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刘吉人
刘吉人为晚清医家。原名刘恒瑞。生平履贯欠详。撰有《伏邪新书》(1898),对“伏邪”论述较详;编有《外科学讲义》(1911),并选录校正有《丹溪脉诀指掌》(1923)等书。有较多医著留世,其中《察舌验症新法》、《六淫直经》、《伏邪新书》、《外科学讲义》、《经历杂论》。此外,还选录校勘《丹溪脉诀指掌》。
-
刘丙生
刘丙生即刘吉人。刘吉人为晚清医家。字丙生。江苏镇江人。撰有《伏邪新书》(1898),对“伏邪”论述较详;编有《外科学讲义》(1911),并选录校正有《丹溪脉诀指掌》(1923)等书。
-
丹溪脉诀指掌
《丹溪脉诀指掌》为脉学著作。清·刘吉人编撰。刘氏选录《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部分论述予以校正,并补充了一部分内容。书中夹有一些糟粕,从而使脉义晦涩不清。后编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初刻本及《三三医书》本。
-
伏邪新书
《伏邪新书》为温病著作。清·刘吉人撰。刘氏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见自序)。书中分别阐述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的证治较详。此书有《中国医学大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