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针
概述:耳针:1.耳针疗法的简称;名称:耳针适应证:耳针适用于黧黑斑、粉刺、疣、面游风、摄领疮、白驳风、酒渣鼻、粉花疮、油风、疮疡疖肿、针眼、近视、唇风、肥胖症等各种损容性疾病。准备:消毒的毫针、揿针、三棱针,王不留行籽,2.5%碘酊,75%乙醇,消毒棉球,胶布,探针,镊子等。留针时间20~
-
拔毛术
操作名称:拔毛术适应症:拔毛术适用于面部多毛症,女性胡须,须疮,烧伤瘢痕中残毛,腋臭。方法:以耳针沿毛发生长方向刺入皮肤深约3mm,使针尖达毛乳头部,然后以电灼器金属头接触耳针金属柄,开启电灼器脚踏开关,通电2s,可见毛囊口稍有变白,即拔除耳针,以拔毛镊将毛发拔出。
-
耳穴疗法
概述:耳穴疗法:1.简称耳针;耳针为耳针疗法的简称,又名耳穴疗法。是以《黄帝内经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为理论基础,用针或其他手段刺激耳廓特定部位(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针治时须选点准确,并严格消毒,以防感染。也可应用药物贴压或皮内针埋藏法。植兰英、蒙贵清编。
-
耳夹法
耳夹法是指用耳夹(也可用木质、竹质、塑料衣夹代替)夹在选好的耳穴上,用以治疗扁桃体炎、结膜炎、牙痛、头痛、肩胛痛、胃痛等疾患。耳夹法是用耳针夹代替毫针作用于耳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使用时用食指抵住弹簧圈,拇指与中指压紧针柄,使夹口张开2厘米左右,仲入到耳廓上的选定穴位。常作为耳针治疗后巩固疗效的手段。
-
耳穴电针法
耳穴电针法是将传统的耳穴针刺法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凡适用耳针治疗的各种疾病均可使用此法,特别是对一些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内脏痉挛痛及发作性病症尤为适宜,并可作为耳针麻醉的刺激方法。在通电过程中,人体经过几分钟电刺激后,往往有从适应到感觉变弱的转化情况,此时应适当地加大输出。
-
耳穴模型
耳穴模型为针灸教具。是标示耳针穴位位置的模型。又称耳针模型。多用塑料、乳胶或石膏制成。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
-
体针
体针指选取经穴或奇穴等来治病的针法,以区别于一些局限性取穴的针法,如耳针、头针等。体针为最常用的针刺疗法。通常相对于耳针、头针等局部器官的针刺疗法而言。
-
口腔病针灸法
口腔病针灸法包括针刺、艾灸、灯火炙、耳针(含耳穴磁针)、指针、气功红外线信息治疗仪穴位信息输入、激光穴位照射、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方法。一般实火多取手、足阳明经穴位,用泻法;虚证多取足少阴经穴位,用补法。适用于牙痛、三又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和拔牙等。
-
针灸经络穴位图解
十四经穴、经外穴、微刺系统(头针、耳针)均为全图与分解图,以单色平涂法描绘。总图6幅为立体透视彩图,分别以皮肤、骨骼、内脏、肌肉、血管、神经为背景,以不同彩点与线段描绘十四经穴361名,经外穴82名。文字解说,除针灸发展史略及基本理论外,重点阐述了相应各腧穴的穴名、编号、取法、主治、针灸法等。
-
魏氏针灸临证手册
《魏氏针灸临证手册》为书名。魏凤坡、魏波编著。中篇为“经络腧穴”,是针灸学基础理论,先介绍基本概念,而后选常用穴近170个,分经排列,再介绍腧穴的定位、主治、功用及刺法操作。下篇“刺灸法”,重点介绍毫针、艾灸和拔罐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介绍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耳针及头针等内容。
-
头部独特针灸点穴按摩技法
《头部独特针灸点穴按摩技法》为书名。臧俊岐等编撰。上篇基础篇,概述了针灸点穴按摩的特点、原理和作用,头部经脉的概况,头部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操作,扼要地阐述了毫针、三棱针、皮肤针、埋针、火针、耳针、头针、面针、眼针、鼻针、口针、灸法、点穴法、按摩法的操作,穴位定位、主治及注意事项等;
-
微刺系统
微刺系统又名微针系统。它与巨刺系统相对而言。是指身体特定部位,如耳、鼻、面、手、足等部位,均存在与身体上各器官相对应的特异反映点(穴位),可用以治疗相应器官的病症。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耳针、鼻针、面针、手针、足针等。
-
耳穴激光照射法
耳穴激光照射法是用小功率激光器制成的激光装置,由该装置发射之激光来照射耳穴以治疗疾病。此法操作方便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凡适合耳针治疗的病症都可用激光照射进行治疗。
-
针灸奇穴疗法大全
《针灸奇穴疗法大全》为书名。胡兴立主编。中卷按照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编入内、妇、儿、外、皮肤、传染、骨伤、口腔、五官等各科常见病症400余种,并按照奇穴、经穴、艾灸、穴位注射、火罐、皮肤针、皮内针、耳针、小针刀、电针、贴敷、中西药等为序进行治疗。下卷编入奇经八脉的循行,奇穴的取法、简易奇穴治疗选穴参考等。
-
中国魔针
中国魔针,针灸仪器名。以中医耳针经络原理为基础,采用最新电子耳膜专利技术,可自动选穴、自动诊治的微型针灸仪。适用于神经系统及内脏器官各部位的病痛。经北京、陕西、上海等10余家大中型医院临床试验,证明对头痛,牙痛、三又神经痛、急性扭伤、急性腹痛、胆囊疼痛、妇女痛经等有明显止痛效果。
-
针灸新知识辞典
《针灸新知识辞典》为书名。由李僖如、董润生、朱现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出版。全书词目共1458条,分基础知识、针灸方法、针灸器械、头针耳针、医疗技术、针刺麻醉、临床应用、实验诊断、科学研究、推拿点穴十大类。主要收集1949年以来针灸发展过程形成的新词汇和新概念。
-
整体区域全息论
整体区域全息论为生理工作者孟昭威提出的针灸治病新论。即人体的每一个器官、组织,乃至单个细胞都含有整个生命体的全部信息。头针、耳针、手针、鼻针、眼针等能够治疗全身疾病,认为就是整体区域全息论的最好验证。
-
针灸腧穴图谱
《针灸腧穴图谱》为书名。陆瘦燕、朱汝功编著。196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分全身经穴总图、十四经经穴分经图、经外奇穴图以及耳针、鼻针、面针图等六大部分。并以表格方式随图说明穴位的取穴、主治和针法。
-
针灸医院
当时,门诊按方法不同分设体针科、芒针科、刺血科、光针科、耳针科、子午流注科、灸科、推拿科等。2005年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授予全球首家“临床基地”,2009年被中国针灸学会授予“针灸标准化示范基地”。
-
耳针疗法选编
《耳针疗法选编》为书名。上海市耳针协作小组编。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耳针模型
耳针模型即耳穴模型。耳穴模型为针灸教具。是标示耳针穴位位置的模型。又称耳针模型。多用塑料、乳胶或石膏制成。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