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集注
清·张隐庵注释,高世栻纂集:《伤寒论集注》为书名。书成于1683年。首列六经正文,次霍乱、阴阳易、瘥后劳复,次痉湿暍汗吐下后,末列辨脉平脉。汇节分章,力主维护旧论,并用运气学说阐释六经病机。徐氏选取成无己、庞安时、方有执、喻嘉言、柯韵伯、周禹载、魏荔彤等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见解以诠释《伤寒论》原文。
-
伤寒论章句方解
《伤寒论章句方解》为伤寒著作。清·陈恭溥编撰。故于《伤寒论》注本中以章句明晰的《伤寒论直解》(张锡驹撰)和颇能阐发精义的《伤寒论集注》(张隐庵编)为基础,予以分章节、句读,逐一注释,阐以己见,内容比较简明。后有伤寒方剂汇解,不以六经分类,恐读者泥于六经,使《伤寒论》方用之不广。末附伤寒刺灸心法。
-
转矢气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潮热…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肠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伤寒论集注》卷五:“矢与屎同。矢气者,屁乃矢之气也。”参见失气条。
-
黄竹斋
黄竹斋为现代针灸家。针刺手法以强刺为主,有一定特点。建国后历任西北医学院(现西安医科大学)中医科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科主任、卫生部针灸学术委员会委员。撰有《医圣张仲景传》、《伤寒杂病论集注》十八卷(1926年)、《伤寒杂病论汇通》十六卷(1949年)、《针灸经穴图考》八卷及其它著作五十余种。
-
高世栻
高世栻(shì试)清代医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后从师于张志聪。张氏撰《本草崇原》,未竟而卒,世栻继之,并曾纂集张志聪所注解的《伤寒论集注》。此外,对《内经》加以注解而成《素问直解》一书(1695年)。晚年有《医学真传》(1699年),是与弟子论学之辑录。尚有《灵枢直解》、《金匮集注》诸书,未见传世。
-
黄维翰
黄维翰即黄竹斋。黄竹斋为现代针灸家。陕西西安人。对针灸、伤寒均有较深研究,治病常针药并用。针刺手法以强刺为主,有一定特点。编著有《针灸经穴图考》八卷,对经穴作了系统考证;还重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撰有《伤寒论集注》等。
-
矢气
矢气为症状名,亦作失气(或谓失为“矢”之误),俗称放屁。矢气频频,多因脾虚饮食不化,或肝胃气滞所致。治宜健脾消食,行气和中。伤寒阳明腑实也见矢气,腹满。《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潮热…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