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针法以时间为主要条件,在古代哲学思想“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指导下,根据脏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规律,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为基础,结合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理论制订的一种逐日按时的取穴方法。例如甲日于甲戌时开取胆经井穴足窍阴,丙子时开小肠经荥穴前谷。
-
何若愚
何若愚为宋代针灸学家。南唐(今安徽淮南)人。他探讨经络之源,针刺之理,首创“子午流注”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撰有《流注指微赋》。
-
曹一鸣
曹一鸣为现代针灸学家。浙江鄞县人。广西派针灸家罗哲初的门生,对子午流注说颇有研究,整理挖掘“子午流注养子时刻注穴法”,公诸于世。并主持编写《腧穴学》。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天津中医学院教授等职。
-
刘冠军
刘冠军为现代医学家、针灸学家。吉林人。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注重辨证论治,四诊合参,针药并举。对脉诊、子午流注等亦有较深研究。撰《现代针灸医案选》《脉诊》《子午流注易通》等书。
-
阴日阴时开阴穴
阴日阴时开阴穴为子午流注用语。子午流注的开穴规律,逢阴日,必在属阴的时辰内开阴经的穴位。如乙日乙酉时开足厥阴肝经的井穴大敦;丁亥时开手少阴心经的荥穴少府等。《针灸大全》中所说的:“阴日无阳时”即指此而言。
-
纳干法
纳干法为子午流注方法之一。《针灸大全》载有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在这个基础上,还应掌握阳进阴退、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逢输过原、气纳三焦、血归包络等内容,才能有序推算。因天干以甲为首,所以也称纳甲法。
-
子午流注针经
《子午流注针经》为书名,针灸著作。卷上为流注指微赋、流注经络井荥说、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图及十二经脉的循行,主病图形;卷中论子午流注;强调人体经脉气血的流注、开合随干支配合的不同日时而变化。后世针灸发展上出现的飞腾八法或灵龟八法盖源于此。元·窦桂芳校刊,将其列为所辑《针灸四书》之一。
-
针灸大全
概述:《针灸大全》为书名。本书以汇集诸家针灸歌赋为主。卷二,《标幽赋》加注;卷三,分部经穴歌;卷四,《八法流注》;明·徐凤撰于1439年左右。卷五载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六为灸法。书中除收录多种针灸资料外,并附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书。此书为其后杨继洲《针灸大成》的编纂创造了有利条件。
-
阳日阳时开阳穴
阳日阳时开阳穴为子午流注用语。子午流注的开穴规律,逢阳日,必在属阳的时辰内开阳经的穴位。例如甲日甲戌时开足少阳胆经的井穴窍阴;丙子时开手太阳小肠经的荥穴前谷等。《针灸大全》中所说的“阳日无阴时”即指此而言。
-
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
“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为子午流注用语。在子午流注中,阳日阳时开阳经腧穴,阳日中的阴时均为闭穴;阴日阴时开阴经腧穴,阴日中的阳时均为闭穴。因称。
-
小儿按摩经
《小儿按摩经》为书名,为陈氏所著。《针灸大成》为针灸著作,一名《针灸大全》,10卷,明·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1601年。卷1摘录了《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3为针灸歌赋;卷5为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7为经络及腧穴;卷8诸症针灸法;卷9选录各家针灸方法、灸法及杨氏医案;
-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为歌赋名。明·徐凤撰。见《针灸大全》。该歌诀为十首七言韵语,内容按十天干分述各日时子午流注用穴。后记曰:“余今将流注按时定穴,编成歌括十一首,使后之学者易为记诵,临用之时,不待思忖。”以后《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书均转载,为子午流注配穴法的主要歌诀。
-
纳子法
纳子法(earthlybranch-preionofpointselection)子午流注开穴方法之一。卯时气血流过肺经,注入大肠,此时肺经其气方衰,肺属金,土生金,此时取肺经输穴太渊(土),为随而济之为补。后者以十二经脉配合十二地支,遇阴经开井荥输经合五穴,遇阳经开井荥输原经合六穴。如胃经有病时于辰时(7~心经有病时于午时(11~
-
纳支法
纳支法为子午流注方法之一。此凡气始至而用针取之,名曰迎而夺之,其气流注终而内针,出针扪穴,名日随而济之。”后者以十二经脉配合十二地支,遇阴经开井荥输经合五穴,遇阳经开井荥输原经合六穴。《针灸大成》:“迎者,迎其气之方来,如寅时气来注于肺,卯时气来注于大肠,此时肺、大肠气方盛,而夺泻也。
-
循经寻穴
循经寻穴为子午流注用语。《针灸大成》:“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即沿着经脉(经穴)的相生顺序寻找穴位。或释作循经取穴。
-
子午流注传真
《子午流注传真》为书名。王立早撰。1983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子午流注取穴方法及气血流注等理论。
-
阳日阳时,阴日阴时
“阳日阳时,阴日阴时”为子午流注用语。即每日每时的阴阳属性是以天干和地支所属的阴阳而定,如甲子为阳日阳时;乙丑为阴日阴时。
-
阳日注腑,阴日注脏
“阳日注腑,阴日注脏”为子午流注用语。每日气血均不断环流于全身,但阳日为六腑阳经引气先行,故称阳日注腑;阴日为五脏阴经引血先行,故称阴日注脏。
-
阳进阴退
阳进阴退为子午流注用语。是指:天干为阳主进,地支为阴主退而言,它是推算次日的干支开取井穴时辰的方法。如甲日甲戌时开取胆井穴窍阴,要推算乙日开井穴的时间,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则天干从甲进一为乙,地支从戌退一为酉,则知次日(乙日)开井穴大敦应在“乙酉”时,余皆类推。
-
生物钟
生物钟的解剖结构及定位研究有许多进展,如发现一种单核单细胞生物伞藻的眼点、蟑螂的咽下神经节、海生软体动物海兔的眼点和腹神经节有昼夜节律的起搏点,而脊椎动物的昼夜节律起搏点则位于下丘脑交叉上核、松果体、脑下垂体和肾上腺。目前关于生物节律的外源性和内源性的讨论仍在继续,各有一定实验作支持。
-
子母相生
子母相生指在子午流注中,开三焦经和心包经的穴位,原则是气纳三焦、血归包络。但具体开哪个穴,需本着子母相生的原则。即阳日的子母相生关系是“他生我”,也就是开三焦经中值日经的母穴;阴日的子母相生关系是“我生他”也就是开心包经中值日经的子穴。
-
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
“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为子午流注术语。遇闭穴时间虽可通过“夫妻互用”取其合日的开穴,但仍有24个闭穴的时辰不能开穴。这些闭穴可应用子母补泻法进行开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不实不虚或所属时间已过,取病经的本穴和原穴治疗。
-
冯润身
冯润身为现代针灸家。字德甫。河北宁晋县人。临床上主张针药并用,对“子午流注”学说研究较深。
-
冯德甫
冯德甫即冯润身。冯润身为现代针灸家。字德甫。河北宁晋县人。临床上主张针药并用,对“子午流注”学说研究较深。
-
血纳包络
血纳包络为子午流注针法用语,又称血归包络,与气纳三焦相对。《针灸大全》论子午流注之法:“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如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穴,丁亥时取心经荥穴,己丑时取脾经输穴,辛卯时取肺经经穴,癸巳时取肾经合穴,至乙未时重见乙,取心包经荥(火)穴。乙属木,为木生火的关系。
-
许直礽
许直礽为现代针灸家。精“子午”“灵龟”之法。吴榷仙曾从学之。参见吴櫂仙:吴櫂仙为现代针灸学家。四川巴县人。曾从许直礽学“子午”“灵龟”之法。重医德,济贫病,善诗文,治学严谨。著有《灵枢语释》《子午流注说难》等书。
-
经生经
经生经为子午流注用语。因为甲属胆木,木生火,小肠属火。每天开井穴之后,欲知以后各时辰的所开之穴,即可按穴生穴的原则推算。如甲日戌时开窍阴,窍阴在胆经五输穴中属井金,下一个开穴应该是小肠经的荥(水)穴前谷,因为金能生水之故。再下一个开穴应是胃经的俞(木)穴陷谷,因为水能生木。
-
胡大祥
胡大祥即胡最良。胡最良为现代针灸家。字大祥。江苏无锡人。学出家传,善用子午流注等法治病,颇有效验。
-
胡最良
胡最良为现代针灸家。字大祥。江苏无锡人。学出家传,善用子午流注等法治病,颇有效验。
-
流注辨惑
《流注辨惑》为书名。明·凌云撰。为子午流注方面的著作。已佚。
-
靳贤
靳贤为明代针灸家。曾受赵文炳委托,在杨继洲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选集《针灸大成》。卷二、卷三载针灸歌赋及“策”《杨氏应考太医院的试卷);卷四为针法;卷五为五腧、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卷六、卷七为经络、经穴及奇穴;卷九为名医针灸经验、灸法、杨氏医案;卷十附载陈氏《小儿按摩经》一卷。
-
血纳(归)包络
如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木)穴大敦,丁亥时开心经荥(火)穴少府,己丑时开脾经输(土)穴太白,辛卯时开肺经经(金)穴经渠,癸巳时开肾经合(水)穴阴谷。到乙未时重见乙,此时五输已经开过,则纳入包络,根据“我生他”的原则,当开心包经的荥火(乙属木木生火)穴劳宫,此即为血纳包络,余此类推。
-
针灸大成
概述:《针灸大成》为中医针灸著作。明·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基础上进行扩充,并由靳贤校补编成。卷二、卷三载针灸歌赋及“策”《杨氏应考太医院的试卷);卷五为五腧、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卷六、卷七为经络、经穴及奇穴;卷九为名医针灸经验、灸法、杨氏医案;卷十附载陈氏《小儿按摩经》一卷。
-
子午八法
子午八法指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的合称。流注,表示气血的运行。例如甲日于甲戌时开取胆经井穴足窍阴,丙子时开小肠经荥穴前谷。以时辰地支为主的子母补泻配穴则称纳子法。《针灸大全》载《八法歌》:“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
气纳三焦
如甲日甲戌时开胆经井(金)穴足窍阴,丙子时开小肠经荥(水)穴前谷,戊寅时开胃经输(木)穴陷谷,庚辰时开大肠经经(火)穴阳溪,壬午时开膀胱经合(土)穴委中(如甲日于甲戌时开胆经井穴,丙子时取小肠经荥穴,戊寅时取胃经输穴,庚辰时取大肠经经穴,壬午时取膀胱经合穴,至甲申时重见甲,取三焦经荥(水)穴)。
-
周期
①周期指在化学中指周期表内元素的水平序列。目前,医学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如细胞分裂周期、排卵周期、情绪等心理活动周期等,是人体生命节律的重要内容。中医在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理论中都已有论述,目前在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研究中重新受到重视。
-
凌云
凌云为明代针灸学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弘治时御医,精针灸经脉之学。撰有《流注辨惑》一卷,未传。流传抄本有《集英撮要针砭全书》(又称《凌氏汉章针灸全书》和《凌门传授铜人指穴》)等。其弟子聂莹,后人凌千一、凌瑄、凌贞候等均传其术。著《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流注辨惑》等。卒年七十七。
-
杨介宾
杨介宾为现代针灸学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年随父杨术全习医临证,精研医典。拜蜀中名医吴棹仙、蒲湘澄门下,系统学习中医针灸理论。曾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重点学科针灸学学术带头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有:“子午流注概述”“对中冲穴位置的看法”“意守感传,气至病所”等。
-
吴显宗
吴显宗即吴榷仙。吴櫂仙为现代针灸学家。名显宗。四川巴县人。曾从许直礽学“子午”“灵龟”之法。重医德,济贫病,善诗文,治学严谨。著有《灵枢语释》《子午流注说难》等书。
-
吴櫂仙
吴櫂仙为现代针灸学家。名显宗。四川巴县人。曾从许直礽学“子午”“灵龟”之法。重医德,济贫病,善诗文,治学严谨。著有《灵枢语释》《子午流注说难》等书。
-
针灸医院
当时,门诊按方法不同分设体针科、芒针科、刺血科、光针科、耳针科、子午流注科、灸科、推拿科等。2005年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授予全球首家“临床基地”,2009年被中国针灸学会授予“针灸标准化示范基地”。
-
返本还原
返本还原是指子午流注纳干法开输穴的同时,必须同开原穴,其中本是指本日的值日经,原指值日经的原穴,因为“原”穴是十二经出入的门户,故逢输必开原穴。阴经无原,以输代之。如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丙子时取小肠经荥穴前谷,戊寅时取胃经输穴陷谷,同时取胆经原穴丘墟。
-
时间生物学
时间生物学将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概念引进生物学,提出了“生命的时间结构”等新认识和生物节律、生物钟等新概念,并运用开放系统理论和方法,将生物节律与整个宇宙节律(包括地球的、太阳系的、银河系的乃至总星系的)联系起来,着重研究生物节律之间、生物节律与宇宙节律之间、生物节律与生物钟之间的关系。
-
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存在于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上,包括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及组成个体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生物大分子等,都有自己的节律。(3)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有些动物白天活动,属昼行性,有些动物夜间活动,属夜行性,还有一些动物晨昏活动,属晓暮行性。
-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书名。书中卷一摘录《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理论的原文,并加注解;卷二、卷三载针灸歌赋及“策”《杨氏应考太医院的试卷);卷五为五腧、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卷六、卷七为经络、经穴及奇穴;卷九为名医针灸经验、灸法、杨氏医案;卷十附载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卷。
-
穴生穴
穴生穴为子午流注用语。如甲日戌时开窍阴,窍阴在胆经五输穴中属井金,下一个开穴应该是小肠经的荥(水)穴前谷,因为金能生水之故。再下一个开穴应是胃经的俞(木)穴陷谷,因为水能生木。每天开井穴之后,欲知以后各时辰开何经之穴,即可按经生经的原则推算。因为甲属胆木,木生火,小肠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