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法
概述:托法:1.疮疡内托法之简称;2.推拿手法名。见《疡医准绳》卷一。适用于疮疡中期毒邪盛而正气未虚,尚未溃破者,用黄芪、当归、川芎、穿川甲、白芷、皂角刺等药。用黄芪、白术、茯苓、党参、炙草、当归、白芍、皂角刺、白芷、银花、连翘、桔梗、陈皮等药,常用方如托里消毒散。出《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
疮疡
反之,如果人体抗病能力较差,正不胜邪,热毒深壅,滞而不散,久则热胜肉腐,肉腐而成脓,导致脓肿形成,即为疮疡中期(成脓期)阶段,此时若治疗得当,及时切开引流,脓液畅泄,毒从外解,形成溃疡,腐肉逐渐脱落,新肉生长,最后疮口结痂愈合;溃疡时疮口胬肉外翻,经久不愈,脓出带臭,以纸捻探之有锯齿感,多为损骨。
-
急危重证、专科疾病的治疗特点和要求
急危重证如出血、卒中、厥证、痫证、中毒等治疗,按“急则治标”的原则,迅速对证施以止血、回阳救脱、开闭固脱、宣窍豁痰、解毒等急救(在急救中应积极采用西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措施),缓解之后再按一般治则调理。
-
外科内托法
概述:外科内托法是指用透托和补托的药物,使疮疡毒邪移深就浅,早日液化成脓,并使扩散的证候趋于局限,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消痛止目的的一种治法。透脓散(《外科正宗》):[组成]生黄芪、穿山甲(炒)、川芎、当归、皂角刺[用法]水煎服。[功用]透脓托毒。
-
托里排脓
托里排脓为治法。若正气已虚,脓液清稀而排除不畅者,宜补托法,可用托里消毒散。又名托里法、托法。是运用补益气血为主、活血解毒为辅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防止毒邪内陷的方法。适用于疮疡中期毒邪盛而正气未虚,尚未溃破者,用黄芪、当归、川芎、穿川甲、白芷、皂角刺等药。常用方如透脓散。
-
内托
内托又称托法。用内服药治疗疮疡的三大治法之一。是运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方法。1.托毒透脓法。适用于疮疡中期毒邪盛而正气未虚,尚未溃破者,用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片、白芷、皂角刺等药。
-
去毒生肌
去毒生肌为治法。是运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方法。适用于正气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以溃破,或溃后脓汁稀少,坚肿不消,出现身热、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脉数无力等症,用黄芪、白术、茯苓、党参、炙草、当归、白芍、皂角刺、白芷、金银花、连翘、桔梗、陈皮等药。
-
疮疡内托法
疮疡内托法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之大法则之一。又名托里法、托法。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一。该法是运用补益气血为主、活血解毒为辅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补出,防止毒邪内陷的方法。治宜用黄芪、白术、茯苓、党参、炙草、当归、白芍、皂角刺、白芷、银花、连翘、桔梗、陈皮等药,常用方如托里消毒散。
-
托里法
托里法即疮疡内托法,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疮疡内托法为治法。见《疡医准绳》卷一。是运用补益气血为主、活血解毒为辅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防止毒邪内陷的方法。适用于疮疡中期毒邪盛而正气未虚,尚未溃破者,用黄芪、当归、川芎、穿川甲、白芷、皂角刺等药。常用方如透脓散。②补托法。
-
骨病内治法
骨病内治法指内服药物或注射药物,以对骨疾病达到全身性治疗的方法。骨疾病中的疮疡之症如骨髓炎、骨结核等症采用内洽法时,当根据其初起、成脓及溃后三期分别采用内消、内托、补益三法治疗:(1)消法。(2)托法。是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方法,包括透脓和补托二法。
-
整骨十法
整骨十法是整骨复位手法,古名正骨法。为检查骨折和关节脱位的主要方法之一。(2)拔伸法。亦名翻托法,指将骨折端推成角移位,折角方向选择在远、近两骨折端横截面上的两个直径线相连成一线处,采用反折复位的一种手法。(5)旋转法。是医者对骨折和关节脱位采用手推、拿捏方式,做为骨折整复后的一种辅助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