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持
指持为针刺手法名。指针刺前以右手持住针柄,用心专著,使针在穴上着力一旋一插,直透腠理的操作方法。《针灸大成》:“指持者:凡下针,以右手持针,于穴上着力旋插,直至腠理,吸气三口,提于天部,依前口气,徐徐而用。正谓持针者手如握虎,势如擒龙,心无他慕,若待贵人之说也。”
-
十二法
概述:十二法指针刺操作过程应用的十二种手法。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大成》:“指留者: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也。”《大成》:“指拔者:凡持针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拔虎尾之状也。”
-
毫针术
③刮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示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示指或中指的指甲,由下而上地频频刮动针柄,使针体发生震动。针尖逆(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泻法。⑤平补平泻法:进针取得一定针感后,再均匀地提插、捻转针,使就医者的针感轻重适宜,即可出针,用于临床虚实不明显的一般病证。
-
单式针刺手法
单式针刺手法包括:揣法、爪法、切法、指持法、进法、循法、摄法、搓法、捻法、盘法、弹法、摇法、按法、提法、努法、退法、动法、留法、拔法和扪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荣卫也。”指持法:右手持针,针尖对准穴位进针。
-
十二手法
十二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十二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十二字分次第手法
十二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十二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下针十二法
下针十二法指十二种进针基本操作手法。参见“十二手法”:十二手法原称“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出《大成》。指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留、指捻、指拔、针摇十二法。其中指持是用手指持针,口温是进针前用口将针含热(现已不用),指留是出针前稍作停留,指拔为起针,其余手法均见十四法中。
-
刺针法
刺针法为双手进针法之一。进针时右手(或左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左手(或右手)辅助进针,一边按压,一边稍加捻转,使针尖迅速穿透皮肤,再向下进入皮下,本法适用于长1.5寸左右的毫针。
-
单手进针法
单手进针法(needle-insertingwithasinglehand)是指单用刺手持针刺入腧穴的进针法。操作时用右手拇、食两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也可先用中指端在应针穴位之上,反复揣摩片刻,使患者先有麻及舒畅之感后,再如前法刺入。
-
眼底检查
操作名称眼底检查方法及内容先不散瞳检查,如须详细检查,应先查眼压,眼压不高者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所见影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③检查眼底周边部:要在右手示指套巩膜压迫器,压迫器位置的方向应与检查者的视线一致,尽可能位于子午线方向。正常视网膜画淡红色;脉络膜及视网膜的渗出画黄色;
-
眶内直刺法
眶内直刺法为眼针针刺法之一。指持针在紧贴眼眶内缘的穴区,垂直进针的操作方法。
-
壮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如大壮灸,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持针坚定有力:壮指持针坚定有力。《黄帝内经灵枢·经水》:“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壮热。”《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壮水之水,以制阳光。”
-
搓法
概述:搓法:1.针刺辅助手法名;有的搓法掺以提插,区分寒热,如《针灸问对》解释:“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日搓以使气。”但单向捻转数不宜过多,否则针身容易为肌肉组织缠住,发生滞针、折针等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