井穴。见下表:六经根结表足六经根(下肢)结根(上肢)手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至阴厉兑窍阴涌泉大敦隐白命门(目)┓颡大(面)┃窗笼(耳)┣头廉泉(喉)┛玉英、膻中—胸太仓(胃)—腹少泽商阳关冲少冲中冲少商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根溜注入为穴位分类法之一。
-
阳进阴退
阳进阴退为子午流注用语。是指:天干为阳主进,地支为阴主退而言,它是推算次日的干支开取井穴时辰的方法。如甲日甲戌时开取胆井穴窍阴,要推算乙日开井穴的时间,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则天干从甲进一为乙,地支从戌退一为酉,则知次日(乙日)开井穴大敦应在“乙酉”时,余皆类推。
-
经生经
经生经为子午流注用语。因为甲属胆木,木生火,小肠属火。每天开井穴之后,欲知以后各时辰的所开之穴,即可按穴生穴的原则推算。如甲日戌时开窍阴,窍阴在胆经五输穴中属井金,下一个开穴应该是小肠经的荥(水)穴前谷,因为金能生水之故。再下一个开穴应是胃经的俞(木)穴陷谷,因为水能生木。
-
根溜注入
根溜注入为穴位分类法之一。根即井穴;溜(又作流)指原穴;注指五输穴中的经穴;入分上入和下入,上入指合入于颈部的穴位,下入指络穴。《黄帝内经灵枢·根结》首列手足阳经的根、溜、注、入。
-
足厥阴标本
足厥阴标本为十二经标本之一。足厥阴肝经的本部,在行间穴上5寸许的中封穴部;其标部在其背俞(肝俞穴)。《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十二经标本对阐述经脉生理、病理及其分布特点有一定意义,掌握十二经的标部和本部及其穴位所在,就可作为辨别虚实进行补泻的依据。
-
手厥阴标本
手厥阴标本为十二经标本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手厥阴心包经的本部,在掌内上腕2寸,两筋之间的内关穴;其标部在腋下3寸,约当天池穴部位。十二经标本对阐述经脉生理、病理及其分布特点有一定意义,掌握十二经的标部和本部及其穴位所在,就可作为辨别虚实进行补泻的依据。
-
根、溜、注、入
《灵枢·根结》:“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足三里),入于人迎、丰隆也;所云根在井穴,溜在原穴,注在经穴或合穴,入在颈部和络穴。
-
足太阳标本
足太阳标本为十二经标本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足太阳膀胱经的本部,在足跟外侧以上5寸中,约当跗阳穴部;其标部在左右两络命门,约为睛明穴部。即手、足六经各有标部和本部,大体上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本标与根结相仿,但其范围较根结广。
-
返本还原
返本还原是指子午流注纳干法开输穴的同时,必须同开原穴,其中本是指本日的值日经,原指值日经的原穴,因为“原”穴是十二经出入的门户,故逢输必开原穴。阴经无原,以输代之。如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丙子时取小肠经荥穴前谷,戊寅时取胃经输穴陷谷,同时取胆经原穴丘墟。
-
足太阴标本
足太阴标本为十二经标本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足太阴脾经的本部,在中封穴前上方4寸之中,约为三阴交穴;其标部在背俞和舌根部,约为脾俞、廉泉穴部。即手、足六经各有标部和本部,大体上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本标与根结相仿,但其范围较根结广。
-
足阳明标本
足阳明标本为十二经标本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足阳明胃经本部,在大趾侧次趾端的厉兑穴;其标部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部。本标与根结相仿,但其范围较根结广。十二经标本对阐述经脉生理、病理及其分布特点有一定意义,掌握十二经的标部和本部及其穴位所在,就可作为辨别虚实进行补泻的依据。
-
三结
三结即根结之结。出《标幽赋》。见下表:六经根结表足六经根(下肢)结根(上肢)手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至阴厉兑窍阴涌泉大敦隐白命门(目)┓颡大(面)┃窗笼(耳)┣头廉泉(喉)┛玉英、膻中—胸太仓(胃)—腹少泽商阳关冲少冲中冲少商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参见“四根三结”:四根三结即根结。
-
四根
四根为经络学名词。经脉的根在四肢末端部,结在头面胸腹部。见下表:六经根结表足六经根(下肢)结根(上肢)手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至阴厉兑窍阴涌泉大敦隐白命门(目)┓颡大(面)┃窗笼(耳)┣头廉泉(喉)┛玉英、膻中—胸太仓(胃)—腹少泽商阳关冲少冲中冲少商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四根三结即根结。
-
四根三结
四根三结即根结。见下表:六经根结表足六经根(下肢)结根(上肢)手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至阴厉兑窍阴涌泉大敦隐白命门(目)┓颡大(面)┃窗笼(耳)┣头廉泉(喉)┛玉英、膻中—胸太仓(胃)—腹少泽商阳关冲少冲中冲少商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标本为经络的分部关系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
-
穴生穴
穴生穴为子午流注用语。如甲日戌时开窍阴,窍阴在胆经五输穴中属井金,下一个开穴应该是小肠经的荥(水)穴前谷,因为金能生水之故。再下一个开穴应是胃经的俞(木)穴陷谷,因为水能生木。每天开井穴之后,欲知以后各时辰开何经之穴,即可按经生经的原则推算。因为甲属胆木,木生火,小肠属火。
-
阳日阳时开阳穴
阳日阳时开阳穴为子午流注用语。子午流注的开穴规律,逢阳日,必在属阳的时辰内开阳经的穴位。例如甲日甲戌时开足少阳胆经的井穴窍阴;丙子时开手太阳小肠经的荥穴前谷等。《针灸大全》中所说的“阳日无阴时”即指此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