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药
概述:臣药(ministerdrug)又称辅药。是指方剂中辅助君药(或加强君药功效)治疗主证的药物。《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佐药
三是反佐药,是根据病情需要,在方中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常多于臣药,而使药则一二味足矣。
-
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的概念:君臣佐使为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使药,是引经药和调和药。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
方剂配伍
概述:方剂配伍为方剂学术语。而配伍的宜忌,则有相须、相使、相反、相畏四种情况。《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臣药:臣药为方剂配偶中协助君药(主药)或加强君药功效的药物。使药:使药为方剂中具有调和诸药作用,或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的统称。分调和药、引经药等。如乌头反半夏。
-
佐制药
概述:佐制药(supplementaryinhibitorymedicines)是指方剂中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佐药。君是指方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增液承气汤
概述:增液承气汤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中《温病条辨》卷二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玄参30g、麦冬24g、生地24g、大黄9g、芒硝(冲服)4.5g,具有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之功效,主治因热结津伤,肠腑失润,无水舟停所致热结阴亏便秘证。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者,乃热伤津亏之证。臣药麦冬水煎剂能明显促进胃肠推进功能。
-
四生丸
概述:四生丸同名方剂约有十三首,其中《妇人大全良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生荷叶9g、生侧柏叶9g、生艾叶12g、生地黄15g,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臣药生地黄能促进凝血功能。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草乌(去皮、尖)各等分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泻白散:该方剂有一定的抗病原微生物、止咳平喘、降血压、扩张周围血管作用,但该方剂主治麻疹初期,肺炎及支气管炎等属肺热者,其主要症状是“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数细”。主治肺热咳喘证。臣药地骨皮除通过作用于中枢外还可阻断交感神经末梢,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
玉液汤
概述:玉液汤同名方剂约有六首,其中《衷中参西》上册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生山药30g、生黄芪15g、知母18g、生鸡内金(捣细)6g、葛根5g、五味子9g、天花粉9g。葛根及其所含葛根素有明显诱生TNF作用,葛根提取物、葛根总皂苷、葛根多糖、葛根素、大豆苷元对P388白血病细胞的3H-TdR掺入均有抑制作用;
-
反佐药
概述:反佐药(contrarydrug)是指在病重症危出现拒药时,方剂中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佐药。如白通加猪胆汁汤,治少阴病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的阴盛阳衰证,用大量辛热的附子、干姜回阳救逆,但恐寒邪太甚拒药不纳,故加入少量苦寒的猪胆汁为反佐。桂枝是臣药,协助麻黄解表;
-
调和药
概述:调和药(harmonizingdrug)为方剂学名词。是指使方剂中药性不同的药物趋于协同作用的使药。《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甘麦大枣汤
早晚温服。以甘草和中缓急为臣;脏燥乃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神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语失常,呵欠频作,其乃现代医学癔症及神经衰弱之症状,二者均为外界因素刺激加上病人个体素质的特异性所致,特别是巨大的精神刺激和创伤使人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在严重应激条件下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可高出正常的10~
-
使药
概述:使药(envoydrug)是指方剂中具有调和诸药作用,或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的统称。分调和药、引经药等。《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小活络丹
组成:川乌(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脐)、地龙、炮天南星各六两,乳香、没药各二两二钱。而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的抗原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荚膜,由透明质酸组成,与人关节、滑膜有共同抗原性,这种抗原模拟自身抗原与链球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人体关节滑膜中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
丹参饮
痛有定处,以刺痛为主。本方为气滞血瘀之心胃疼痛而设,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临床上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无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嗳气、恶心等症状,自身免疫性胃炎多伴有贫血。丹参所含丹酚酸A能抑制胃H+-K+-ATP酶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有抗溃疡作用;
-
加味香苏散
《医学心悟》卷二方之加味香苏散:处方:紫苏叶4.5克陈皮香附各3.6克甘草2.1克(炙)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3克川芎1.5克生姜2片苏叶5g、陈皮4g、香附4g、荆芥3g、秦艽3g、防风3g、蔓荆子3g、川芎2g、炙甘草3g、生姜3片。功能主治:《医学心悟》卷二方之加味香苏散具有发汗解表、理气和中之功效。时行疫疠,加苍术1.2克;
-
香苏散
功能主治:治四时瘟疫、伤寒。若作细末,只服二钱,入盐点服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合而成为理气解表之剂。《胎产心法》卷上方之香苏散:方名:香苏散组成:香附(炒)2钱,紫苏2钱,陈皮1钱,藿香叶5分,缩砂5分,炙草5分。每服2钱,以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
二参消瘤丸
组成:紫丹参30g,石打穿30g,夏枯草20g,白花蛇舌草20g,炮甲片10g,山慈菇10g,茯苓30g,炒当归10g,桃仁10g,红花6g,川桂枝10g,皂角刺10g,红藤20g。功能:消癥散结,活血化瘀。桂枝、茯苓取意于《金匮要略》中的桂枝茯苓丸,桂枝温通经脉而行瘀滞,茯苓甘淡性平,渗湿健脾,以助消癥之力,二药合之为佐药;
-
三金汤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引上海曙光医院经验方:方名:三金汤组成: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韦、冬葵子、瞿麦。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用法用量:水煎服。以金钱草为君药,其性味微咸平,入肝、肾、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清热消肿的功效,治疗石淋有特效,盖取其咸能软坚之意,有利于尿道结石的排出,故列为君药;
-
痔断根片
组成:黄连4500g,黄芩4500g,当归4500g,地榆炭4500g,火麻仁7500g,生地7500g,荆芥炭4500g,防风4500g,槐米炭7500g,生大黄4500g,龟版1500g,珍珠粉2000g。方解:槐角、地榆清热凉血、收涩止血,荆芥炭收敛止血,为君药;火麻仁、当归润肠通便,大黄兼有泻热通肠、凉血化瘀止血之功,为臣药;
-
主药
2.处方中针对主要病因或主要病机及其主要证候,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甘草是使药,调和诸药。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
佐助药
佐助药(supplementarydrug)是指方剂中协助君、臣药以治疗兼证与次要症状的佐药。
-
主辅佐使
主辅佐使即主药、辅药、佐药、使药。参见君臣佐使:君臣佐使是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是指方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杏仁是佐药,助麻黄平喘;
-
三物香薷饮
概述:三物香薷饮又名香薷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加酒一分,水煎去滓,水中浸冷进二剂,不拘时服。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化湿和中。治暑季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身热恶寒,头重头疼,无汗胸闷,或腹痛吐泻。厚朴行气宽中化湿为臣药;扁豆健脾和中,兼能利湿消暑为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