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柽柳
叶互生,为卵形至披针形的细小鳞片,覆瓦状,基部抱茎或半抱茎,先端渐尖,全缘,灰绿色或带白粉。苞片卵状披针形;性味:甘咸,平。此药轻清升散,开发瘄毒,如瘄毒内闭不出,或出之甚多,难于解退,或解退后热发不止,或喘嗽不消,肌肉赢瘦,致成瘄疳、瘄劳者多有之,以此煎汤代茶,日饮,瘄疹诸疾,渐自消减矣。
-
西河柳
概述:西河柳西河柳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汇言》,为《本草图经》记载的柽柳之别名。拉丁名:CacumenTamaric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英文名:Chinesetamarisktwig(《中医药学名词(2004)》)别名:西河柳、赤柽柳、山川柳、三春柳、观音柳。功能主治:疏风,解表,透疹,利尿。性味与归经:甘、辛,平。
-
观音柳
概述:观音柳为方剂名,出自《卫生易简方》,为《本草图经》记载的柽柳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咸,平。功能主治:功在疏风,解表,透疹,利尿。煎服并煎水外洗。②治感冒头痛,慢性气管炎,风湿关节疼痛,小便不利。药理作用:煎剂对小鼠有止咳作用,在体外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
三春柳
概述:三春柳为中药名,出自《开宝重定本草》,即《本草图经》记载的柽柳之别名。别名:西河柳、赤柽柳、山川柳、三春柳、观音柳来源及产地: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chinensisLour.的细嫩枝叶。性味归经:甘、咸,平。功能主治:疏风,解表,透疹,利尿。②治感冒头痛,慢性气管炎,风湿关节疼痛,小便不利。
-
山川柳
别名:西河柳、赤柽柳、山川柳、三春柳、观音柳来源及产地: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chinensisLour.的细嫩枝叶。功能主治:疏风,解表,透疹,利尿。②治感冒头痛,慢性气管炎,风湿关节疼痛,小便不利。药理作用:煎剂对小鼠有止咳作用,在体外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
柽柳花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ChēnɡLiǔHuā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花。功能主治:治中风,又清热毒,发麻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辞典》
-
柽乳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ChēnɡRǔ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树脂。功能主治:合质汗药,治金疮。摘录:《*辞典》
-
柽柳属
中文名柽柳属拼音名chengliushu拉丁名Tamarix中国植物志50(2):146描述TamarixL.柽柳属,柽柳科,约54种,分布于欧洲西部、地中海地区至印度,我国约有16种,全国均有分布或栽培,除为防砂外,亦供观赏。花小,无柄或具短柄,为侧生或顶生的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白色或淡红色;胚珠多数;种子多数,微小,顶部有束毛。
-
地梢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梢瓜:拼音名:D ShāoGuā别名:地梢花、地瓜瓢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地梢瓜Cynanchumthesioides(Freyn)K.Schum.[C.sibiricum(L.夏秋采,切段晒干生用。花萼外面被柔毛;雀瓢全草中分离得到柽柳素(tamarixetin)和槲皮素(puercetin)[3]。性凉归经:肺经功能主治:补肺气;产后体虚;
-
荸荠柽柳汤
处方:荸荠90克柽柳叶15克(鲜枝叶30克)制法:将荸荠、柽柳叶一同水煎。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消风毒。适用于麻疹透发不快。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饮服。摘录:《民间方》
-
透疹
透疹为治法。透泄疹毒,使疹子容易发出的治法。凡出疹子的病,在应出而未出,或疹出不畅时,可采用辛凉透表一类的药物,使它顺利出透,不致发生变证,多用于麻疹初期的证治。常用药物如薄荷、荆芥、连翘、芫荽、葱白、蝉蜕、牛蒡、柽柳、葛根、桔梗之类。
-
翁波
拼音名:WēnɡBō别名:河柏、水怪柳、西河柳、柽柳、山川柳、温木卜、水柏枝、臭红柳。叶密生于当年生绿色小枝上,卵形,线状披针形或铗长圆形,长2-4(-7)mm,宽0.5-2m。苞片宽卵形或椭圆形,长7-8mm,宽4-5mm,具膜质啮齿状边缘,常有尾状长尖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滩;
-
四物滋阴汤
《医林纂要》卷九:组成:当归2钱,生地黄1钱(勿用熟),芍药1钱,川芎5分(宜少用),牛蒡子8分(咽痛者加重用),连翘8分(舌生疮者加重用),干葛8分(热迫下泻者重用),黄芩8分(口气出热者加重用),红花5分,柴胡1钱,赤柽柳3茎。功效:养阴。主治:麻疹暗黑焦枯,热盛不退,阴血受伤。用法用量:水煎服。
-
猪毛菜属
中文名猪毛菜属拼音名zhumaocaishu拉丁名Salsola中国植物志25(2):157描述SalsolaL.猪毛菜属,藜科,约有130种,分布于亚洲,我国有36种,产西北、东北和华北,少数种类分布于西南及山东、江苏、浙江沿海地区。叶互生,稀对生,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稀为线形;花两性,单生或成簇,有苞片及小苞片;种子横生,稀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