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顾观光
顾观光晚清医家。字尚之,又名漱泉。江苏金山人。世医出身。初为太学生,博通经史百家、天文历算,屡试不第,遂弃儒承家学。致力于本草学研究,博览古医籍,搜采散见各书中之《本草经》佚文,重辑《神农本草经》,对整理和继承古代本草学有一定贡献。
-
本经
《本经》即《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在药物理论方面,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七情合和,五味、四气等药物学理论。并介绍了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等。而流传较广的为清·孙星衍等人辑本、清·顾观光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
-
本草经
《本草经》为书名,即《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在药物理论方面,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七情合和,五味、四气等药物学理论。并介绍了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等。而流传较广的为清·孙星衍等人辑本、清·顾观光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
-
神农本草经
概述:《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著作,约成书于西汉以前。在药物理论方面,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并介绍了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和宜忌等。而流传较广的为清·孙星衍等氏辑本、清·顾观光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后三种辑本1949年后均予重印)。
-
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
《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药学著作。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编。本书以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为蓝本,除注释原文外,增加了一些内容,而使每种药物从科属、形态、产地、性味、归经、用量、禁忌、贮藏、炮制、参考等项加以认识,并附药物图。1959年由安徽省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