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食
中食为病证名,类中风之一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食中。见《医宗必读·类中风》。多由醉饱过度,或感风寒,或着气恼,以致食滞于中,胃气不行,升降不通所致。症见忽然昏倒,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胸膈满闷等。先用姜盐汤探吐,再服疏邪化滞、理气和胃之剂。方用藿香正气散、神术散、平胃散等。
-
蚊虫叮咬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蚊虫属昆虫纲双翅目,是小型的昆虫,种类很多,已知世界上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300余种,但能传播人畜疾病的并不是太多,主要是按蚊、库蚊、伊蚊。雄虫不吸血,以植物汁为食,雌虫吸血,在吸血的同时分泌唾液,以防止血液凝固,一般在交配后雌蚊必须吸血才能使卵巢发育。
-
髑骨散
处方:骷髅骨烧灰末。功能主治:狂犬咬人,及诸犬咬疮不愈,吐白沫者,为毒攻入心,令人烦乱,唤叫作犬声者。用法用量:以东流水和服方寸匕,以活止。注意:当终身禁食犬肉、蚕蛹。疮未愈之间,亦忌食生物,诸肥腻肉,及诸冷食,但于饭下蒸生鱼,及就腻器中食便发。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引《肘后方》
-
葛粉索饼
《圣惠》卷九十六:葛粉索饼:别名:葛粉羹处方:葛粉4两,荆芥1握,香豉2合。功能主治:中风。心脾热,言语謇涩,精神昏愦。用法用量:葛粉羹(《饮膳正要》卷二)。摘录:《圣惠》卷九十六《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食医心鉴》:方名:葛粉索饼组成:葛粉4两,荆芥1握。于荆芥汁中食之。
-
逐水散
《鸡峰》卷十九:方名:逐水散组成:生章陆3两,赤豆3两,鲫鱼3个。功效:消肿满。用法用量:3味实鱼腹中,以麻线缚之,水3升,煮赤豆烂,去鱼,只取二物,空腹中食之,以鱼汁送下。不汗利即愈。甚者,过2日再作之,不过3剂。
-
髓煎
《圣惠》卷九十五:方名:髓煎组成:生地黄50斤(捣绞取汁,以慢火煎减半),牛髓50斤(炼成者),羊脂3斤(炼成者),白蜜3升,牛酥3升,生姜汁2升。功效:填骨髓,治百病,补虚劳,换白发。用法用量:每服以温酒调如鸡子黄大,日2服,羹粥中食之。益精美发,白者摘去之,下有黑者再生,若未白者更不白。
-
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是小肠特有的结构,由上皮和固有膜形成。中央乳糜管管壁由一层内皮构成,通透性较大,一些较大分子如乳糜微粒可进入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内皮有小孔,有利营养物质的吸收。当平滑肌松弛时,绒毛又向肠腔伸展,使绒毛与肠腔中食糜充分接触,有利于吸收,绒毛如此不断伸缩以推动淋巴与血液运行。
-
吐法
2.专指小儿推拿术的催吐方法。涌吐法:吐法为八法之一,又称涌吐法。催吐用药物,实证用瓜蒂、藜芦、胆矾等;虚证用参芦饮。《厘正按摩要术》卷二:“吐法:周于蕃曰:小儿外感风寒,内伤乳食,致咳嗽呕吐,痰涎积聚,宜先用汗法。即或胃无积滞,用此一吐,亦舒通脏腑之气,若由版门推下横纹令吐者,不若按舌之快也。”
-
食中
又称中食。是指食滞于中,胃气不行,升降不通,以突然昏倒,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胸膈满闷等为常见症的类中风。见《医宗必读·类中风》。病因病机:多由醉饱过度,或感风寒,或着气恼,以致食滞于中,胃气不行,升降不通所致。治疗:先用姜盐汤探吐,再服疏邪化滞、理气和胃之剂。方用藿香正气散、神术散、平胃散等。
-
蔺花散
《鸡峰》卷十二:蔺花散:处方:马蔺花半两,川楝子半两,海柑子核(柑皮肉不中食,只核可用)半两,荔枝核半两,附子(炮,切片,羊肾1对,细切,同焙,不用肾)半两,沉香半两,木香1分,熏陆香1分,甘草1分,麝香1分。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入炒生姜、盐茴香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番薯叶
番薯叶又称地瓜叶,为旋花科牵牛花属,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地瓜秧蔓顶端的10~15厘米及嫩叶、叶柄合称茎尖,这是地瓜茎叶中食味更好的部分,过去多弃置不用,近年来因其诱人的保健功能而日益受到世人的青睐。肠胃积滞者,不宜多食。有生津润燥、健脾宽肠、养血止血、通乳汁、补中益气、通便等功效;
-
蚋叮咬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蚋叮咬后不久局部有痒感和剧痛。虻叮咬:虻俗称“牛虻”。叮咬后刺痛,中央有叮咬痕迹,局部出现红斑、丘疹和风团,可继发感染。羽化后的雌蚋待其唾液腺发达之后即开始吸血活动,它不仅是骚扰性的吸血,在北美、非洲等地是传染盘尾丝虫病的媒介。瘙痒明显或皮疹严重者可斟情使用抗组胺药。
-
鸡子羹
《圣济总录》卷一九○:鸡子羹:处方:鸡子1枚,阿胶(炒令燥)1两。功能主治:妊娠胎不安。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圣惠》卷九十六:组成:鸡子3枚,莼叶1斤(切),淡竹笋4两(去皮,切)。主治:心下烦热。用法用量:上以豉汁中煮作羹,临熟,破鸡子投入羹中食之。
-
牛皮
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较短,蹄较大。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性味:味咸;性平归经: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各家论述:《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皮煮熟,切于豉汁中食之。
-
水牛皮
出处:《食医心镜》拼音名:ShuǐNi P 来源:牛科动物水牛的皮。功能主治:《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皮煮熟,切于豉汁中食之。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