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靥
《*辞典》:鹿靥:出处:《纲目》拼音名:L Y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甲状腺体。功能主治:治瘿病。附方:治五瘿:鹿靥,以酒渍,炙干,再纳酒中更浸,炙令香,咽汁,味尽更易。(《僧深集方》五瘿丸)摘录:《*辞典》
-
地甲肿与地克病
概述:地甲肿俗称“瘿袋”,中医称为“瘿”。唐代名医王焘(公元752年)所著的《外台秘要》中再交提出用羊的甲状腺来治疗瘿病。1938年DeQuarrain和Wcgelin系统地描述了瑞士的神经型地克病的各方面。主要病区在东北有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地区。我国地甲肿多分布于山区是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流失严重所致。
-
土瘿
土瘿为病名,指因水土因素而引发的瘿瘤。瘿出自《尔雅》,又名大脖子、瘿气。瘿瘤的名目较多,《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有五瘿,即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发病与水土因素有关,或忧思郁怒,肝郁不舒,脾失健运而致气滞痰凝于颈部而成。治用五瘿丸方,即取鹿靥以佳酒浸、炙干内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十具愈。
-
劳瘿
出《诸病源候论·瘿候》。又名大脖子、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瘿瘤的名目较多,《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有五瘿,即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古典医书将本病分为气瘿、肉瘿、血瘿、筋瘿和石瘿等五类。气瘿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可参照本条治疗。详见瘿病条。
-
五瘿丸
《千金》卷二十四:组成:菖蒲2两,海蛤1两,白蔹1两,续断1两,海藻1两,松萝1两,桂心1两,蜀椒1两,半夏1两,倒挂草1两,神曲3两,羊靥百枚。主治:五瘿: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制备方法:上药治下筛,以羊、牛髓脂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羊肉、生葱。《外台》卷二十三引《深师方》:组成:鹿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