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宝本草
《开宝本草》为书名,统指《开宝新详定本草》及《开宝重定本草》。次年(开宝七年)李昉等又据此书重予修订,改名《开宝重定本草》,据序言称:镂版时“以白字为‘神农’(指《神农本草经》)所说,黑字为‘名医,(指《名医别录》)所传,唐(指《唐本草》)附,今附(本书所增),各加显注,详其解释,审其形性。
-
鳜鱼
生长较快,1龄体长达100~鳜鱼的别名桂鱼、鳖花鱼、稣鱼、鲜花鱼、石桂鱼、花鲫鱼《全国中草药汇编》:鳜鱼拼音名GuìYú别名鳌花、济花鱼、翘嘴鳜鱼来源鲈形目鮨科鳜鱼Sinipercachuatsi(Basil.功能主治补气,健脾。主虚劳嬴瘦;2.《日华子本草》:益气,治肠风泻血。鳜鱼的食疗功效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
-
象牙
用于惊风癫痫,热痰骨蒸;性味:味甘;咽喉肿痛;外用:适量,研末调敷;附方:治杨梅疮成漏:象牙三钱,鳖甲、猬皮各一个。(《医学入门》象牙丸)各家论述:1.《海药本草》:主风痫热,骨蒸劳,诸疮等,并皆宜生屑入药。2.《日华子本草》:治小便不通,生煎服之;5.《本草经疏》:治恶疮,拔毒,长肉,生肌,去漏管。
-
紫荆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荆皮:拼音名:ZǐJīnɡP 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longepedunculataFin.etGagnep.;单叶互生;主妇女月经不调,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痈肿,疥癣,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附方:仙传外科集验方》一胜膏)⑦治痔疮肿痛:紫荆皮五钱。
-
石蟹
古生代节肢动物扇海科双刺静蟹及其近缘动物的化石·《中医大辞典》·石蟹:石蟹为中药名,出自《日华子诸家本草》。性味归经:咸,寒。1.治尿路感染,白带。2.治目赤,角膜云翳,痈肿,漆疮,磨水点涂;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1g,滴加稀盐酸5ml,即泡沸,发生二氧化碳气;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湿热淋浊;
-
杧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杧果:拼音名:M nɡGuǒ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来源: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indicaL.,以果、果核、叶入药。注意:(1)有谓果皮峻泻,利尿杀虫;未成熟的果实中含葡聚糖(glucan),阿聚精(arabinan),聚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an)。性味:甘;3.《本草纲目拾遗》:益胃气,止呕晕。
-
艾纳香
《*辞典》·艾纳香: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àiNàXiānɡ别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查》),冰片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白蒿
《*辞典》:白蒿:出处:《本经》拼音名:B iHāo别名: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0.2%、焦性儿茶酚糅质0.499%、黄酮类0.831%、内酯类,及微量的呋喃香豆精,此外,又含芸香甙、异槲皮甙。
-
丁香根
概述:丁香根为桃金娘科丁子香属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Syzygiumaromaticum(L.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丁香的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树根(丁香根)、果实(母丁香)、花蕾的蒸馏液(丁香露)及其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开宝本草》:“疗风热毒肿。”《药性考》:“治肿毒内陷。”
-
橄榄仁
《*辞典》:橄榄仁:出处:《纲目》拼音名:GǎnLǎnR n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种仁。收集果核,击碎核壳,取出种仁,晒干。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②《医林纂要》:甘淡。功能主治:润燥,解鱼、酒毒。①《开宝本草》:研敷唇吻燥痛。③《随息居饮食谱》:润肺,解毒,杀虫,稀痘,制鱼腥。
-
红花子
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H nɡHuāZǐ别名:红蓝子(《广利方》),白平子(《药材资料汇编》)。15.2%,及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附方:①治斑豆疮出不快:红花子一合。(《伤寒总病论》红花汤)②治腹内血气刺痛:红蓝子一升,捣碎,以无灰酒一大升八合拌了,曝令干,重捣蜜丸如桐子大。
-
胡葱
极少结果,果为蒴果。胡葱的食疗功效:性味:味辛,性温。化学成份:球茎的外层膜质鳞被中含槲皮醇、绣线菊甙、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和槲皮素-7,4’-二葡萄糖甙,其总含量为20%,愈向球茎中心,黄酮类含量愈少(中心约为1%)。①《食疗本草》:主消谷能食,利五脏不足气。③《开宝本草》:温中消谷,下气杀虫。
-
绿豆皮
概述:绿豆皮为中药名,又称绿豆壳(《本经逢原》),绿豆衣(《山西中药志》)。性味:①《开宝本草》:寒。功能主治:①《本草纲目》:解热毒,退目翳。绿豆皮为眼科常用退翳障药,具有清热解毒,退翳明目的功效。常与谷精草、石决明等配伍,如清解散。(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出处:《*辞典》
-
绿豆叶
《*辞典》:绿豆叶:出处:《纲目》拼音名:LǜD uY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吐泻,斑疹,疔疮,疥癣。①《开宝本草》:霍乱吐下,绞汁和醋少许,温服。②《本草汇言》:治疔毒、癍疹,金、石、丹、火诸毒及霍乱吐下,并绞汁,和温汤饮之。附方:治风癣干疥:绿豆叶,捣烂,和米醋少许,用旧帛擦之。
-
茅香花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M oXiānɡHu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茅香的花序。夏季采集。归经:《本草汇言》:入足阳明、太阴经。附方:治冷劳久不瘥:茅香花、艾叶各-两,并烧为灰,细研,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初以蛇床子汤下二十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吐却,用枣汤下。(《圣惠方》)摘录:《*辞典》
-
墨
痈肿发背。(《梅师集验方》)③治天行毒病鼻衄,是热毒,血下数升者:好松烟墨捣之,以鸡子白和丸,丸如梧桐子大,水下,一服十丸,并无所忌。(《僧深集方》)④治崩中、漏下青黄赤白:好墨末一钱匕,服。(《千金方》)各家论述:①《本经逢原》:墨,止吐衄血逆上行,或生藕汁,或莱菔汁,或鲜地黄自然汁磨服即止。
-
南藤
《*辞典》:南藤: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N nT nɡ别名:丁父、丁公寄(《别录》),丁公藤(《本草拾遗》),石南藤(《本草图经》),搜山虎(《滇南本草》),风藤(《纲目》),蓝藤(《植物名实图考》),巴岩香(《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胡椒科植物湖北胡椒或绒毛胡椒的带叶茎枝。①《别录》:味甘。
-
茄根
性味:甘辛,寒。功能主治: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④《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匿,口蕈。㈡陈茄根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鲍氏小儿方》)④治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在纸上,卷筒安入内,一日一上。本药的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较差,对肺部罗音消失不够满意。
-
茄叶
《*辞典》:茄叶: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Qi Y 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叶片。全植物含胡芦巴碱、胆碱、腺嘌呤、咪唑乙胺、澳洲茄胺、龙葵碱、精氨酸葡萄糖甙、咖啡酸等。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匿,口蕈。(《纲目》)③治钩虫初感染:茄茎叶煎浓洗。换药时可用淡茶水或生理盐水洗去刨面污物,再行上药。
-
盐麸根白皮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Y nFūGēnB iP 别名:盐肤木根皮(《陕西中草药》)。功能主治:祛风湿,散瘀血,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疮疖,慢性支气管炎,麻疹,感冒,黄疸,水肿,风湿腰腿痛,咳嗽带血,便血。(《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⑤治小儿疳积:盐麸木根皮四钱,叶下珠(连果实的全草)二钱。
-
盐麸树白皮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Y nFūSh B iP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已去掉栓皮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功能主治:治血痢,肿毒,疮疥。①《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血痢,杀蛔虫,并煎服之。②《湖南药物志》:治无名肿毒,恶疮疥痛,鱼口下疳,蛇犬咬伤,煎水洗。
-
盐麸叶
《*辞典》:盐麸叶: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Y nFūY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化学成份:含槲皮甙、没食子酸甲酯、并没食子酸。①《本草求原》:除痰饮咳嗽,生津止渴,解热毒、酒毒,喉痹,下血,血痢,功同五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⑤治骨折,毒蛇咬伤:盐酸树鲜叶捣烂敷患部。
-
银箔
《*辞典》:银箔:出处:《本草蒙筌》拼音名:Y nB 别名:银薄(《药性论》)。归经:入心、肝经。②《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圣济总录》镇心丸)②治小儿伏热潮发者:银箔十片,续随子一分(去皮,研),青黛一分,芦荟一分(研),胡黄连末一分,麝香一钱。上通研匀细,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
补注神农本草
《补注神农本草》药学著作。目录一卷。本书以《开宝本草》为基础,参考诸家学说,由掌禹锡、林亿、苏颂等加以补充修订,共收集药物1082种,原书已佚。其中部分内容,赖《证类本草》引录得以保存。
-
榅桲属
中文名榅桲属拼音名shu拉丁名Cydonia中国植物志36:344描述CydoniaMill榅桲属,蔷薇科,只有榅桲C.oblongaMill.1种,产小亚细亚至中亚,我国新疆、陕西、江西、福建等地有栽培,果供生食或煮食,实生苗可作苹果和梨类砧木。叶互生,单叶,全缘,脱落;子房下位,通常5室,有胚珠多颗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5,分离;
-
首乌
《开宝本草》称:首乌"止心痛,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2.七宝美髯丹(乌须黑发丸):用于由肾水亏损、血气不足引起的须发早白、牙龄动摇、梦遗滑精、筋骨无力等症。6.还精煎:本品能明显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使细胞免疫功能提高40%;具有益肾安神、补气健脑、活血通络的作用。
-
证类本草
概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中药著作,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主要内容:《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祐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传记、佛书道藏中的有关本草学记载,整理编著而成的。本书增加方论1000余条,各药之后共附古今单方3000余首。
-
本草经疏
又名《神农本草经疏》。明·缪希雍撰。刊于1625年。卷3以下为玉石部上品,其后各卷的编排次序与《证类本草》同;本书虽名为《本草经疏》,但其中不少引录药物的叙述文字并非《本草经》的原文,而是见于《名医别录》、《唐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以及陈藏器《本草拾遗》等书。现存初刻本,周氏医学丛书本等。
-
卢多逊
卢多逊五代北宋间官吏。曾官至集贤校理、中书侍郎平章事、兵部尚书等职。其学问渊博,涉猎颇广,于开宝年间任翰林学士,奉敕与尚药奉御刘翰等纂修《新评定本草》,即后世所称之《开宝本草》。
-
天竺黄
概述:天竺黄为中药学,出自《开宝本草》。性味归经:甘,寒。治热痰壅盛,咳嗽气喘,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壅,癫痫,小儿惊风抽搐。鉴别:(1)取本品适量,炽灼灰化后,残渣申加盐酸与硝酸的等容混合液,滤过,滤液加钼酸铵试液,振摇,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蓝色。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
白芥
《*辞典》:白芥:出处:《唐本草》拼音名:B iJi 别名:胡芥(《蜀本草》),蜀芥(《纲目》)。花冠黄色,长方卵形,基部有直立长爪;性味:《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归经:《本草经疏》:入肺。②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此方名白芥丸。
-
不灰木
别名:无灰木。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烦热阳厥,小便不利,热痱疮。①《开宝本草》:"主热痱疮,和枣叶、石灰为粉敷身。(真珠丸)③治霍乱心腹胀满气逆,或内烦而呕,手足厥冷:阳起石(煅,研)、不灰木(研)、阿魏(研)各半两,巴豆(去皮、心膜,不去油)二十五粒。上五味,捣罗为细末,软粟米饭丸如樱桃大。
-
柽乳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ChēnɡRǔ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树脂。功能主治:合质汗药,治金疮。摘录:《*辞典》
-
伏牛花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F Ni Huā别名:隔虎刺花(《开宝本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花。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止痛。①《开宝本草》:疗久风湿痹,四肢拘挛,骨肉疼痛。作汤主风眩、头痛,五痔下血。甚则火腑热秘:伏牛花、山茵陈、桑寄生、白牵牛、川芎藭、白僵蚕、蝎梢各三钱,荆芥穗四钱。
-
柑
《*辞典》:柑: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Gān别名:金实(马琬《食经》),柑子(《开宝本草》),木奴(《纲目》),瑞金奴(《群芳谱》)。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瓯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性味:甘酸、凉。①崔禹锡《食经》:食之下气,主胸热烦满。①《本草衍义》:脾肾冷人食其肉,多致藏寒或泄利。
-
葛粉
《*辞典》:葛粉: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GěFěn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化学成份: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144%,蛋白质0.082%,纤维素0.36%,灰分0.224%和水分19.546%。归经:《品汇精要》:行足阳明经。治烦热,口渴,热疮,喉痹。(《圣惠方》葛根粉粥)摘录:《*辞典》
-
狗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舌草:拼音名:GǒuSh Cǎo别名:狗舌头草、白火丹草、铜交杯、糯米青、铜盘一枝香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狗舌草SeneciokirilowiiTurcz.,的全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用于肺脓疡,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白血病,口腔炎,疖肿。对中枢有抑制作用,能增强小剂量硫酸镁之中枢抑制作用;
-
桄榔子
《*辞典》:桄榔子: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GuānɡL nɡZǐ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的果实。肉穗花序腋生,花梗粗壮下弯,分枝极多,长达1米左右,花单性,雌雄同株,但生于不同的肉穗花序上;生境分布:生长于温湿地区的石灰岩山林中。②《本草汇言》:破宿食、积血。磨汁治妇人产后儿枕血瘕诸疼,及心胃寒疼。
-
胡桃青皮
《*辞典》:胡桃青皮: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H T oQīnɡP 别名:青胡桃皮(《救急方》),青龙衣(《山东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未成熟果实的外果皮。(《纲目》)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胃痛:于农历6月上旬,摘取未成熟的青皮核桃6斤,洗净打碎装入瓶内,加入60度烧酒10斤,密封曝晒20~
-
胡桃树皮
《*辞典》:胡桃树皮: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H T oSh P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树皮。又含没食子酚鞣质和少量糖甙。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涩,有毒。功能主治:治水痢,肾囊风,麻风结节,全身发痒。②《重庆草药》:杀虫,攻毒。共研末,调香油搽。(《湖南药物志》)③治全身发痒:胡桃树皮煎水洗。
-
麂肉
《*辞典》:麂肉: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JǐR u来源:为鹿科动物小麂的肉。听觉敏锐,行动灵活。生境分布:分布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性味:甘,平。③《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②《随息居饮食谱》:补气,暖胃,耐饥。化湿祛风,能瘳五痔。注意:①《日华子本草》:能堕胎及发疮疖疥。
-
蒟蒻
治痰嗽,积滞。疟疾,经闭,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汤火伤。①《开宝本草》:生蒻头,戟人喉出血。附方:①治久疟不愈:蒟蒻、何首乌,炖鸡服。(《四川中药志》)②治脑部癌肿:华东蒟蒻一两,先煎二小时;再加黄药子、天葵子、红木香、七叶一枝花各五钱。⑧治毒蛇咬伤:鲜华东蒟蒻、青木香、半边莲各等量。
-
零陵香
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L nɡL nɡXiānɡ别名:熏草(《山海经》),燕草(《南越志》),蕙草(《别录》),香草(《开宝本草》),铃铃香、铃子香(《梦溪笔谈》),黄零草(《庚辛玉册》),熏香(《本草求真》),陵草(《中药材手册》)。①《别录》:主明目止泪,疗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上气,腰痛。
-
马齿苋子
《中医大辞典》·马齿苋子:马齿苋子为中药名,出自《开宝重定本革》。功能主治:《开宝本草》:"明目。"附方:①治青盲白翳,除邪气,利大小肠,去寒热:马齿苋实一大升,捣为末,每一匙.(《食医心镜》)②治漏睛脓汁出,经年不绝:马齿苋子半两,人苋子半合。凡熨眼之时,须药热熨透眼三五十度,脓水自绝。
-
猕猴桃枝叶
《*辞典》:猕猴桃枝叶: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M H uT oZhīY 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枝叶。功能主治:《开宝本草》:杀虫。附方:①治妇人乳痈:鲜猕猴桃叶一握,和适当的酒糟,红糖捣烂,加热外敷,每天早晚各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②治烫伤:猕猴桃叶,捣烂,加石灰少许,敷患处。
-
蒲蒻
出处:《纲目》拼音名:P Ru 别名:蒲黄根(《产乳集验方》),蒲笋(《日用本草》),蒲儿根(《野菜谱》),蒲包草根(《上海常用中草药》)。治孕妇劳热,胎动下血,消渴,口疮,热痢,淋病,白带,水肿,瘰疬。(《圣济总录》蒲根汤)③治遗精、白带:蒲黄根、蒴藋各一两,薴麻根,米仁根各五钱,白英、三白草各四钱。
-
铅粉
鉴别:(1)取本品约0.5g,加稀硝酸约5ml,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幼科准绳》定粉散)②治小儿脾泄不止:红枣二十个,去核,将官粉入内,以阴阳瓦焙干,去枣研粉。(《圣济总录》胡粉散)⑤治干癣痒不止:胡粉、黄连(去须)、蛇床子、白蔹各半两。藏器主久痢成疳,和鸡子白服,以粪黑为度,皆为其消积杀虫止痢也。
-
石首鱼
《*辞典》:石首鱼:出处:《食性本草》拼音名:Sh ShǒuY 别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灰分0.9,0.9克;性味:甘,平。归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功能主治:①崔禹锡《食经》:主下利,明目,安心神。
-
石首鱼鲞
《*辞典》:石首鱼鲞: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Sh ShǒuY Xiǎnɡ别名:白鲞(《尔雅翼》),鲞鱼(《纲目》)。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经。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健脾,补虚。治食积腹胀,泻痢。①《食疗本草》:消宿食,主中恶。③《随息居饮食谱》:开胃醒脾,补虚活血,为病人产后食养之珍。
-
铁粉
《*辞典》:铁粉: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TiěFěn来源:为钢铁飞炼而成的粉末;归经:《本草求真》:入肝。治惊痫,发狂,脚气冲心,疔疮。(《杨氏家藏方》朱砂铁粉散)③治伤寒阳毒,狂言妄语乱走,毒气在脏:铁粉二两,龙胆草一两(为末)。(《全幼心鉴》)④治头痛鼻塞,头目不利:铁粉一两,龙脑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