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痹
《黄帝内经灵枢·周痹》:“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医学正传》卷五:“因气虚而风寒湿三气乘之,故周身掣痛麻木并作者,古方谓之周痹。”用蠲痹汤等方。亦可用针法及其他外治法综合治疗。本篇主要叙述周痹的症状、治法及其与众痹的区别,故名。
-
众痹
概述:众痹为病证名。病因病机:因风寒湿邪侵入皮肤、经络所致。《黄帝内经灵枢·周痹》:“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医学正传》卷五:“因气虚而风寒湿三气乘之,故周身掣痛麻木并作者,古方谓之周痹。”症状:症见周身疼痛,上下游行,或沉重麻木,项背拘急,脉濡涩等。
-
真气
《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心气泛指心的功能活动,包括心藏的精气及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
-
砂炒狗脊
狗脊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砂炒狗脊的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酒拌蒸(《雷公炮炙论》)的方法。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用于肝肾不足或冲任虚寒的腰痛脚软,遗精,遗尿,妇女带下等。
-
炒狗脊
狗脊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砂炒狗脊的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酒拌蒸(《雷公炮炙论》)的方法。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用于肝肾不足或冲任虚寒的腰痛脚软,遗精,遗尿,妇女带下等。
-
烫狗脊
狗脊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砂炒狗脊的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酒拌蒸(《雷公炮炙论》)的方法。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用于肝肾不足或冲任虚寒的腰痛脚软,遗精,遗尿,妇女带下等。
-
蒸狗脊
狗脊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狗脊经蒸制或酒拌蒸后,补肝肾、强腰膝的作用增强。李氏:温。炮制后1,3-苯间二氮杂环戊烯和十五碳酸均未检出,异十六碳酸在单蒸和酒蒸品中亦未检出,而在酒蒸品中却增加了异十八碳二烯和十八碳酸,炮制后刺激性缓和可能与杂环等化合物的未检出有关。
-
酒狗脊
狗脊经蒸制或酒拌蒸后,补肝肾、强腰膝的作用增强。李氏:温。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炮制后1,3-苯间二氮杂环戊烯和十五碳酸均未检出,异十六碳酸在单蒸和酒蒸品中亦未检出,而在酒蒸品中却增加了异十八碳二烯和十八碳酸,炮制后刺激性缓和可能与杂环等化合物的未检出有关。
-
肩外俞
分布着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背神经。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入该肌,继进至肩胛提肌。肩外俞穴位近于肩胛上廉,故治肩胛痛、周痹、寒痛至肘。如肩背酸痛、肩胛神经痛、颈项强急、落枕、肘臂冷痛等。向外斜刺0.3~或艾条灸5~肩外俞配后溪、天宗、肩井、大椎,治肩背疼痛。
-
痹病
概述:痹病(arthralgiabidisease、bidisease)为病名。《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藏经·论痹》:“痹者闭也。痹症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痛风、走注、周痹、众痹、顽痹、血痹、气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胞痹、肠痹及十二经筋病等。
-
居
《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⑤脉象牢实。《灵枢·平人绝谷》:“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伤寒论·序》:“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
-
慉痛
慉(xù,音序)痛蓄积疼痛,集中在某一部位。《灵枢·周痹》:“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
-
白术酿酒
制法:以水3石,煮取1石5斗,去滓澄清,取汁酿米1石,用曲如常法。中风,手足不遂,神识冒昧,及心风虚寒。用法用量:白术酝酒(《圣济总录》卷八)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术酒”。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白术治风寒湿痹,地骨皮治五内邪气周痹风湿,荆实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急,菊花治诸风头眩肿痛恶风湿痹。
-
大豆糵散
处方:大豆糵1斤(炒香熟)。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益气,出毒,润皮毛,补肾气。主周痹注五脏,留滞胃中结聚。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空心温酒调下,加至1钱,1日3次。摘录:《宣明论》卷二
-
蠲痹饮子
处方:赤芍、当归、黄耆、甘草、片子姜黄、羌活。功能主治:周痹。在血脉中上下游行,周身俱痛。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二
-
气血痹阻
气血痹阻为病机。痹症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痛风、走注、周痹、众痹、顽痹、血痹、气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胞痹、肠痹及十二经筋病等。《圣济总录·痹气》:“痹气内寒者,以气痹而血不能运,阳虚而阴自胜也,血凝泣而脉不通,故其证身寒如从水中出也。”
-
巽
巽(xùn,音训)①顺也。《灵枢·周痹》:“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②八卦之一。见《灵枢·九宫八风》。
-
野马肉
5条不十分明显的横纹;栖居于荒漠草原地带。以沙漠中的节节草、琐琐柴、艾草、野葱、芦苇等为食物。生境分布:分布内蒙古、甘肃西北部和新疆等地。性味:①《千金 食治》:辛,平,无毒。附方:治马痫动发无时,筋脉不收,周痹肌肉不仁:野马肉一斤,细切于豉汁中煮,着五味葱白调和,作腌腊食之,作羹粥及白煮吃。
-
黄汗身肿
《症因脉治》卷三:“黄汗身肿之症,身热胸满,四肢黄肿而渴,状如风水,汗出沾衣,色如柏汁,久不愈,必致痈脓,又有不恶风,小便利,若上焦寒,口多涎,身冷肿痛,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又有两胫不冷,反发热,名历节。生恶疮,身瞤瞤,胸中痛,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皆黄汗肿症也。”
-
过
《灵枢·经脉》:“足太阳过于外踝之上。”《素问·长刺节》:“病风且寒且湿,炅汗出,一日数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灵枢·周痹》:“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素问·五脏生成篇》:“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
-
瘛坚
瘛坚牵引拘急而坚劲。《灵枢·周痹》:“其瘛坚,转引而行之。
-
白石英浸酒
处方:白石英(碎如大麻粒)5两,磁石(火煅令赤,醋淬,如此5遍,捣)5两。制法:上为粗末,生绢囊贮,以酒1升浸,经5-6日。功能主治:益精髓,保神守。主风湿周痹,肢节中痛,不可持物,行动无力,耳聋及肾脏虚损。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本草纲目》引作“白石英酒”。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
龙鲤宣痹丸
处方:干地龙(酒炒)1两,蜣螂5钱,全蝎5钱,川甲(俱用酒炒)5钱,露蜂房3钱(炒),制川乌3钱,明乳香2钱,麝香3分。制法:用酒煮黑大豆汁泛为丸。功能主治:周痹。用法用量:每服1钱,陈酒送下。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石英水煮粥
《圣惠》卷九十七:别名:石英水粥组成:白石英20两,磁石20两(并捶碎)。功效:久服气力强盛,颜如童子。主治:肾气虚损,阴萎,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用法用量:以水2斗,器中浸,于露地安置,夜即揭盖,令得星月气。用却1升,即添1升。附注:石英水粥(《医统》卷八十七)。
-
野驼脂方
《圣济总录》卷二十:方名:野驼脂方组成:野驼脂(炼了滤过)1斤。主治:周痹。用法用量:每服半匙,以热酒半盏和化服之。渐加至1匙,空心、食前各1次。制备方法:上一味,别入好酥4两同炼,搅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