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伤寒补天石
《伤寒补天石》为伤寒著作。明·戈维城撰。上卷自伤寒统辨起至冬温伤寒共51篇;下卷自时行疫症起至足厥阴肝经证共46篇;续编2卷,自恶风、恶寒起至百合病,共43篇。本书统论四时外感诸病较有条理,并记载前人从未提到的黄耳伤寒、赤膈伤寒等病证。在治法上选收了一些民间草药方,如黄耳伤寒用马蹄金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蓄血证
概述:蓄血证为病证名。伤寒蓄血证:蓄血证(stagnatedbloodsyndrome)是指风寒表邪不解,入里化热,与瘀血结于少腹,以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烦躁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脉沉涩或沉结等为常见症的证候。病因病机:《证治准绳·杂病》:“蓄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
-
戈维城
戈维城为明代医家,字存桔,姑苏(今江苏苏州)人。一卷起自伤寒统辨,冬温伤寒,至中风预防,共九十八候;二卷起自恶风恶寒,论述时行疫症,是厥阴肝经之症,其中之黄耳伤寒,赤膈伤寒,均为其前人所未述,至百合病,共八十九候。其于伤寒学颇有心得,清医家唐大烈谓其博而详,详而约。
-
戈存桔
戈存桔即戈维城。戈维城为明代医家,字存桔。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对伤寒学有一定研究,著有《伤寒补天石》一书。
-
腹中满痛
腹中满痛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卷一。须分虚实、表里。《类证活人书》卷十一:“腹满时痛,是有表、得有里,仲景所以用桂枝芍药汤主之。”又:“腹满时痛,属太阴也;自利不渴者,脏寒也,当温之,宜四逆汤、理中汤也。”《伤寒补天石》卷下:“腹满不减,或按之硬而痛者,为内实,须下之,大承气汤。参见腹痛、腹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