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项软
头项软(flaccidityofneck)是指以小儿头项软弱下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扶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扶元散:处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熟地黄茯神黄耆(蜜炙)山药(炒)炙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石菖蒲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治小儿禀受不足,气血不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致见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等五软者。备注:原书云:治小儿五软,宜补气为主,先以补肾地黄丸补其先天精气;
-
五迟五软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证情较重,预后不良;2、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为头项软;
-
虫毒
应以清热解毒,息风定惊为主。用半边莲30g、车前草、白芷、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9g,大蓟、白茅根各15g,蜈蚣、全蝎各4g。《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载有解蜈蚣伤毒药物,如蜗牛、蛞蝓、五灵脂、独蒜、芸苔子油、蛇含、香附、苋菜、马齿苋、蚯蚓泥、胡椒、茱萸、桑根汁、雄黄、井底泥、食盐、鸡冠血、鸡子等。
-
虫兽螫伤
概述:虫兽螫伤为病名。后者伤后,局部逐渐红肿、疼痛,久则更剧,以至伤处起水泡,甚则发黑形成溃疡,出现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呼吸困难;应以清热解毒,息风定惊为主。用半边莲30g、车前草、白芷、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9g,大蓟、白茅根各15g,蜈蚣、全蝎各4g。
-
贴头起项膏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吉氏家传》:方名:贴头起项膏组成:川乌末1钱,肉桂末1钱,芸苔子1钱,天南星1钱,蓖麻子1钱,黄丹(炒)1钱匕。主治:小儿疳热胆冷,头项软倒。用法用量:每用1钱,入米醋和匀。贴项上1日许。制备方法:上用大蒜1头,煨熟去皮,乳钵内研,和药细。
-
头软
头软为病证名。五软之一。又名头项软。头为诸阳之会。小儿先天胎禀不足,肾之阳虚髓弱,后天营养不良,脾之清阳不升,故头软不能抬举。治宜温肾补脾,益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兼服补肾地黄丸。
-
蛇啮
严重者,面部失去表情,舌强不语,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抽搐,血压下降,粘汗无力,头项软瘫不能自由,最后瞳孔散大,晕厥而亡。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在伤口近心端处缚扎,以防毒素扩散,并用药筒拔法吸尽毒汁。用半边莲30克,车前草、白芷、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大蓟、白茅根各15克,蜈蚣、全蝎各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