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痘痂
痘痂红痒,为血虚有热,治宜补血清热,用四物汤加牡丹皮、紫草。痂皮干燥,深入肌肉、不易脱落,宜用麻油或蜂蜜润之,不要强行剥离,以免成瘢。痘痂不落,昏昏喜睡,为邪气已退,正气未复,脾胃虚弱,宜调补脾胃。痘痂落后,其瘢白,以手拭之,则稍红,为气虚,宜服保元汤。痘痂落后,虚烦不眠,宜用竹叶石膏汤。
-
人参清神汤
《外科正宗》卷二方之人参清神汤:组成:人参、黄芪、当归、白术、麦门冬、陈皮、茯苓、地骨皮、远志等各一钱,甘草、柴胡、黄连各五分。《赤水玄珠》卷二十八方之人参清神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当归、白术(土炒)、麦冬、陈皮、酸枣仁、黄连(酒炒)、茯苓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痂不满,昏迷沉睡者。
-
解毒防风汤
《金鉴》卷五十六:解毒防风汤:处方:黄芩、生地黄、甘草、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荆芥、防风、金银花、赤芍、升麻。功能主治:痘当落痂之后,血有余热,复外感于风,致瘢凸不平,色赤而艳,或发热,或作痒。用法用量:引加生姜,水煎服。主治:痘痂落后,热毒未尽,而疮瘢复起成凸者。外用蚬子水摩之。
-
暹逻紫草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方名:暹逻紫草丸组成:珍珠2分,朱砂5分,牛黄3分,梅片3分,青黛3分,乳香3分,没药3分,玄参5钱,雄黄5分,紫草5钱,羚羊3钱,羌活3钱,琥珀3钱,甘草3钱,暹逻角3钱,桃仁3钱,菊花3钱,双花1两,地丁1两。及胎毒皮肤溃烂,红肿焮痛,一切疮疡火毒。
-
人痘接种术
人痘接种术是指古代取天花患者痘痂制浆,接种于健康儿童,使之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的方法。
-
水苗法
水苗法为人痘接种法之一。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此法为我国古代人痘接种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可达到预防天花的目的,即便发病,亦可起到减轻病情,避免产生危重的病情。
-
花露膏
处方:蝉蜕(炙干,细研为末)、白蜜(生用)。功能主治:痘痂痒甚,搔抓成疮,而痂不落者。用法用量:和匀涂疮上。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人参清补汤
《种痘新书》卷九:组成:人参、黄耆、当归、白术、茯神、枣仁、麦冬、陈皮、甘草。主治:痘痂不落,虚弱之甚,昏沉不省人事。
-
忍冬解毒汤
《救偏琐言 备用良方》:别名:木三、五十九号萃象方组成:金银花、土贝母、甘菊、荆芥穗、牛蒡、红花、甘草、木通、连翘、地丁、胡桃。主治:痘痂初退,大局无虞,疤少荣润,热欠清和者;痧后余毒留滞肌肉、骨腠间,发为痈疡红肿者。《痧胀玉衡》本方用法:水煎,温服。
-
白鹰粪散
处方:鹰粪(取白色,烧灰)、马齿苋不拘多少。功能主治:痘痂不落成瘢痕者。用法用量:蜜水调涂靥上。摘录:《冯氏锦囊·痘疹》卷十四《冯氏锦囊 痘疹》卷十四:组成:鹰粪(取白色,烧灰)、马齿苋不拘多少。制备方法:晒干烧灰。
-
马齿苋散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马齿苋散:处方:马齿苋(捣汁)、猪脂膏、石蜜。功能主治:痘痂不落,成癍痕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马齿苋膏”。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圣惠》卷八十七:马齿苋散:处方:马齿苋半两(干者),没石子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麝香1钱(细研),兰香根灰2钱。主治:难产痛甚。
-
人参固肌汤
用法用量:水煎服。《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人参固肌汤:处方:黄芪(蜜酒炙)、人参、炙甘草、当归、白术、茯苓、酸枣仁、金银花、连翘。功能主治:治痘疮表虚,斑烂不能收靥。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痘麻绀珠》卷十七方之人参固肌汤:组成:人参、黄耆、白术、当归、芍药、茯苓、甘草、木通、蝉蜕、糯米。
-
玉髓膏
《医林纂要》卷九:组成:羊骨髓1两,轻粉1钱。主治:痘疹,痘痂欲落不落;并可灭瘢痕。用法用量:涂疮上。制备方法:和成膏。
-
人痘接种法
人痘接种法是取天花患者痘痂制浆接种于健康儿童,使之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的方法。其方法分为四种:即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痘衣法(见各条)。前三者都是接种于鼻孔,其痘苗又叫做鼻苗。人痘接种法是人类免疫学的先驱。公元1717年传到英国,直到公元1796年英国人发明牛痘接种法后,渐被代替。
-
旱苗法
取天花患者痘痂研极细末,置曲颈根管之一端,对准鼻孔吹入,以达种痘预防天花的目的。一般至七日而发热,为种痘已成。此法以其简便而多用,但因苗入刺激鼻粘膜,鼻涕增多,往往冲去痘苗而无效,后多不用。
-
疮痂
疮痂见《痘科类编释意》。即痘痂。详该条。