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肉度
肉度为五度之一。测度人的形体肥瘦、大小和体质强弱,以供辨证治疗的参考。《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把肥壮之人区别为脂、膏、肉三种类型,并指出各型生理上的差别、气血多少、体质强弱、形态特征等,用以提示针刺补泻手法。
-
十度
概述:十度为古诊法。古代有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等五度,五度有虚有实,合称十度。用针前,先辨别十度,可以较准确地进行补泻刺法。对使用燔针劫刺等强刺激疗法时,注意区别对待。《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素问》的《气穴论》、《气府论》等篇,记载了人体经脉的重要俞穴及其部位。
-
脏度
脏度为五度之一。即测度脏腑的坚脆、大小、位置,以及功能虚实情况。脏度具体内容见《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胃肠”、“平人绝谷”诸篇,记载颇详,可供参考,但限于历史条件,其中有些不免穿凿臆测,应予正确对待。《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
-
五度
五度为古诊法。出《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度(duó夺),衡量测度。古代有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等五度。五度有虚有实,合称十度。用针前,先辨别十度,可以较准确地进行补泻刺法。
-
筋度
筋度为五度之一。筋度是指测度筋的大小、坚脆,从而在使用燔针劫刺等强刺激疗法时注意区别对待。《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