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方妙用
《时方妙用》综合性医书。清·陈修园撰刊于1803年。作者列述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眼科等多种常见病症,重点介绍这些病症的常用方。全书首论四诊,后分门别类各以病证为主,配以主治方剂和加减用法。现存二十余种清刊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
香苏五皮饮
《湿温时疫治疗法》引《时方妙用》:方名:香苏五皮饮组成:制香附1钱半,紫苏叶1钱半,广皮1钱半,浙苓皮3钱,大腹皮3钱,五加皮3钱,桑白皮3钱,炙甘草5分。主治:阳水肿。用法用量:上加鲜生姜2片,葱白2枚,水煎服。
-
公余十六种
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解》等16种。
-
浊
浊病名。小便浑浊,色赤或有血者称赤浊,无血而色白者称白浊。由湿热下注所致,湿胜于热则白,热胜于湿则赤,治宜清热利湿。②指精浊。《证治准绳·赤白浊》谓“浊病在精道”,窍端常有浊物,淋漓不断而小便自清。《证治汇补·便浊章》:“浊分精溺。”本证见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及淋病等疾患。
-
南雅堂医书全集
清·陈念祖撰。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解》等十六种。
-
脐下痛
脐下痛证名。腹腹部疼痛。见《时方妙用》卷二。寒痛乃肾阳虚而阴寒凝结,宜真武汤,或桂枝茯苓汤。火痛者,必小便不利,或小便点滴胀痛,宜五苓散送下通关丸。大便不通者,宜下之(见《医学刍言》)。如脐下冷撮痛,阴内冷如冰者,用延胡苦楝汤(见《金匮翼》)。参见腹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