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斑豆
斑豆PintoBean,长相有如肾脏,带有灰褐色花斑及斑点,烹煮时会褪色,但不会影响味道。
-
惊针
惊针指得气。《针灸内篇》:“惊针则止”。针刺得气时,医者手下有如鱼吞钩饵一样的触动,谓之惊针。此时患者则自感酸、麻、胀、痛等感觉。
-
千万舍利
《千万舍利》为藏医学著作,藏名《起瓦林谢》。十五世纪舒卡·年姆尼多吉著。全书不分卷。主要论述医学理论、药性及临床治疗的诀窍,有如一粒舍利衍生出无数要诀,故名。
-
积粉苔
积粉苔是指舌上满布白苔,有如白粉堆积,扪之不干燥的舌象。
-
舟楫之药
舟楫之药又称舟楫之剂。指某药在一个方剂中具有引导它药上升治疗上焦病证的作用,有如船之载物上浮,故称。如桔梗、升麻之类,能引药上行达于高处。
-
袋脓
袋脓(puspocket)是指肿疡溃后疮口较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有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的表现。
-
注泄
注泄病名。大便泄下如水下注之状。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水泻。又称泄注、注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详水泻条。
-
弄丸心法
《弄丸心法》为综合性医书。清·杨凤庭撰于清·乾隆年间。初刊于1911年。作者谓读医书运用书中药方,有如以手弄丸,圆转自如,不可泥古。故题名《弄丸心法》。2总论脉诀;7内科杂证;卷8妇科、儿科。现存清刻本。
-
捵法
捵法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捵是拉长、扯平的意思。①用一手或两手握住患肢的手指或足趾作上下颤动,使患肢有如波浪起伏地抖动。②即拨法。见该条。
-
梗舌
梗舌病名。指初生儿口中有如芦苇管内之膜者,亦称白膜裹舌。因其将舌尖、舌根部位裹定,使舌活动不便,故称作梗舌。治宜将舌上白膜刮去,以白矾末少许搽之。参见舌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