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表证
《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强卫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
-
太阳表证
太阳表证为病证名,即太阳经病,亦称伤寒表证。伤寒表证指病邪侵入太阳而所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又:“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表证的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肌。
-
臣药
概述:臣药(ministerdrug)又称辅药。是指方剂中辅助君药(或加强君药功效)治疗主证的药物。《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主辅佐使
主辅佐使即主药、辅药、佐药、使药。参见君臣佐使:君臣佐使是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是指方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杏仁是佐药,助麻黄平喘;
-
佐制药
概述:佐制药(supplementaryinhibitorymedicines)是指方剂中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佐药。君是指方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调和药
概述:调和药(harmonizingdrug)为方剂学名词。是指使方剂中药性不同的药物趋于协同作用的使药。《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的概念:君臣佐使为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使药,是引经药和调和药。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
佐药
三是反佐药,是根据病情需要,在方中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常多于臣药,而使药则一二味足矣。
-
使药
概述:使药(envoydrug)是指方剂中具有调和诸药作用,或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的统称。分调和药、引经药等。《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主药
2.处方中针对主要病因或主要病机及其主要证候,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甘草是使药,调和诸药。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脉静
脉静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指脉势和缓,从容均匀的脉象。《素问·疟论》:“在阴则寒而脉静。”如伤寒表证,脉象和缓平静,为不传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