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榄仁
《*辞典》:乌榄仁:出处:《纲目》拼音名:WūLǎnR n来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种仁。9月,果熟时采取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榄条。性味:《纲目拾遗》:甘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润肺,下气,补血,杀诸鱼毒。
-
百合子
《*辞典》:百合子:出处:《纲目》拼音名:BǎiH Zǐ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功能主治: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摘录:《*辞典》
-
鳗鲡鱼血
《*辞典》:鳗鲡鱼血:出处:《纲目》拼音名:M nL Y Xu 来源:为鳗鲡科动物鳗鲡的血。功能主治:《纲目》:疮疹入眼生翳,以少许点之。摘录:《*辞典》
-
牛胞衣
《*辞典》:牛胞衣:出处:《纲目》拼音名:Ni BāoYī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胎盘。功能主治:《海上方》:治臁疮不敛,牛胞衣一只,烧存性,研搽。摘录:《*辞典》
-
茄花
《*辞典》:茄花:出处:《纲目》拼音名:Qi Huā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花。功能主治:《纲目》:治金疮,牙痛。附方:治牙痛:秋茄花干之,旋烧研涂痛处。(《海上名方》)摘录:《*辞典》
-
人参子
《*辞典》:人参子: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R nShēnZǐ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果实。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发痘行浆。摘录:《*辞典》
-
鼠肝
《*辞典》:鼠肝: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ShǔGān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鼠条。功能主治:①《本草经集注》:治产难。②《纲目》:治箭镞不出,捣涂之。摘录:《*辞典》
-
乌鸦胆
《*辞典》:乌鸦胆:出处:《纲目》拼音名:WūYāDǎn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鸦条。功能主治:点风眼红烂。摘录:《*辞典》
-
朱铭石
《朱铭石》清代医家。字阁书,中湘(今属湖南)人。其生平履贯欠详,著有《纲目万方全书》十四卷(一作十三卷)、《朱氏脉诀》、及《痘症》等书,现有刻本行于世。
-
竹精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Zh Jīnɡ来源:为新竹管腔内之液汁,剖竹取之。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汗斑,以鸡毛蘸水,刷上。摘录:《*辞典》
-
风痹药酒
处方:铁筅帚1两,八角金盘根1两,白毛藤苏木1两,落石藤1两。功能主治:跌打,疯肿。用法用量:酒浸10日用。摘录:《纲目拾遗》卷五
-
刺菱根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C L nɡGēn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根。功能主治:利水通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摘录:《*辞典》
-
蝮蛇脂
《*辞典》:蝮蛇脂: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F Sh Zhī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脂肪。功能主治:《纲目》:绵裹塞耳聋,亦敷肿毒。摘录:《*辞典》
-
枸橘刺
《*辞典》:枸橘刺:出处:《纲目》拼音名:GōuJ C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树上的棘刺。功能主治:《纲目》: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摘录:《*辞典》
-
黑大豆花
《*辞典》:黑大豆花:出处:《纲目》拼音名:HēiD D uHuā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花。功能主治:《纲目》:治目盲翳膜。摘录:《*辞典》
-
虎肾
出处:《纲目》拼音名:HǔSh n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肾。功能主治:治瘰疬。摘录:《*辞典》
-
黄颔蛇骨
《*辞典》:黄颔蛇骨:出处:《纲目》拼音名:Hu nɡH nSh Gǔ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功能主治:《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散用。摘录:《*辞典》
-
黄颔蛇头
《*辞典》:黄颔蛇头:出处:《纲目》拼音名:Hu nɡH nSh T u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头部。功能主治:《纲目》:主久疟及小肠痈。用法用量:内服:烧灰入丸、散。外用:煅研,调涂。摘录:《*辞典》
-
黄颡鱼颊骨
《*辞典》:黄颡鱼颊骨:出处:《纲目》拼音名:Hu nɡSǎnɡY Ji Gǔ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颊骨。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喉痹,黄颡鱼颊骨烧灰出火毒,以茶清调下三钱匕。摘录:《*辞典》
-
蒺藜花
《*辞典》:蒺藜花:出处:《纲目》拼音名:J L Huā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花。功能主治:《本草衍义》:治白癜风。阴干为末,每服三、二钱,饭后以酒调服。摘录:《*辞典》
-
苦壶卢花
《*辞典》:苦壶卢花:出处:《纲目》拼音名:KǔH L Huā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花,7~8月采。功能主治:《纲目》:治一切鼠瘘。附方:治鼠瘘:苦壶卢花曝干,捣罗为末,敷之。(《圣惠方》)摘录:《*辞典》
-
梨枝
《*辞典》:梨枝:出处:《纲目》拼音名:L Zhī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枝。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霍乱吐利,煮汁饮。摘录:《*辞典》
-
连翘茎叶
《*辞典》:连翘茎叶:出处:《纲目》拼音名:Li nQi oJīnɡY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茎叶。功能主治:《纲目》:治心肺积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摘录:《*辞典》
-
灵猫肉
《*辞典》:灵猫肉:出处:《纲目》拼音名:L nɡMāoR u来源: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的肉。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暖胃。摘录:《*辞典》
-
鹿胆
《*辞典》:鹿胆:出处:《纲目》拼音名:L Dǎn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消散肿毒。摘录:《*辞典》
-
绿豆花
《*辞典》:绿豆花:出处:《纲目》拼音名:LǜD uHuā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花。功能主治:解酒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摘录:《*辞典》
-
木兰花
《*辞典》:木兰花:出处:《纲目》拼音名:M L nHuā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花。原形态:形态详辛夷条。功能主治:《纲目》:治鱼哽骨哽。摘录:《*辞典》
-
蔷薇枝
《*辞典》:蔷薇枝: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Qi nɡWēiZhī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茎。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妇人秃发,蔷薇嫩枝同猴枣煎汁刷之。摘录:《*辞典》
-
杨梅核仁
《*辞典》:杨梅核仁:出处:《纲目》拼音名:Y nɡM iH R n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杨梅条。功能主治:治脚气。摘录:《*辞典》
-
野猪皮
《*辞典》:野猪皮:出处:《纲目》拼音名:YěZhūP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烧灰,涂鼠瘘恶疮。摘录:《*辞典》
-
鮧鱼尾
《*辞典》:鮧鱼尾:出处:《纲目》拼音名:Y Y Wěi来源:为鲇鱼科动物鲇鱼的尾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鮧鱼条。功能主治:《纲目》:治口眼歪斜,活鲇切尾尖,朝吻贴之。摘录:《*辞典》
-
鹧鸪脂
《*辞典》:鹧鸪脂: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Zh GūZhī别名:鹧鸪脂膏(《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其脂膏手,可以已瘒瘃,令不龟裂。摘录:《*辞典》
-
松皮膏
《纲目拾遗》卷六:方名:松皮膏组成:松皮(厚者)。主治:一切虚怯劳瘵,妇女血枯、血闭诸症。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水调下。制备方法:熬为膏。
-
白花蛇目睛
《*辞典》:白花蛇目睛:出处:《纲目》拼音名:B iHuāSh M Jīnɡ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的眼睛。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小儿夜啼,以一只为末,竹沥调少许灌之。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