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疹
加减:瘙痒剧烈酌加白藓皮、地肤子;湿阻:症状:病程日久,缠绵不已,皮肤粗糙肥厚,伴明显瘙痒,局部皮损处搔痕、糜烂,抓后津水淋漓,渗液浸淫,皮疹色暗,泛发全身或局部,身重乏力,胸闷纳呆,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
耳部湿疹
概述:耳湿疹(eareczema)指发生于耳 、外耳道、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疾病名称:耳湿疹英文名称:eareczema别名:耳部湿疹分类:皮肤科过敏性或变应性皮肤病几种特殊性湿疹ICD号:L30.8流行病学:耳湿疹好发于夏季,有过敏体质的人多发,婴幼儿的发病率高于成年人。如中耳炎引起的外耳道湿疹应控制感染,去除耳垢;
-
耳湿疹
概述:耳湿疹(eareczema)指发生于耳 、外耳道、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疾病名称:耳湿疹英文名称:eareczema别名:耳部湿疹分类:皮肤科过敏性或变应性皮肤病几种特殊性湿疹ICD号:L30.8流行病学:耳湿疹好发于夏季,有过敏体质的人多发,婴幼儿的发病率高于成年人。如中耳炎引起的外耳道湿疹应控制感染,去除耳垢;
-
楝叶
出处:《纲目》拼音名:Li nY 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叶。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研末调敷。(《岭南草药志》)③治皮肤瘙痒或湿疹(包括头皮瘙痒):鲜苦楝叶心(枝尖鲜嫩叶)一握,清水煎汤洗患处。用法:先用苦楝叶溶液洗涤创口表面脓痂,然后用消毒纱布浸透药液作创面湿敷,每3~
-
黄蒲洁肤洗剂
黄蒲洁肤洗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黄蒲洁肤洗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带下病:可取本品适量外擦患部,或将装入适量药液的冲洗器送入阴道内直接冲洗(冲洗器用完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妥善保存,下次使用前再用开水冲洗一次);
-
荨麻根
《*辞典》:荨麻根: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拼音名:XūnM Gēn来源: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等的根。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外用:煎水洗。(《文山中草药》)②治麻风:荨麻根干品四至六钱,水煎服。(《文山中草药》)③治湿疹:荨麻根、麻黄根各二两。
-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多见于60~症状体征:在外伤、湿疹或脓皮病病损的周围发生红色小脓疱或小结节,互相融合扩大,逐渐成紫红色浮肿性浸润性斑块,其上发生溃疡,并有乳头状或疣状增殖,溃疡边缘呈穿凿性,表面有污秽痂皮,常一边结疤愈合,而另一边向外扩大而呈蛇行状。
-
渗出性神经性皮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渗出性神经性皮炎是在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上有的病变发红、湿烂而像湿疹。疾病描述:本病以面部和四肢伸侧出现急性湿疹样皮损、多发生于绝经妇女为特点。真皮上部血管扩张、水肿,浅表毛细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局部涂用5%硫磺煤焦油糊剂或10%煤焦油炉甘石洗剂,疗效较好。
-
茶子饼
出处:《广东中医》41:40,1959拼音名:Ch ZǐBǐnɡ别名:枯饼(《药性考》),茶枯(《中国药植志》),茶麸、茶油巴(《广东中医》4(1):40,1959),茶子麸、茶油麸(《岭南草药志》)。化学成份:含皂甙、鞣质、生物碱。治阴囊湿疹,跌打损伤。②《岭南草药志》:祛湿杀虫。治湿疹痛痒。内服:煅存性研末,1~
-
泡泡草
《*辞典》:泡泡草: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拼音名:P oP oCǎo别名: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沙丘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③治瘰疬结核:泡泡草、白蒺藜各适量。④治急慢性湿疹,婴儿湿疹:泡泡草、北五加皮、甘草各一钱。研末,苦参籽馏油调涂,一日三次。
-
鹿蹄根
附方:①治血热瘙痒、疥疮、湿疹:鹿蹄根二至四两,肥猪肉四至六两。(江西《草药手册》)③治发痧腹痛:冻绿根皮或树皮六至七钱,仙鹤草二至三钱,檵木根、翅茎胡枝子根(豆科)各四至五钱,醉鱼草根三至四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⑤治肾囊风:冻绿根皮、百草霜各一两。
-
芳香化湿汤
处方:藿香9g,佩兰9g,苍术9g,陈皮9g,茯苓9g,泽泻9g,白鲜皮9g,地肤子9g。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健脾理湿。主亚急性湿疹,钱币形湿疹,慢性湿疹之胃纳不馨、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者。各家论述:藿香、佩兰芳香化浊,理气和中;苍术、陈皮健脾燥湿;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
复方康纳乐霜
药品说明书:别名:复方康纳乐霜;复方曲安缩松霜外文名:KenacombCream适应症:用于异位性湿疹、钱币形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中毒性皮炎、外阴瘙痒、肛门瘙痒和婴儿湿疹。注:复方康纳乐霜为制霉菌素、硫酸新霉素、短杆菌肽和曲安缩松之复方霜剂,呈淡米色,有水仙花香味。
-
复方曲安缩松霜
药品说明书:别名:复方康纳乐霜;复方曲安缩松霜外文名:KenacombCream适应症:用于异位性湿疹、钱币形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中毒性皮炎、外阴瘙痒、肛门瘙痒和婴儿湿疹。注意事项:1.局部有灼烧感、瘙痒、干燥、毛囊炎、多毛症、痤疮样皮疹、皮肤糜烂、继发感染等。规格:霜剂:5g、15g。
-
32P敷贴治疗
操作名称:32P敷贴治疗适应证:1.皮肤毛细血管瘤、瘢痕疙瘩、慢性湿疹、鲜红斑痣、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和牛皮癣等。禁忌证:1.过敏性皮炎如日光性皮炎、夏令湿疹等。4.治疗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皮肤病患者可出现短时间敷贴局部皮肤发红,色素沉着,脱毛(发),表皮脱落等,可不必处理,随时间推移症状会减轻或消失。
-
90Sr敷贴器
概述:90Sr敷贴器由厂家制造,其结构为厚度1mm的银片或高分子材料,内含一定强度的90Sr化合物,外面用一层金属薄膜做保护层,吸收90Sr所发射的β射线,而用于治疗的几乎全是子体90Y衰变为90Zr过程中发射的2.2MeV的β射线,其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出厂时已标定其放射性活度及表面剂量率;皮肤血管瘤总剂量需15~
-
派瑞松乳膏
药品说明书:别名: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派瑞松乳膏外文名:CompoundEconazoleNitrateCream成分:含硝酸益康唑(广谱抗真菌药)和曲安奈德(糖皮质激素),适应症:用于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所致的炎症性皮肤真菌病、伴有真菌感染或有真菌感染倾向的湿疹样皮炎、甲沟炎、念珠菌性口角炎、尿布皮炎。
-
海普林软膏
药品说明书:成分:含低分子肝素钠,透明质酸钠,皮肤角质软化剂,促透皮吸收剂等。适应症:用于浅表性血栓静脉炎、皮肤皲裂、静脉曲张、血肿、冻疮、湿疹溃疡、粉刺、局部水肿、血肿及湿疹、多型红斑、静脉曲张导至的静脉炎。规格:20g/支。
-
湿毒膏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方名:湿毒膏组成:青黛150g,黄柏末310g,煅石膏末310g,煅炉甘石末180g,五倍子末90g。功效:收湿止痒。主治:慢性湿疹,皲裂性湿疹。用法用量:涂敷皮损上,每日1-2次。制备方法:先将青黛、黄柏研细,后加入后三种药末研和,再加入凡士林调成30%油膏。
-
圆叶乌桕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圆叶乌桕的叶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umrotundifolium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叶柄长3-7cm,顶端有2腺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坡地、树丛。性味:辛;肝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果实:用于疮毒、疥癣、湿疹、蛇咬伤。
-
炉甘石洗剂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有收敛及轻度防腐作用,用于湿疹及止痒。《外伤科学》:方名:炉甘石洗剂组成:炉甘石15g,氧化锌5g,甘油5ml。主治: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炎症,单纯性皮肤搔痒,热痱等。用法用量:临用前根据需要可配入5%硫磺或1-2%冰片,或1%薄荷。制备方法:冷开水加至100毫升。
-
祛湿药粉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名:祛湿药粉别名:祛湿散组成:川黄连8钱,川黄柏8两,黄芩4两8钱,槟榔3两2钱。主治: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脓疱疮,婴儿湿疹。用法用量:一般丘疹样或有少量渗出液的皮损,可以直接撒扑或用鲜芦荟蘸药外搽,流水多或脓汁多者可用油调外用,暗红干燥脱皮者可用药粉配成软膏。
-
健脾除温汤
处方:生薏米15~30克生扁豆15~30克山药15~30克芡实9~15克枳壳9~15克黄柏9~15克白术9~15克茯苓9~15克大豆黄卷9~15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治慢性湿疹渗出液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慢性足癣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普榆膏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名:普榆膏组成:生地榆面1两,普连软膏9两。功效:解毒止痒,除湿消炎。主治:一度烧、烫伤,亚急性湿疹、皮炎、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阴囊湿疹等。用法用量:涂敷患处。制备方法:混匀。
-
锌氧油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急性皮炎、湿疹,于湿敷的间歇期外涂于患部。加0.1%利凡诺或0.25%呋喃西林,可用于急性湿疹的继发感染。用量用法:外用。
-
小柿子叶
《*辞典》:小柿子叶: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XiǎoSh ZiY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叶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柿子条。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烧伤。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外伤出血,疮疡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研末撒。
-
醋酸肤轻松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酮化氟新龙;醋酸肤轻松;仙乃乐,醋酸氟轻松外文名:FluocinoloneAcetonide适应症:用于湿疹(特别是婴儿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接触性皮炎、牛皮癣、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癣、外耳炎、日光性皮炎等。止痒作用较好。规格:醋酸氟轻松软膏:乳膏:每支2.5mg(10g)。
-
马鞍藤根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MǎānT nɡGēn来源:为旋花科植物鲎藤的根。功能主治:治风火牙痛,关节风湿痛,流火,湿疹。③治流火(丝虫病引起淋巴管炎):马鞍藤干根一两,毛天仙果干根一两,老鼠耳干根一两。(②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⑤治外痔:马鞍藤根晒干,烧存性,研末,加三仙丹、冰片少许,冷开水调涂。
-
羌月乳膏
羌月乳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羌月乳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痒,消肿。适用于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紫薇叶
《*辞典》:紫薇叶: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ZǐWēiY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湖南药物志》)③治创伤出血: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
-
丙酮化氟新龙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酮化氟新龙;醋酸肤轻松;仙乃乐,醋酸氟轻松外文名:FluocinoloneAcetonide适应症:用于湿疹(特别是婴儿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接触性皮炎、牛皮癣、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癣、外耳炎、日光性皮炎等。止痒作用较好。规格:醋酸氟轻松软膏:乳膏:每支2.5mg(10g)。
-
卡介苗皮内接种
名称:卡介苗皮内接种概述:卡介苗(BCG)接种是用人工方法,使未受结核菌感染的人体产生一次较轻微的,没有临床发病危险的原发感染,从而产生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是结核病预防和计划免疫工作内容之一。4.按记录表要求逐项准确填写(包括接种日期、菌苗批号、因故未接种的原因等)。个别婴儿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可热敷。
-
益康唑/曲安奈德
药品说明书:药理作用:本品含1%硝酸益康唑,0.1%曲安奈德,适量苯甲酸等。适应症:用于湿疹、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手癣、体癣、足癣、股癣等真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病,亦适应甲沟炎,念珠菌性口角炎,尿布疹,浅表性脓皮病等。注意事项:1.对本品过敏者,皮肤结核,梅毒,病毒感染者禁用。规格:霜剂:5g;
-
湿疡雄甘膏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名:湿疡雄甘膏组成:雄黄解毒散1两,甘石粉2两,清凉膏7两。功效:除湿收敛,润肤止痒。主治:慢性湿疹,下肢溃疡。制备方法:上药调匀成膏。用药禁忌:急性湿疹慎用。
-
蓝泰皮康
药品说明书:成分:脲、水杨酸、乙二醇等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特点:杀菌消炎,收敛止痒,对各类球菌、杆菌、真菌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药理作用:对引发银屑病、鱼鳞甲病;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炭疽杆菌、绿脓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及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等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
金银花汤
处方:银花62g,菊花62g,黄连9g,土茯苓31g,玉米仁15g,防风15g,蝉蜕9g,甘草9g。功能主治:急性湿疹。用法用量:水煎内服。上部,加川芎;中部,加桔梗;下部,加牛膝;两上肢,加桂枝;阴囊湿疹久不愈者,加附子、麻黄、细辛、山药;凡流水不止,奇痒甚者,加全蝎、蜈蚣、白鲜皮。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雄矾散
《普济方》卷三○六:方名:雄矾散组成:雄黄、矾。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二味合用能治湿疹疥癣。《医级》卷八:方名:雄矾散组成:雄黄5分,瓜蒂2个,明矾1钱,绿矾1钱,细辛5分,麝香1分。《杨氏家藏方》卷十四:方名:雄矾散组成:白矾(别研)、雄黄(别研)、乳香(别研)、五倍子末、腻粉(别研)各等分。
-
硫痒膏
处方:硫黄粉1两,止痒药膏9两。制法:上药调匀。功能主治:止痒杀虫,润肤收敛。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阴囊湿疹。用法用量:外敷患处。注意:急性皮疹,及新鲜肉芽疮面勿用。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漏瘤湿癣
漏瘤湿癣病名。指皮肤处所生之湿疹。见《本草纲目》卷十九羊蹄。李时珍谓:“浸淫日广,痒不可忍,愈后复发,出黄水,羊蹄根捣,和大醋,洗净涂上。”相当于湿疹类的皮肤病。
-
癞疥疮
疥疮是由疥璊(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疥虫寄生于人体皮肤表皮内,在其中产卵、活动,引起好发部位发生丘皰疹或小水皰,伴有奇痒。以外用药物为主;2.对症状不典型者、继发湿疹样变、脓皰疮、毛囊炎、疖病等患者,或疑有挪威疥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2.好转:症状体征好转,皮损由多变少;
-
连柏湿疹膏
处方:黄连31g,黄柏31g,白芷31g,轻粉3g,冰片3g。制法:前三味药,共研为细末,再加后二味研匀,最后加蛋黄油调成油膏。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润肤丸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方名:润肤丸组成:桃仁1两,红花1两,熟地1两,独活1两,防风1两,防己1两,粉丹皮1两5钱,川芎1两5钱,全归1两5钱,羌活2两,生地2两,白鲜皮2两。主治:牛皮癣(白疕风),鱼鳞癣(蛇皮癣),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毛发红糠疹,脂溢性湿疹,皲裂性湿疹(鹅掌风)。
-
皮肤行为症
皮肤行为症的症状根据其行动和损伤的部位而异,常见的有吸吮手指,日久,手指肿胀,并有湿疹样变化。有的患者在情绪激动时,不断咬指甲,引起指甲游离端缺损,有的甚至咬口唇、手部或前臂。有的青少年制造自身撕裂伤,甚至以企图自杀来显示其勇敢。此外,遗传素质亦可能与发病有关。亦可配合心理治疗及适当应用镇静剂。
-
小儿蛲虫病
概述:《中医药学名词》(2004):小儿蛲虫病(infantileoxyuriasis)是指发生于小儿的蛲虫病。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蛲虫病的病因病机:《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二:“夫小儿蛲虫者,此是九虫内之一虫也。蛲虫病的治疗:治以杀虫止痒为主。内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榧子煎剂;肛门湿疹,可用青黛散调黄连油膏外敷。
-
糠馏油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慢性皮炎、湿疹。用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如亚急性皮炎、湿疹等,为加强止痒作用,可加入1%的液化酚。用量用法:涂末患处,每日1~2次。规格:3%糊剂。
-
保肤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处方煅石膏31g,白及粉15g,密佗僧3g,轻粉3g,枯白矾6g。用法用量有脓水淋漓者,可用药粉干撒创面;慢性湿疹,可加红粉0.6g,研细加入,临用时以香油或凡士林调成50%软膏外用。《外科大成》卷四处方大蜂房1个,血余1丸,香油半斤。功能主治汤泡火烧及臁疮、秃疮。
-
少阳维
概述:少阳维为经外奇穴名。位置:《外台秘要》:“少阳维二穴,在内踝后一寸动筋中是。”所述位置似与足少阴肾经太溪穴同位。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将其定位在太溪与复溜穴正中间。功能主治:主治脚气,下腿慢性湿疹,狼疮,下肢麻痹等。刺灸法:直刺0.3~或艾条灸5~
-
黑豆馏油糊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2%用于亚急性皮炎、湿疹,5%~10%用于慢性皮炎、湿疹及神经性皮炎。
-
土槐饮
处方:土茯苓30克,生槐花30克,甘草9克。功能主治:除湿、清热、解毒。主湿热之邪,客于皮肤。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可泡水代茶饮。摘录:赵炳南方《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名:土槐饮组成:土茯苓1两,生槐花1两,生甘草3钱。主治: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植物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牛皮癣。
-
疥螨检查法
名称:疥螨检查法适应证:疥螨检查法适用于疥疮。禁忌证:无特殊禁忌。药品和待检标本的准备。先在皮损上放置少量液状石蜡(石蜡油,也可在消毒的手术刀片上沾少许液状石蜡),用消毒手术刀片在丘疹上平刮6~7下,刮取丘疹顶部的角层部分,直至有细小出血点为度,将刮取物移至载玻片上,显微镜下可见疥虫、虫卵或虫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