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满
辨证分型:子满·脾气虚证:子满·脾气虚证(hydramnioswithsyndromeofspleenqideficiency)是指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浸淫胞中,以孕妇胎水过多,超过2000毫升伴腹大异常,腹部皮肤薄而发亮,下肢及阴部水肿,甚至全身浮肿,食少腹胀,神疲肢软,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为常见症的子满证候。
-
和气饮
用法用量:《胎产心法》本方用法:水煎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方名:和气饮组成:干姜1分,葛根2钱,升麻2钱,熟大黄1钱半,枳壳1钱半,桔梗1钱,苍术1钱,白芍7分,甘草8分,当归4分,半夏4分,白芷4分,茯苓4分,小茴5分,川椒15粒。主治:子满。附注:束胎和气饮(原书同卷)、束胎饮(《万氏女科》卷二)。
-
子满·气滞湿阻证
子满·气滞湿阻证(hydramnioswithsyndromeofqistagnationanddampretention)是指气机郁滞,转输不利,水湿停聚,蓄积胞中,以孕妇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膈胀满,甚则喘不得卧,肢体肿胀,皮色不变,按之压痕不显,苔薄腻,脉弦滑为常见症的子满证候。
-
子水不利
明·赵贞观《绛雪丹书》:“妊娠胸腹胀满,或遍身浮肿,小便艰涩,名曰子水不利。”参见妊娠肿胀:妊娠肿胀为病名,指妊娠以后发生的肢体肿胀。根据肿胀部位和症状的不同,有子肿、子气、子满、皱脚、脆脚、胎水肿满等名称。
-
子满·脾气虚证
子满·脾气虚证(hydramnioswithsyndromeofspleenqideficiency)是指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浸淫胞中,以孕妇胎水过多,超过2000毫升伴腹大异常,腹部皮肤薄而发亮,下肢及阴部水肿,甚至全身浮肿,食少腹胀,神疲肢软,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为常见症的子满证候。
-
防已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防已汤:处方:防己茯苓白术桂心生姜各12克乌头7枚(去皮,熬令黑)人参6克甘草9克制法:上八味药,叹咀。功能主治:主治历节风,四肢疼痛,如锤煅不可忍。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女科指掌》卷三:防已汤:处方:桑白皮、防已、茯苓、紫苏、木香、砂仁、姜皮。用法用量:水煎服。
-
茯苓导水汤
《医宗金鉴》卷四十六:茯苓导水汤:处方: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妊娠水肿胀满,喘而难卧。湿喘者,加苦葶苈。产后浮肿,喘嗽,小便不利者。服药后胸脘略适,饮食稍增,尿量略多,守原方稍加减继服,10余剂后诸症基本痊愈,肿消痛减,惟体质较弱,改用当归散以善其后。
-
胎肿
胎肿病名。郑玉峰《济阴要旨》:“女人胎肿,乃有孕而手足或头面、通身浮肿是也。”参见子肿、子满、胎水肿满条。
-
胎前诸症
胎前诸症出《医宗金鉴·女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六。有恶阻、胞阻、子肿、子满、子烦、子悬、子痫、子嗽、转胞、子淋、激经、胎漏、胎动不安、小产堕胎、子死腹中、胎萎不长、子瘖、脏躁等证。其他如兼患伤寒、伤食、疟、痢、霍乱、泄泻、中恶、中暑、妊娠疹等。虽均为妊娠诸病,应随症治疗,但须注意保护胎元。
-
加味天仙藤散
处方:天仙藤(洗,略炒)6分,木瓜1钱,香附6分,紫苏4分,陈皮4分,乌药7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妊娠子满,腿漆浮肿,脚面足趾水出,气促胸闷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虚甚,加人参1钱,当归、白术各2钱。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
妊娠肿胀
妊娠肿胀病证名。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肢体肿胀。据出现肿胀部位和症状的不同,有子肿、子气、子满、皱脚、脆脚、胎水肿满等名称。详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