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盆
临盆见薛立斋《女科撮要》。即临产。详该条。
-
回急保生丹
处方:大红凤仙子90粒,白凤仙子49粒,自死龟版1两(麻油涂,炙),怀牛膝3钱,桃仁1钱5分,川芎5钱,白归身5钱。临盆1月内,本方去凤仙子,入益母膏2两,每日早米饮调下2钱,则临盆迅速。产后瘀血不净变生病者,或儿枕痛,于本方内加炒红曲3钱、酒炒马料豆2合,共为末,用童便半杯、陈酒半杯,调服2-3钱即愈。
-
神柞饮
《胎产心法》卷中:方名:神柞饮组成:生柞树刺枝如小指大1握(水洗净,切碎),甘草5钱,新汲水1碗半。凡觉腹疼腰重欲坐草时,即将此药温服1盏,便觉心下开豁;如渴,又饮1盏,觉下重便产,更无横生倒逆之患。各家论述:《沈氏经验方》:用柞枝取其滑泽,益母动血活血,芎、归养血调气,人参接养母力,自必脱然而生矣。
-
达生编
《达生编》为产科著作。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字通俗,内容简要,切于实用,故复刻刊本颇多,流传较广。
-
胎呆
指胎儿在母体内无力挣动,不能转成正常位娩出。盖小儿端坐腹中,临盆时头转向下,脚转向上,以便奔生。若遇脚曲,则腹中窄狭,门路遮闭,而关津为之阻碍矣。及再寻门路,又为腰曲相阻,因而力乏,不能动挣,有似胎呆者,皆因腰曲之为害也。只补产母元气,安心进食,仰卧养神,胎气渐复,自然运动而生。”
-
亟斋居士
亟斋居士清代妇产科医家。名佚,里贯未详。撰《达生篇》一卷,自序云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记于南昌郡署之东堂。书中详述临产处理原则,强调“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临盆”为产妇之要诀,要求接生者须善别“试痛”与“正产”的腹痛,并载产前产后诸症之治疗,流传甚广。另辑有《亟斋急应奇方》(1717年)。
-
催生神柞饮
处方:生柞枝(洗,锉)1两,益母草1两,川芎5钱,当归5钱,人参3分。功能主治:少妇初产,交骨不开,或因临盆太早,用力催逼,儿横腹内者。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温服。摘录:《大生要旨》卷三
-
福胎饮
处方:当归1两(酒洗),枳壳(麸炒)3钱,川芎3钱,益母草2钱,黄耆5钱。功能主治:催生。主难产。用法用量:水煎服。临盆将产,服此最妙。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仙传四急保生丹
《卫生鸿宝》卷五:组成:凤仙子(大红)90粒(白)49粒(另研包好,临时将药秤明分两配入),龟板1两(麻油涂炙),通梢牛膝3钱,桃仁钱半,川芎5钱,归身5钱。主治:临产交骨不开,难产。产后瘀血变症,或儿枕痛,加炒红曲3钱、酒炒马料豆2合,共为末,童便、陈酒各半杯,调服2-3钱。制备方法:上为末。
-
立催芎归汤
处方:当归1两,川芎5钱,益母草6钱,朴消3钱。功能主治:临盆难产,或子死腹中。用法用量:水2碗,煎1碗,候温一气饮下。少顷即产。摘录:《仙拈集》卷三
-
玉灵膏
《随息居饮食谱》:别名:代参膏、龙眼膏组成:好龙眼。产妇临盆服之尤效。制备方法:自剥好龙眼,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1两,入白洋糖1钱,碗口幂以丝绵1层。《普济方》卷三一四:组成:江子70粒,赤芍药2钱,木鳖4枚(原去壳),当归3钱,白芷2钱,没药1钱,乳香1钱,黄丹(春夏4两半,秋冬5两),柳枝1束。
-
三科大生合璧
《三科大生合璧》为书名,为《大生要旨》的改编本。清·唐千顷撰。刊于1762年。卷1种子,卷2胎前,卷3临盆,卷4产后,卷5保婴。书中论胎产、儿科常见疾病及护理事项,内容较简要。此书流传较广,另有增订或改编本,如《增广大生要旨》、《三科大生合璧》等。
-
大生要旨
《大生要旨》为书名。卷1种子,卷2胎前,卷3临盆,卷4产后,卷5保婴。此书流传较广,另有增订或改编本,如《增广大生要旨》、《三科大生合璧》等。卷一纂集有关种子之法,强调“求嗣须充精血兼养气;卷二论述胎前禁忌、受胎保胎之要;卷三述临床产常见诸证及难产救治之法;书中常摘引《达生篇》、《十产论》之文以为佐证。
-
达生篇
《达生篇》产科著作。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符合产科卫生和临产规律。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字通俗,内容简要,切于实用,故复刻刊本颇多,流传较广。
-
狗脊汤
处方:金毛狗脊1钱,黄连1钱,五倍子1钱,水杨根1钱,枯白矾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妇儿胞下后,膀胱脱出,名曰茄病,或由临盆用力太过,或由气血两虚,其色紫者可治,白者难治。用法用量:本方先熏后洗,乘热轻轻托进,内服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醋炒白芍,敛而举之。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
仁寿镜
《仁寿镜妇》为妇产科著作。此书采辑前人临证经验,分宁閫、宜男、益母、保赤4集,概述妇女月经、崩漏、带下、种子以及胎前、临盆、产后、护婴等各类病证的治则、忌宜和预防。现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及1927年铅印本。
-
上草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一:“凡妇人妊娠…阵痛转甚,难以行立,认是产时将至,即服催生符毕,然后安详上草。”临产出自《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临蓐、临盆、临月、临草、卧蓐、坐蓐、坐草、草蓐、上草、免蓐。指临近生产,进入分娩期。
-
临产六字真言
临产六字真言出亟斋居士《达生篇》。古人以六个字概述临产时应注意的事项,即“睡、忍痛、慢临盆。”
-
临产
临产(parturition)生理学名词。是指孕妇临近生产,进入分娩期。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临蓐、临盆、临月、临草、卧蓐、坐蓐、坐草、草蓐、上草、免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