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中草药手册
《常用中草药手册》药学著作。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本书选录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种,分为17类。对每种草药的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等均作简要介绍和插图,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196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老头草
《中医大辞典》·老头草:老头草为中药名,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火绒草之别名。别名:老头草、小矛香艾、薄雪草。性味:微苦,寒。4个苞叶,苞叶披针形或椭圆形,两面密生白色绵毛;"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肾炎,对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
-
蜂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窝草:拼音名:FēnɡWōCǎo别名:打毒金来源: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蜂窝草Leucaszeylanica(L.)R.Brown的全草。药理作用:蜂窝草氯仿和乙醚提取物对石膏状小孢子菌和石膏状发癣菌有抗真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国5mg/ml,蜂窝草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杀菌作用[1]。2.《文山中草药》:解表止咳,明目通经。
-
布狗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布狗尾:拼音名:B GǒuWěi别名:兔狗尾、狐狸尾、虎尾 、防虫草、猫上树来源:豆科狸尾草属植物长穗猫尾射UrariacrinitaDesv.var.macrostachyaWall.,以全草入药。小叶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长方卵形,长10-14cm,宽3-5cm,下面有柔毛。性味:味淡;小儿疳积;
-
酒饼叶
《*辞典》:酒饼叶: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JiǔBǐnɡY 别名:山橘叶(《岭南采药录》),狗牙花(《中国树木分类学》),鸡爪校(《陆川本草》),宝塔子、鸡爪香、鸡爪兰(《南宁市药物志》),串珠酒饼叶、串珠(《广东中药》Ⅱ),鸡爪藤(《中国经济植物志》),鸡爪风(《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
小矛香艾
概述:小矛香艾为中药名,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火绒草之别名。别名:老头草、小矛香艾、薄雪草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leontopodioides(willd.)Beauv.的地上部分。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水。治急慢性肾炎,尿血。
-
黑面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叶:拼音名:HēiMi nY 别名:黑面神、鬼划符、暗鬼木、青凡木、铁甲将军、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黑面树Breyniafruticosa(L.单叶互生;化学成份:枝、叶和茎皮均含鞣质,茎皮含量为12.02%。性味:味微苦;4.《岭南草药志》:解热散毒,化瘀化滞。
-
四方草
茜草科植物四叶薇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四方草:四方草为中药名,出自《江西草药》,为《江西草药》记载的四叶草之别名。2.治肺脓疡,阑尾炎,吐血,衄血,血痢,血淋,肾炎水肿,肝炎,肝硬化腹水。化学成分:本品含高山黄芩素、高山黄芩苷、红花素、异红花素、半枝莲素(Scuterulin)等。苞片卵形,披针形或线形;
-
莨菪叶
《*辞典》:莨菪叶: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拼音名:L nɡD nɡY 别名:铃铛草(《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麻性草(《湖南药物志》)。另含一种苦甙名天仙子苦甙。性味:《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苦,寒,有大毒。治胃痛,齿痛,气管炎咳喘。④《内蒙古中草药》:镇痛,解痉,止泻,治气管炎,咳嗽,气喘。
-
刺莓果
出处:《黑龙江中药》拼音名:C M i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单数羽状复叶互生;9,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1~叶柄有腺体;生境分布:生于林缘开阔地及河岸边,山坡灌丛间及杂林中。治小儿食积。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
-
跌破勒
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DiēPòLè英文名:SeedofLongleafXylosma别名:小角刺、铁梨木、凿子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侧脉8-12对。活血祛瘀;跌打损伤;乳汁不通;(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种子:治经闭,疮癣,瘰疬;
-
柞树叶
《*辞典》:柞树叶:出处:《黑龙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ZhàShùYè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树皮"条。功能主治: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痈肿,痔疮。(《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将柞树叶制成50%的煎液,每次100毫升,日服3次,7~服后无不良反应。
-
发痧藤
《*辞典》:发痧藤: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FāShāT nɡ别名:夜牵牛、毒根斑鸠菊(《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细脉斑鸠菊的藤茎及根。苞片4列,披针形,长1~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
刺南蛇藤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C N nSh T 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雄花的雄蕊有花丝着生在花盘边缘上,子房退化;蒴果球形,黄绿色,3瓣裂,种子3~果期10月。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河边、石坡上。治风湿痛,关节炎,跌打损伤肿痛,无名肿毒。
-
土肉桂
概述:土肉桂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选》。为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山肉桂之别名。别名:土肉桂、大山桂来源及产地:樟科植物钝叶樟Cinnamomumobtusifolium(Roxb.)Nees的茎皮。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胃寒疼痛,泄泻,经闭。化学成分:茎枝及皮含桂皮醛、鞣质等。
-
三十六根
概述:三十六根为中药名,出自《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痰定喘,散瘀止痛,解蛇毒。1.治咳嗽哮喘,跌打肿痛,风湿骨痛,胃痛,腹痛。非水溶性总生物碱在体外对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甲型链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娃儿藤宁碱等有抗癌作用。
-
八木条
八木条为中药名,记载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即珍珠梅的别名。珍珠梅又名山高粱、八木条、珍珠杆。为蔷薇科植物高丛珍珠梅SorbariaarboreaSchneid.或东北珍珠梅S.sorbifolia(L.后者分布东北及河北、内蒙古等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骨折,跌打损伤。1.2g,如恶心呕吐可减量。珍珠梅枝条:治风湿性关节炎。
-
大叶万年青
概述:大叶万年青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的《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大叶万年青来源及产地:天南星科植物粤万年青AglaonemamodestumSchott的根茎及叶。性味:微苦,寒,有毒。功能主:清热凉血,消肿解毒。1.治咽喉肿痛,哮喘,咳嗽,吐血。2.治蛇咬伤,犬咬伤。3.捣敷疔疮肿毒;煎水熏洗小儿脱肛。
-
山蒌
概述:山蒌为中药名,出自《广西本草》。别名:石蒟、爬岩香、山蒌、廿四症来源及产地:胡椒科植物山蒟piperhanceiMaxim.的茎叶。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肾经。治风湿痹痛,四肢麻痹,腰膝无力,月经不调,痛经,感冒风寒,咳嗽气喘。药理作用:山蒟对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管通透性升高有抑制作用。
-
山枣子
概述:山枣子为中药名,出自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编著《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人面子、山枣子、五眼果来源及产地: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Roxb.)BurttetHill的成熟果实。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食滞。治气滞血瘀,心区作痛,心跳气短,心神不安,食滞腹满。
-
山屎瓜
概述:山屎瓜为中药名,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气包、赤包、山屎瓜来源及产地:葫芦科植物赤瓟ThladianthadubiaBunge的果实。性味:酸、苦,平。功能主治:祛痰,利湿,调气,活血。治反胃吐酸,黄疸,肠炎,痢疾,便血,气滞胁痛,扭腰岔气,肺结核咳嗽咯血。治乳汁不下,乳房胀痛。
-
大金不换
概述:大金不换为中药名,出自《广东中草药》。别名:紫背金牛、大金不换、疳积草来源及产地:远志科植物金不换PolygalachinensisL.的全草。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消积,活血散瘀。1.治咳嗽胸痛,肺结核,百日咳,疳积,肝脾肿大,小儿麻痹后遗症,角膜溃疡,急性结膜炎。2.治痈疽,疖肿,跌打损伤,蛇咬伤。
-
大山桂
概述:大山桂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山肉桂之别名。别名:土肉桂、大山桂来源及产地:樟科植物钝叶樟Cinnamomumobtusifolium(Roxb.)Nees的茎皮。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胃寒疼痛,泄泻,经闭。
-
刀伤药
概述:刀伤药为中药名,出自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广西药用植物图志》记载的地桃花之别名。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肖梵天花UrenalobataL.的根或全草。功能:祛风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1.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肠炎,痢疾,水肿,淋病,带下。3.治乳痈,跌打损伤,刀伤,蛇咬伤。
-
小青胆
概述:小青胆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本草纲目》记载的吉祥草之别名。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解毒。1.治肺热咳嗽,哮喘,咯血,吐血,衄血,便血,黄疸,疳积,火眼。2.外敷疮毒,跌打损伤。化学成分:全草含甾体皂苷、苷元有薯蓣皂苷元、吉祥草皂苷元等。
-
托盘根
概述:托盘根为中药名,出自《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楂叶悬钩子RubuscrataegifoliusBunge的根。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功在祛风,利湿,解毒。1.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肝炎。2.捣敷治丹毒。化学成分:根含β-谷甾醇、熊果酸、胡萝卜苷等。
-
小扣子兰
概述:小扣子兰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新修本草》记载的麦斛之别名。别名:果上叶、七仙桃、石豆、青兰、小扣子兰、石仙桃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麦斛BulbophylluminconspicuumMaxim.的全草。性味归经:甘、辛,凉。入肺、胃经。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滋阴养胃,活血止痛。
-
小叶万年青
概述:小叶万年青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本草纲目》记载的吉祥草之别名。别名:解晕草、小青胆、玉带草、竹叶青、小叶万年青。1.治肺热咳嗽,哮喘,咯血,吐血,衄血,便血,黄疸,疳积,火眼。化学成分:全草含甾体皂苷、苷元有薯蓣皂苷元、吉祥草皂苷元等。
-
开金锁
概述:开金锁为中药名,出自《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金荞麦之别名。别名:开金锁、金锁银开、天荞麦、荞麦三七来源及产地:蓼科植物野荞麦Fagopyrumcymosum(Trev.)Meisn的根茎及块根。性味归经:酸、苦、寒。入肺、胃、肝经。1.治肺脓疡,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细菌性痢疾,风湿痹痛。
-
无头藤
概述:无头藤为中药名,出自《广东中草药》,为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无根藤之别名。别名:无爷藤、无头藤、无娘藤、无根草来源及产地:樟科植物无根藤CassythafiliformisL.的全草。1.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急性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泄泻,痢疾,白带,咯血,衄血,尿血。
-
无根草
樟科植物无根藤的全草·无根草:无根草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无根藤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凉血,凉血散瘀。1.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急性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泄泻,痢疾,白带,咯血,衄血,尿血。性味:甘、苦,平。
-
无娘藤
樟科植物无根藤的全草·无娘藤:无娘藤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的《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无根藤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凉血,凉血散瘀。1.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急性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泄泻,痢疾,白带,咯血,衄血,尿血。性味:甘、苦,平。
-
五眼子
概述:五眼子为中药名,出自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编著的《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编著《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百眼藤之别名。性味:甘,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散瘀止痛。治感冒咳嗽,百日咳,消化不良,大便秘结,跌打损伤,腰肌劳损。药理作用:百眼藤醌A、B有抗肿瘤作用。
-
牛迭肚
概述:牛迭肚为中药名,出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托盘之别名。别名:树莓、牛迭肚、野马林、野婆婆头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山楂叶悬钩子RubuscrataegifoliusBunge的果实。性味:酸、甘,温。治阳痿,遗精,尿频,遗尿。化学成分:本品含有机酸,主为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及其盐类。
-
毛篸箕藤
概述:毛篸箕藤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银不换之别名。分布广东、广西等地。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湿通淋。2.治胃痛,腹痛,胃肠炎,痢疾,砂淋,跌打损伤。根茎含异粉防己碱、左旋2’-去甲异小檗胺、右旋毛叶 环藤亭碱、高阿莫灵碱。
-
乌檀
概述:乌檀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胆木之别名。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1.治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肠炎,痢疾,胆囊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2.煎水洗下肢溃疡,脚癣,湿疹,皮炎。
-
文冠木
故事:文冠木为中药名,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及产地:无患子科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ge.茎干或枝条的木部。分布东北、华北、甘肃、河南。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祛风湿,消肿止痛,收敛黄水。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内热,皮肤风湿。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涂。
-
山熊胆
概述:山熊胆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乌檀、山熊胆来源及产地:茜草科植物胆木NaucleaofficinalisPier.exPitard的枝干及树皮。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1.治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肠炎,痢疾,胆囊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
-
大力薯
概述:大力薯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牛大力、地藕、大力薯、倒吊金钟来源及产地:豆科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speciosaChamp.的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润肺止咳,补肾,舒筋活络。治肺虚咳嗽,遗精,白带,腰肌劳损,风湿痹痛。药理作用:煎剂或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服有止咳作用。
-
叶下白
菊科植物白背鼠曲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叶下白:叶下白为中药名,出自《闽东本草》,为《质问本草》记载的天青地白之别名。入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明目,利湿。大戟科植物白背叶的叶·《中医大辞典》·叶下白:叶下白为中药名,出自《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岭南草药志》记载的白背叶之别名。
-
水辣椒
概述:水辣椒为中药名,出自《广西本草选编》,为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母草之别名。别名:四方草、四方拳草、水辣椒。)F.Muell.的全草。性味: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1.治感冒,痢疾,肠炎,消化不良,急性肝炎,肾炎水肿,白带。2.治痈疮疔毒,蛇咬伤。
-
白甜蜜蜜
概述:白甜蜜蜜为中药名,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青海常用中草药》记载的白花夏枯草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白花枝子花DracocephalumheterophyllumBenth.的全草。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功在清肝火,散郁结,止咳祛痰。主治高血压,目翳,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肺热咳嗽。
-
白花鬼灯笼
概述:白花鬼灯笼为中药名,出自《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鬼灯笼的别名。来源及产地:马鞭草科植物白花灯笼ClerodendrumfortunatumL.的全株。性味:苦、微甘,寒。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清热解毒。1.治感冒,咳嗽,咽痛,骨蒸劳热,小儿惊风,胃痛、疝痛。2.治疖肿,跌打损伤。
-
包公藤
概述:包公藤为中药名,出自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丁公藤之别名。功能主治:功在发汗,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麻木,跌打肿痛,坐骨神经痛。化学成分:含有效成分东莨菪素、东莨菪苷及包公藤甲素。
-
汉桃叶
概述:汉桃叶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七叶莲之别名。①治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消化道溃疡疼痛,跌打肿痛。本品的注射剂对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有一定的镇静和抗电惊厥作用;对离体豚鼠回肠有解痉作用,可用于胆绞痛及痉挛性胃痛。
-
山崩子
概述:山崩子为中药名,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映山红、靠山红、迎山红、山崩子来源及产地: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dauricumL.的叶。功能主治:止咳祛痰。还含杜鹃素、去甲杜鹃素、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槲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香草酸、原儿茶酸、杜鹃醇、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等。
-
竹节藤
概述:竹节藤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买麻藤之别名。性味:苦,微温。1.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慢性支气管炎。茎含和乌胺(Higenaminl),为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作用似异丙肾上腺素,能强心,加速心率、降血压、松弛平滑肌等。
-
羊角蒿
概述:羊角蒿为中药名,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新修本草》记载的角蒿之别名。别名:羊角草、羊角蒿、大一枝蒿。来源及产地:紫葳科植物角蒿Incar-villeasinensisLam.的全草。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祛湿。1.治口疮,齿龈腐烂,耳疮,烧灰研末撒;蛇咬伤,捣烂敷。3.治风湿痹痛。
-
羊尿泡
概述:羊尿泡为中药名,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马尿泡之别名。性味:微苦、辛,寒,有毒。功能主治:镇痛,解痉,杀虫,消炎。①治胃肠痉挛疼痛,白喉,炭疽。②治疮疡,无名肿毒,皮肤瘙痒。化学成分:本品含山莨菪碱、天仙子胺(莨菪碱)、和天仙子碱(东莨菪碱)。
-
红樱花
概述:红樱花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龙船花之别名。别名:又名百日红、红樱花、五月花、番海棠。来源及产地:茜草科植物龙船花IxorachinensisLam.的花。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地。性味:甘、辛,凉。①治高血压病,月经不调,经闭。②治筋骨折伤,疮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