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耳屏
对耳屏为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其上分布的耳穴如下:外侧面有额穴、颞穴、枕穴;边缘有平喘穴、脑干穴及缘中穴;内侧面是脑、睾丸(卵巢)穴。
-
耳穴
根据耳廓穴位的反应特性和检测方法的不同,也可将这些反应点称为压痛点、敏感点、良导点,反射点,阳性点、着色点、刺激点等。一般地说,与头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 体部和对耳 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或耳甲腔(如图)。
-
耳针疗法
3.移动探测棒,沿耳廓的解剖位置,自上而下进行探测,一般先测耳甲腔、耳甲艇,后测对耳 、三角窝,再测耳舟、耳 、耳垂等,逐点探测,发现阳性反应(仪器发出嗡嗡声)及时记录。3穴,交替使用,轻刺激,留针1—2小时,亦可在有效刺激点皮下埋针。四十二、颈椎病:【治则】疏经通络。1.河北省中医研究院编。
-
耳屏
耳屏指耳廓前面呈瓣状的突起,又称耳珠、耳门。见《黄帝内经灵枢·五色》。耳门为听宫穴所在;手、足太阳,手、足少阳,足阳明等经脉所过。耳门上分布的耳穴如下:外侧是外鼻穴,边缘是上屏尖、下屏尖穴;内侧面有咽喉、内鼻穴。耳屏耳甲腔的前方有一突起称耳屏,后方的对耳 下部有一突起,称对耳屏。
-
对屏尖
概述:对屏尖(duìpíngjiānAT1、2、4iapexofantitragus)为耳穴名。标准定位:对屏尖穴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对屏尖穴位于对耳屏的尖端。主治病症:对屏尖穴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症、睾丸炎、副睾炎。刺激方法: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耳屏外三穴
耳屏外三穴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耳廓之耳舟中,计3穴:对耳屏外上方凹陷处1穴,对耳屏外方凹陷处1穴,对耳屏外下方凹陷处,近耳垂下方1穴。主治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耳聋、耳鸣、外耳道炎、中耳炎、咽炎等。一般直刺0.2~
-
缘中
概述:缘中(yuánzhōngAT2、3、4icentralrim)为耳穴名。或称脑点。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 屏切迹之中点处。缘中穴位于对耳屏尖与 屏切迹的中点。主治病症:缘中穴主治遗尿、崩漏、内耳性眩晕、阳痿等。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枕
2.枕骨的简称。耳穴名·枕:枕(zhěnAT3occiput)为耳穴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主治病症:耳穴·枕主治头痛、头晕、哮喘、癫痫、神经衰弱等。刺激方法: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等进行刺激。《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头横骨为枕。”
-
额
概述:额:1.人体部位名;指前发际以下,两眉以上的部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出《针法灸法学》。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主治病症:耳穴·额主治头痛、头晕、失眠。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颞
概述:颞:1.人体部位名;头部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位。或指颞骨,位于顶骨下方,形状扁平。标准定位:耳穴·颞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耳穴·颞位于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主治病症:耳穴·颞主治偏头痛。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皮质下
概述:皮质下(pízhìxiàAT4subcortex)为耳穴名。标准定位:耳穴·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耳穴·皮质下位于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病症:耳穴·皮质下主治痛症、神经衰弱、假性近视等。刺激方法: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环缩耳整形术
手术名称:杯状耳整形术别名:杯状耳矫正术;垂耳整形术;卷曲耳修复术分类:耳鼻喉科/外耳手术/耳廓畸形手术ICD编码:18.7905概述:杯状耳也称卷曲耳、垂耳或环缩耳,其主要特征是耳廓卷曲、前倾、变小而且位置较低,是一种介于招风耳和小耳之间的先天性畸形,约占各种先天性耳畸形的10%。45°,耳甲与耳舟互成直角。
-
招风耳整形术
手术名称:招风耳整形术别名:招风耳整复术;麻醉和体位:首选局麻,必要时加基础麻醉。(2)沿耳廓后面着色点纵行切开皮肤,并向两侧做皮下分离,暴露出耳 软骨(图9.1.1.1-13)。(1)亚甲蓝标记(图9.1.1.1-15)。6.外耳道口狭窄颞下颌关节过高者或术中过度改变耳甲宽度时,继发感染,可发生外耳道口狭窄。
-
扁平耳整形术
手术名称:招风耳整形术别名:招风耳整复术;麻醉和体位:首选局麻,必要时加基础麻醉。(2)沿耳廓后面着色点纵行切开皮肤,并向两侧做皮下分离,暴露出耳 软骨(图9.1.1.1-13)。(1)亚甲蓝标记(图9.1.1.1-15)。6.外耳道口狭窄颞下颌关节过高者或术中过度改变耳甲宽度时,继发感染,可发生外耳道口狭窄。
-
扇风耳整形术
手术名称:招风耳整形术别名:招风耳整复术;麻醉和体位:首选局麻,必要时加基础麻醉。(2)沿耳廓后面着色点纵行切开皮肤,并向两侧做皮下分离,暴露出耳 软骨(图9.1.1.1-13)。(1)亚甲蓝标记(图9.1.1.1-15)。6.外耳道口狭窄颞下颌关节过高者或术中过度改变耳甲宽度时,继发感染,可发生外耳道口狭窄。
-
平喘
平喘为耳穴名。出《针法灸法学》。位于对耳屏的尖端。主要治疗哮喘、腮腺炎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多块状头皮综合征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多块状头皮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其表现性不一,可多可少,常在出生时头皮可见未覆盖皮肤的肌肉,愈后留下不规则的结缔组织结节,其组织病理不呈瘢痕疙瘩状,外耳可有畸形,耳屏、对耳屏和耳垂变小或呈退化,乳房亦可退化或缺如,仅留乳头,这种遗传病实际是一综合征。
-
耳甲
耳甲指由对耳屏和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围成的凹陷。
-
屏间切迹
屏间切迹为耳廓部位名。指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其前方适当听会穴。
-
屏间后
概述:屏间后(píngjiānhòuAT11posteriorintertragalnotch)为耳穴名。标准定位:屏间后穴在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的前下部。屏间后穴位于屏间切迹前方耳屏前下部。主治病症:屏间后穴主治眼病。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压籽、刺血等法进行刺激。
-
屏间前
概述:屏间前(píngjiānqiánTG21anteriorintertragalnotch)为耳穴名。标准定位:屏间前穴在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屏间前穴位于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位于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的前下部。主治病症:屏间前穴主治眼病。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压籽、刺血等法进行刺激。
-
垂耳整形术
手术名称:杯状耳整形术别名:杯状耳矫正术;垂耳整形术;卷曲耳修复术分类:耳鼻喉科/外耳手术/耳廓畸形手术ICD编码:18.7905概述:杯状耳也称卷曲耳、垂耳或环缩耳,其主要特征是耳廓卷曲、前倾、变小而且位置较低,是一种介于招风耳和小耳之间的先天性畸形,约占各种先天性耳畸形的10%。45°,耳甲与耳舟互成直角。
-
外耳
概述:外耳:1.耳穴名;人的耳壳,最外周是卷曲的耳 (helix),下方悬有耳垂(lobulusauriculae),此外还可见耳屏(tragus)、对耳 (anthelix)、对耳屏(an-titragus)、耳甲(cymbaconchae)、舟状窝(fossanavicularis)、三角窝(fossatriangul-aris)、达尔文点(Darwin’spoint)等部分。
-
耳垂畸形矫正术
手术名称:耳垂畸形整形术别名:耳垂畸形矫正术;45°,耳甲与耳舟互成直角。4.耳廓本身的大小和形态耳廓长约6.5cm,从耳屏至耳 结节的宽度约3.5cm,耳廓过宽一般无须矫正,耳甲平均深度为1.5cm。麻醉和体位:首选局麻,必要时加基础麻醉。在耳后乳突区设计一双叶形皮瓣,皮瓣应大于正常耳垂的1/3(图9.1.1.6-18)。
-
全耳廓再造术
3.5cm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按耳廓形态大小做皮下分离,其范围略大于耳廓 廓的画线,并在其后下方分离出一皮下囊,供放置皮肤扩张器的注射板用(图9.1.1.5-4)。5mm处切开乳突表面筋膜,将软骨支架深面的筋膜分离,将耳廓向前竖起,耳后创面游离植皮,间断缝合后打包包扎,留置引流管一根(图9.1.1.5-9)。
-
巨耳整形术
手术名称:巨耳整形术别名:大耳整形术;耳廓整形的常见标准:从美容角度判断耳廓形态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整形,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4.耳廓本身的大小和形态耳廓长约6.5cm,从耳屏至耳 结节的宽度约3.5cm,耳廓过宽一般无须矫正,耳甲平均深度为1.5cm。麻醉和体位:首选局麻,必要时加基础麻醉。
-
杯状耳整形术
手术名称:杯状耳整形术别名:杯状耳矫正术;垂耳整形术;卷曲耳修复术分类:耳鼻喉科/外耳手术/耳廓畸形手术ICD编码:18.7905概述:杯状耳也称卷曲耳、垂耳或环缩耳,其主要特征是耳廓卷曲、前倾、变小而且位置较低,是一种介于招风耳和小耳之间的先天性畸形,约占各种先天性耳畸形的10%。45°,耳甲与耳舟互成直角。
-
卷曲耳整形术
手术名称:杯状耳整形术别名:杯状耳矫正术;垂耳整形术;卷曲耳修复术分类:耳鼻喉科/外耳手术/耳廓畸形手术ICD编码:18.7905概述:杯状耳也称卷曲耳、垂耳或环缩耳,其主要特征是耳廓卷曲、前倾、变小而且位置较低,是一种介于招风耳和小耳之间的先天性畸形,约占各种先天性耳畸形的10%。45°,耳甲与耳舟互成直角。
-
对耳屏沟
对耳屏沟是指在对耳屏突起的脊面凹陷中。
-
耳瘘
本病多见于西医所指先天性耳前瘘管及耳后骨膜下脓肿破溃后遗留之瘘管。气虚邪恋证:耳瘘·气虚邪恋证(earfistulawithpatternofqideficiencyandlingeringpathogen)是指气虚邪滞,以瘘口或其周围溢脓,经久不愈,脓液清稀,伴疲倦乏力、纳呆、头昏,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耳瘘证候。
-
耳垂
概述:耳垂:1.耳廓下端无软骨的皮垂部分;2.经外奇穴名。耳坠(earlobule)为人体部位名,又称“耳垂”、耳垂珠。耳垂部分无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是临床常用采血的部位。耳垂部分分布有眼、牙痛点、扁桃体等耳穴。出《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刺疔捷法》。功能主治:主治锁口疔等。刺灸法:直刺0.1寸,或点刺出血。
-
耳垂畸形整形术
手术名称:耳垂畸形整形术别名:耳垂畸形矫正术;45°,耳甲与耳舟互成直角。4.耳廓本身的大小和形态耳廓长约6.5cm,从耳屏至耳 结节的宽度约3.5cm,耳廓过宽一般无须矫正,耳甲平均深度为1.5cm。麻醉和体位:首选局麻,必要时加基础麻醉。在耳后乳突区设计一双叶形皮瓣,皮瓣应大于正常耳垂的1/3(图9.1.1.6-18)。
-
狐蝠
狐蝠是翼手目的1科,通称果蝠,又名狐蝠。40厘米,最小的体重15克(如食花粉、花蜜者),大者达900克。耳壳简单,卵圆形,耳缘联成圆圈,无耳屏和对耳屏;头骨吻部较长,腭部后缘超出臼齿,臼齿齿冠平坦,中央具纵沟,适于软质食物;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往东至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岛屿。仅棕果蝠等少数属有超声定位功能。
-
贝壳状耳矫正术
手术名称:贝壳状耳矫正术别名:贝壳状耳整形术;副耳(accessoryauricle),为耳廓样结构位于耳屏前方,有的可移至颊部或颈部,可伴有异常腭裂、牙发育不全等。4.耳廓本身的大小和形态耳廓长约6.5cm,从耳屏至耳 结节的宽度约3.5cm,耳廓过宽一般无须矫正,耳甲平均深度为1.5cm。3.严重心肺疾病和血液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