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懋
李懋明代医生。字思勉,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人。与刘毓均受学于盛寅而同为名医,后征为御医。
-
钱瑛
钱瑛明代儿科医生。字良玉。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其父为钱宗道,世传小儿医。宣德(1426-1435)年间于太医院任职。其子恒、恺、悌、愃,皆继父业。
-
黄庭森
黄庭森明代医家。字芝石。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人。精医术,以痘科擅长,有“神医”之誉。子国熙,亦以医名。
-
人体经穴图(重绘)
《人体经穴图(重绘)》为针灸图谱名。承淡安绘制。1949年由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出版。
-
幼科集腋
《幼科集腋》为书名。朱裕原撰。此书专述儿科推拿,治术上作者推崇夏鼎之《幼科铁镜》。书中先述推拿辨证总论,并附全身部位推拿图10幅。后列述惊风24症推拿法,并重点介绍夏鼎有关脐风推拿法、救脐风法、治麻症法等内容。现有1936年苏州刊本。
-
人体部位骨度经穴研考集(新编)
《人体部位骨度经穴研考集(新编)》为书名。陆善仲等编。1953年由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出版。
-
经外奇穴汇编
《经外奇穴汇编》为书名。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编。1951年由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出版。
-
靛花丸
处方:靛花薄荷叶(苏州者)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主缠喉风,声不出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睡噙化。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
-
三家医案合刻
《三家医案合刻》为书名,为医案著作。三卷。清代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汇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
戈存桔
戈存桔即戈维城。戈维城为明代医家,字存桔。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对伤寒学有一定研究,著有《伤寒补天石》一书。
-
沈谦
沈谦(1669-1732年)清代医家。字受益,号牧庵,江苏苏州人。尝撰《人身一小天地亦有南北两极论》。认为人体之命门、心主犹如天地之南北两极,以静主动;另有《命门脉诊辨》,认为命门乃生气之源。两文皆载于《吴医汇讲》,其子孙多继其业。
-
李少琳
李少琳清代医生。江苏苏州人。后随其祖移居宝山。医术高明,以医为业,门庭若市,子亦承其业。
-
针灸急救手册
《针灸急救手册》为书名。苏州中医院针灸科编。196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针灸在25种常见急症中的应用。
-
鲍竺生
鲍竺生清代医生。江苏苏州人。自幼聪颖,尝为诸生,后精于医,以医名噪一时。
-
朱钥
朱钥(18世纪)为清代医家。字东樵。江苏苏州人。撰《本草诗笺》(1756)一书。
-
朱东樵
朱东樵即朱钥。朱钥为(18世纪)清代医家。字东樵。江苏苏州人。撰《本草诗笺》(1756)一书。
-
龙青霏
龙青霏即龙柏。龙柏为清代医生。字青霏。长洲(今江苏苏州西南)人。对痧胀的证治有独到见解,撰有《脉药联珠药性考》及《古方考》(有1795年合刻本)。
-
马元仪
马元仪即马俶(chù)。马俶为清代医家,字元仪,江苏苏州人。学医于李中梓、喻嘉言,尽得其传。为当时名医,撰有《印机草》(又名《马氏医案》)一书,另校定沈朗仲所撰之《病机汇论》一书。
-
葛乾孙
葛乾孙为元代医学家。字可久。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世医出身,喜以武功治病,效果很好。江浙行省左承某,患瘫,经可久针刺,能举半体。著有《经络十二论》。书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