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舒诏
舒诏清代医家。字驰远,号慎斋学人。其治学崇尚喻嘉言《尚论篇》,故对《伤寒论》研究甚深,曾参考百家,徵以证治,予以补订集注,并述本人及弟子之学术见解,撰成《伤寒集注》十卷(1750年)十年后又复加订正,名曰《再重订伤寒集注》。此外尚著有《伤寒六经定法》一卷、《痘疹真诠》一卷、《女科要诀》一卷等。
-
再重订伤寒论集注
《再重订伤寒论集注》即《舒氏伤寒集注》刊行后经舒氏两次重订的后世流通本为1770年《再重订伤寒集注》。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参考百家,征以症治”(见自序)予以补订集注,并记述了舒氏本人及其门弟子的一些学术见解。
-
伤寒集注
《伤寒集注》即《舒氏伤寒集注》。清·舒诏编撰。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参考百家,征以症治”(见自序)予以补订集注,并记述了舒氏本人及其门弟子的一些学术见解。书刊行后,舒氏两次重订,后世流通本为1770年《再重订伤寒集注》。
-
舒氏伤寒集注
《舒氏伤寒集注》伤寒著作。清·舒诏编撰。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本收还补充《伤寒论》113方方论,将原方列于条文之下,阐析立方之旨、命名之义及药物性能。书刊行后,舒氏两次重订,后世流通本为1770年《再重订伤寒集注》。
-
伤寒六经定法
《伤寒六经定法》为伤寒著作。清·舒诏撰。作者治《伤寒》数十年,颇见功力。作者分析伤寒六经的证候,并扼要介绍其治法,治法中汲取了后世的一些经验方。本书或附刊于《舒氏伤寒集注》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