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老恒言
《老老恒言》为养生类著作。同时重视调摄脾胃,认为“古人养老调脾之法,服食即当药饵”,故而把饮食调摄、起居调摄与调理脾胃联系起来,提出一系列保养方法。全书所列粥谱一百方,多数采自其他方书,曹氏自己又创制十四方加入,并按药物气味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对于老年养生防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
海参粥
处方:海参适量。功能主治:温下元,滋肾补阴。益精,养血。主痿。精血亏损,体质虚弱,性机能减退,遗精,肾虚尿频。用法用量:先将海参煮烂,细切,入米,加五味。摘录:《老老恒言》卷五
-
菊花粥
处方:菊花(去蒂,晒干,磨粉)。功能主治:散风热,清肝火,降血压。主用法用量:煮粥,和入上药。注意: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尤以夏季食用为好。平素脾虚便溏的老人忌服。摘录:《老老恒言》卷五
-
莱菔粥
处方:莱菔。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消食去痰,止嗽止痢,制面毒。主消渴。用法用量:生捣汁,煮粥食。摘录:《老老恒言》卷五
-
莱菔子粥
《老老恒言》:莱菔子粥:处方:莱菔子末15克粳米100克制法:将莱菔子与粳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化痰平喘,行气消食。用法用量:早晚餐,温热食。摘录:《老老恒言》《寿世青编》卷下:方名:莱菔子粥组成:莱菔子3合。主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多痰,胸闷气喘,不思饮食,嗳气腹胀。
-
莲实粥
别名:莲子粥处方:嫩莲实半两(去皮,细切),粳米3合。功能主治:健脾和中,益神固精。益耳目聪明,补中强志。主用法用量:莲子粥(《饮膳正要》卷二)。本方方名,《老老恒言》引作“莲肉粥”。
-
龙眼肉粥
处方: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2两。功能主治: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主心血不足之心悸、心慌、失眠、健忘、贫血,脾虚腹泻,浮肿,体质虚羸,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注意:龙眼粥每次用量不宜过大,根据各人食量,每天早晚可各服1-2饭碗,并须热服,量过了会引起中满气壅。凡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或舌苔厚腻者忌用。
-
枇杷叶粥
《老老恒言》:枇杷叶粥:处方:枇杷叶10~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用于急性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等症。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热服之,3~主治:肺热咳嗽,咳吐黄色脓性痰,或咳血、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用药禁忌:对感受寒凉引起的咳嗽、呕吐患者,不宜选用。
-
砂仁粥
再将大米淘洗后,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砂仁末,稍煮即可。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功效:醒脾胃,通滞气,散寒饮,温肝肾。主治:呕吐,腹中虚痛,上气咳逆,胀痞。脾胃虚寒性腹痛泻痢,消化不良,脘腹肿满,食欲不振,气逆呕吐。用法用量:先以粳米煮粥,待粥成后,调入砂仁细末服。
-
薏苡仁粥
处方: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制法:将薏苡仁、粳米共同煮粥。功能主治:利湿,清热。摘录:《老老恒言》《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食医心鉴》:方名:薏苡仁粥组成:葱白1握,蔢诃1握,牛蒡根(切)5合,豉3合,薏苡仁(捣)3合。头痛心烦,苦不下食,手足无力,筋骨疼痛,口面,言语不正。筋脉挛急,不可屈伸,及风湿等。
-
枳椇粥
《老老恒言》卷五:方名:枳椇粥组成:枳椇子。功效:除烦清热,解酒毒,解烦渴。主治:醉酒,烦热,口渴。用法用量:煮粥,醉后次早空腹食之。附注:枳椇子10~60g,先将枳椇子煎取浓汁,去滓,入粳米煮为稀粥。
-
藕粥
《老老恒言》卷五:方名:藕粥组成:藕。功效:健脾止泄,开胃消食,散留血;久服令人心欢。主治:热渴。年老虚弱,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热病后口干烦渴。用法用量:切片,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