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简称马·普学会,是德国一具大型科研组织,也是国际上规模最大威望最高和成效最大的由政府资助的自治和科学组织。它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威廉皇家学会。总部设在慕尼黑。学术委员会是学会的最高学术机构,它分为三个学部:化学、物理、技术科学部(包括23个研究所)和人文科学部(包括11个研究所)。
-
程士德
程士德教授(1919—)男,汉族,江苏省南通市人。著名中医学家,《内经》学专家。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师带徒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内经》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内经》“时脏阴阳”理论。主持与指导的科研项目曾获市级科技成果奖。出版专著、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颜正华
颜正华教授(1920—)男,汉族,江苏省丹阳市人。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师带徒名老中医。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医药组成员,中国药学会理事。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名誉院长。主持“填精养血活血延寿缓衰”与“灭炎灵”2项部级科研课题,并取得可喜成果。主编专著7部。
-
针灸的科学基础
《针灸的科学基础》为书名。第三篇论及针灸触发的反应系统;第四篇论述针刺镇痛的神经科学基础;第五篇为经脉脏腑相关论;第六篇讲述针灸疗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第七篇为经络现象的研究。该书是从事针灸科研、教学、临床以及生物医学科研人员、医学生等很有价值的一部参考书。
-
金妙文
金妙文,1937年生,浙江省黄岩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邮码:210029)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如心脑血管病、肝胆脾胃病、内分泌等疾病。研制科研用药21种,主编参编教材、著作14本,发表论文100余篇。
-
中医针灸基础论丛
《中医针灸基础论丛》为书名。李鼎编著。2009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从事教学,临床,科研50余年所作主要论著的合集,涉及本草、医史、医经、文献、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诸多方面,内容广博,文字精当,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
-
针灸作用机理研究
《针灸作用机理研究》为书名。张笑平编。1983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取材于1950~1982年国内外刊物中有关实验文章800余篇,分门别类予以综述。可供科研、教学及临床参考。
-
舌苔图谱
《舌苔图谱》为舌诊著作。北京中医学院编著。前为舌苔简介,次用彩色片摄取舌苔图谱共55帧,以舌为纲,以苔为目,分正常舌,淡白舌,淡红舌,红绛舌,紫青舌,其他舌等6类。每类均有简要说明,每图均注明形态及病理,图文对照,易于理解,可供教学、临证与科研的参考。196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针灸腧穴学
《针灸腧穴学》为书名。杨甲三主编。1989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分总论、各论、附篇三个部分。与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腧穴学》配套。本书集古今之文献,理诸家之异同,扬其是,辨其非,尊古而不泥古,表明作者观点。可供针灸教学、医疗、科研工作者研究参考之用。
-
国外对经络问题的研究
《国外对经络问题的研究》为书名。王本显编译。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中将近年来国外,尤其是日、美及欧洲一些国家,对经络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按十二个大专题及若干个小专题逐项做了综合介绍。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可供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
-
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
《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237-2009)。200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该标准提供了针灸腧穴体表定位使用的人体测量方法,适用于针灸教学、科研、医疗中涉及的腧穴体表测量。
-
张前
张前毕业学校:1995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学历:硕士出生年月:1961年5月专业技术职务:讲师行政职务: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副主任工作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