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蛾藤
来源:旋花科飞蛾藤Poranaracemosa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发表、消食积。主治伤风感冒,食积不消。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痰毒·余毒凝滞证
定义:痰毒·余毒凝滞证(phlegmatictoxinwithpatternofremnanttoxincoagulationandstagnation)是指余毒凝滞,以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红肿热痛亦轻,唯肿块僵硬不消为常见症的痰毒证候。关于痰毒:痰毒(phlegmatictoxin)是指发于颈、腋、胯腹部淋巴结的痈。
-
思膈
思膈病名。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中脘实满,噎则醋心,饮食不消,大便不利,名曰思膈。”参见五膈条。
-
伤乳吐泻
伤乳吐泻为病证名。婴儿乳滞不消,阻于中焦,清浊相干,而成吐泻。《小儿药证直诀》:“吐乳泻黄,是伤热乳;吐乳泻青,是伤冷乳。”《活幼心书》:“伤热者,用五苓散,以导其逆;伤冷者,用理中汤,以温其中。”
-
脾寒
脾寒①病证名。《备急千金要方》:“治脾寒饮食不消,劳倦气胀,噫满,忧恚不乐,槟榔散方。”②同脾阳虚的病机。详该条。
-
紧痧
紧痧病名。发病急骤,迅即晕倒之痧证。证属危重。《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紧痧,其痛急,霎时晕倒,不消半刻即死,故曰紧。若知之者,急为放血焠刮。”方用涤痧丸。参见痧条。
-
恚膈
恚膈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恚膈之为病,心下苦实满,意辄酢心,食不消,心下积结,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参见五膈条。
-
豆蔻平胃散
处方:苍术、陈皮、厚朴、甘草、白豆蔻、人参、茯苓各等分。功能主治:胃寒而饮不消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干姜饼
处方:干姜(炮,为末)1两。制法:上用面5两,拌和作饼子。烧熟。功能主治:冷痢,泻不止,食物不消。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姜桂苓砂汤
处方:茯苓3钱,甘草2钱,干姜3钱,桂枝3钱,芍药3钱,砂仁1钱。功能主治:饮食不消。用法用量:煎大半杯,入砂仁末,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
将军膏
处方:大黄。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损肿痛,不消之瘀血流注紫黑,或伤脸上青黑。用法用量:生姜汁调,敷患处。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
乳食不消
乳食不消见《小儿药证直诀》。即食积。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