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瞳神散大
亦名瞳子散大(《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瞳人散杳(《医学入门》)、瞳神阔大(清·佚名《异授眼科》)、瞳人开大(清·佚名《眼科捷径》)、辘轳展开(《银海精微》)是指瞳孔散开,大于常人而不能敛聚的表现。《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 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
-
辘轳展开
亦名瞳子散大(《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瞳人散杳(《医学入门》)、瞳神阔大(清·佚名《异授眼科》)、瞳人开大(清·佚名《眼科捷径》)、辘轳展开(《银海精微》)是指瞳孔散开,大于常人而不能敛聚的表现。《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 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
-
瞳神阔大
亦名瞳子散大(《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瞳人散杳(《医学入门》)、瞳神阔大(清·佚名《异授眼科》)、瞳人开大(清·佚名《眼科捷径》)、辘轳展开(《银海精微》)是指瞳孔散开,大于常人而不能敛聚的表现。《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 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
-
瞳人散杳
亦名瞳子散大(《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瞳人散杳(《医学入门》)、瞳神阔大(清·佚名《异授眼科》)、瞳人开大(清·佚名《眼科捷径》)、辘轳展开(《银海精微》)是指瞳孔散开,大于常人而不能敛聚的表现。《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 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
-
瞳子散大
亦名瞳子散大(《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瞳人散杳(《医学入门》)、瞳神阔大(清·佚名《异授眼科》)、瞳人开大(清·佚名《眼科捷径》)、辘轳展开(《银海精微》)是指瞳孔散开,大于常人而不能敛聚的表现。《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 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
-
瞳人开大
亦名瞳子散大(《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瞳人散杳(《医学入门》)、瞳神阔大(清·佚名《异授眼科》)、瞳人开大(清·佚名《眼科捷径》)、辘轳展开(《银海精微》)是指瞳孔散开,大于常人而不能敛聚的表现。《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 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
-
金井锯齿
金井锯齿证名。系指瞳神散大,边缘似锯齿状的病证。《眼科易简补编》:“金井锯齿,金井本圆而聚,此症虽圆而颇大,现出金井周围之弦如锯齿之状”。参见瞳神散大条。
-
黄风内障
概述:黄风内障:1.五风变内障之一;2.高风雀目内障失治所致。《证治准绳·杂病》于绿风内障证指出:“久则变为黄风”。是指由绿风内障失治而成,以瞳神散大、晶状体混浊呈淡黄色、目盲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见《世医得效方》。症状:“黄风者,初病雀目,日久瞳变黄色,甚而如金”《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
-
黄风
见《古今医统大全》。黄风内障为病证名。为五风变内障之一。《证治准绳·杂病》于绿风内障证指出:“久则变为黄风”。是指由绿风内障失治而成,以瞳神散大、晶状体混浊呈淡黄色、目盲为主要表现的眼病。黄风的症状:证见“瞳神已大,而色昏浊为黄也”(《张氏医通》卷八),展缩失灵,目已失明。
-
五风内障
概述:五风内障(fivewindglaucoma)是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风内障、黑风内障、乌风内障的总称。又名绿风(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绿风内障证(《证治准绳·杂病》)、绿水灌珠(清·佚名《眼科捷径》)、绿水灌瞳(见《一草亭目科全书》)、绿风变花(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又名乌风障症、乌风。本病少见。
-
黑风
“黑风者,初病与绿风相同,但时见黑花,日久瞳变昏黑之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是指以头眼胀痛,眼前时起黑花,视力下降,眼珠胀硬,瞳神散大且气色昏黑为主要表现的眼病。黑风内障与绿风内障症状相同,体征不同。乃肾受风邪,热攻于眼”(《证治准绳·杂病》)。可用补肾磁石丸或羚羊角饮子加减治疗。
-
目偏视·气滞血瘀证
定义:目偏视·气滞血瘀证(squintwithpatternofqistagnationandbloodstasis)是指有头、眼部外伤病史,气滞血瘀,以目珠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或见上胞下垂,瞳神散大不收,视物模糊为常见症的目偏视证候。方药治疗:目偏视·气滞血瘀证可用正容汤或通肝散选加红花、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
-
肝肾兼补丸
处方:熟地、枸杞子、山萸肉、五味、茯神、菊花、生神曲、谷精草、山药。功能主治:补肝肾。主瞳神散大,左偏头痛先损左目,是焦烦郁勃,阳升化风,却伤血液使然。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
破血明目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破血明目汤组成:生地18g,赤芍9g,当归尾9g,刘寄奴9g,苏木6g,茜草9g,血竭6g,益母草9g。功效:祛瘀通络。眼眶青肿者,加大黄9g以逐瘀消肿。检查:白睛淡赤,青睛内面下方有少量积血,瞳神散大,呈一片鲜红,仅辨明暗,不辨人物。此为血灌瞳神,治以破血明目汤加香附9g。给明目地黄丸常服。
-
归掌地黄丸
处方:归掌2两(即归身),生地2两,熟地2两,天冬2两,麦冬2两,枸杞子2两,黑大豆2两(酒煨),何首乌2两,山药1两,茯神1两,黄耆1两(炙),白术1两,石决明5钱(童便浸,煅),草决明5钱,蜜蒙花5钱,谷精草5钱(只取花用),木贼5钱5钱(去节),甘菊(去蒂),丹皮5钱,川芎5钱。及血少阴虚而微热者。
-
清痰饮
《审视瑶函》卷五:方名:清痰饮组成:陈皮(去白)1钱,半夏(姜制)1钱,天花粉1钱,栀子仁(炒黑)1钱,石膏(煅)1钱,黄芩1钱,白茯苓1钱,胆南星1钱,枳壳(炒)1钱,青黛6分。主治:因患头风,痰厥头疼,以致瞳神散大。用法用量:以白水2钟,煎至1钟,去滓热服。制备方法:上锉。
-
青风内障·肝气郁结证
定义:青风内障·肝气郁结证(bluewindglaucomawithliverqistagnationpattern)是指肝郁气滞,以眼珠胀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抱 深红,头眼剧痛,视力剧降,全身尚有情志不舒,胸闷嗳气,食少纳呆,呕吐泛恶,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青风内障证候。治疗:治法:青风内障·肝气郁结证治宜清热疏肝。
-
乌风内障·阴虚火旺证
定义:乌风内障·阴虚火旺证(darkwindglaucoma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眼内反复出血,眼珠胀硬疼痛,视力减退,黄仁上赤脉丛生,瞳神散大或干缺不圆,瞳内气色浊晕而带乌昏,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常见症的乌风内障证候。又名乌风障症、乌风。为五风变内障之一。
-
子痫发作期
子痫发作期(attackingstageofeclampsia)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瞳神散大,肌肉抽搐,牙关紧闭,喉中痰声漉漉或鼾声如雷,血压持续偏高,脉搏加快等为主要表现频繁发作的子痫。
-
通瞳
通瞳证名。指瞳神极度散大之证。《银海精微》:“通者,黄仁水轮皆黑,黄仁似无,瞳仁水散,似无瞳人,此黄仁与瞳仁通混不分,号曰通瞳。”属瞳神散大。参见该条。
-
夜光丸
别名: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三《医略十三篇》卷九:方名:夜光丸组成:酒炒常山3两,乌梅肉2钱,大块朱砂3钱,透明雄黄3钱,夜明砂5钱。盐汤亦可。《奇方类编》卷上:方名:夜光丸组成:当归、生地、牛膝、枳壳(炒)、菟丝饼、熟地、枸杞子、菊花、地骨皮、远志肉各等分。
-
卒死
卒死(suddendeath)是指以6小时以内不明原因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寸口、人迎、趺阳脉搏动消失,呼吸暂停,全身青紫,瞳神散大,四肢厥冷等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证。
-
黑风内障
为五风变内障之一。是指以头眼胀痛,眼前时起黑花,视力下降,眼珠胀硬,瞳神散大且气色昏黑为主要表现的眼病。黑风内障的病因病机:黑风内障是由肾受风邪,热攻于眼所致。乃肾受风邪,热攻于眼”(《证治准绳·杂病》)。“黑风日久成绿风”(清·佚名《眼科捷径》)。可用补肾磁石丸或羚羊角饮子加减治疗。
-
和肝散
《银海指南》卷三:和肝散:处方:香附500克(分作四份:一份以酒浸,一份以盐水浸,一份以蜜浸,一份以童便浸,每浸三日夜后晒干)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治肝气不和,目赤肿痛;或因郁怒伤肝,肝阳上僭,两目昏花,羞明翳雾,眵泪俱多,甚则瞳神散大,视物无形。功效:清热化郁,健脾和肝。
-
绿风安平汤
处方: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川芎5克,熟地15克,双钩15克,珍珠母25克,泽泻15克,车前草25克,乌梅15克,槟榔6克,荷叶20克,菊花20克,甘草3克,琥珀(冲服)3克。功能主治:平肝清热,利水缩瞳。主阴虚阳亢,气血失和,神水停滞,瞳神散大。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李纪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